中國網首頁 | 觀點中國
 
 

【中國網評】俄烏衝突根源於北約的冷戰思維作祟

來源:中國網    2022-02-11    作者:樂水
大字體
小字體

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邊境緊張局勢已持續數月有餘。美俄三輪談判無果而終,為俄烏衝突的和平解決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在百年變局與新冠疫情的疊加影響之下,俄烏兩國在邊境的對峙局面引發了世人對於東歐地區和平的普遍擔憂,也給世界安全帶來了潛在威脅。

俄烏矛盾由來已久。在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之後,由於西方世界對俄羅斯的敵視與孤立,烏克蘭成為了俄羅斯與美國領導的北約之間的天然屏障,也是俄羅斯在面對北約軍事威脅時的戰略緩衝地帶。然而隨著北約無節制地向東擴展,不斷吸納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成為北約新成員國,俄羅斯的戰略空間也日益被蠶食。烏克蘭作為俄羅斯西部國土面積最大的鄰國,幾乎被後者視為“最後的屏障”。但是由於烏克蘭國內錯綜複雜的民族矛盾,親西方的烏克蘭政府並不願在美俄之間保持中立,而是逐漸將加入北約提上了議事日程。在2008年4月的加勒斯特峰會上,北約曾經承諾吸納烏克蘭為新成員。雖然後來烏克蘭屢次申請加入北約未果,但是烏克蘭和北約之間的“眉來眼去”無疑引起了俄羅斯的極大警覺,因此俄烏邊境緊張局勢的不斷升溫也就在所難免。

俄烏衝突的根源在於北約不斷東擴。北約全稱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本是冷戰時期與華沙條約組織相抗衡的政治軍事同盟。在蘇聯解體、華約解散之後,北約已失去了繼續存在的理由,理應隨之退出歷史舞臺。但是北約卻以維護歐洲的安全穩定為由,不斷增加新成員,擴張勢力範圍。1996年9月北約公佈了《東擴計劃研究報告》,明確規定申請加入北約的候選國必須實行民主制度,確立自由市場經濟地位。從冷戰結束至今,北約已經進行了五輪東擴,由冷戰結束時的16個國家增加至30個國家。如今40%以上的北約成員國都是前共産黨執政的中東歐國家。由此可見,北約不僅是一個集體防衛的軍事組織,更是西方國家用於滲透、演變前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工具。因此北約東擴是對俄羅斯戰略核心利益的嚴重威脅,是對俄羅斯國家主權安全的嚴峻挑戰。

雖然北約的宗旨是“促進北大西洋地區的和平與繁榮”,但是如今卻實際演變為歐洲安全的最大威脅。2014年,美國著名的政治學家約翰•米爾斯海默曾在《紐約時報》撰文,直言不諱地指出烏克蘭危機的根源在於北約東擴,“西方的三項所有政策(北約東擴、歐盟東擴、推動民主)給即將燃起的大火提供了更多燃料。美國及其歐洲盟友要為這場危機承擔大部分責任”。作為北約的實際領導者,美國並沒有讓北約發揮其保障歐洲安全的應有作用,反而將東擴作為一張牌,用來鞏固和擴大冷戰成果,推廣美國的價值觀,進而維護美國所主導的世界秩序。即使在當前俄烏邊境局勢危如累卵之際,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舍曼依然對俄方作出強硬表態,稱北約不可能停止東擴的腳步。

冷戰雖然已經結束了30餘年,但是冷戰思維仍然在世界上陰魂不散。美國利用北約東擴對俄羅斯的步步緊逼正是其深陷冷戰思維窠臼、固執於以意識形態劃線的具體表現。而在亞太地區,美國同樣熱衷於搞“小圈子”政治,不遺餘力地對中國進行圍堵與打壓。近年來,美國大力推進美日印澳組成的“四國機制”(QUAD),明顯有合圍中國之意。2021年9月,美澳英簽訂三邊安保聯盟協定(AUKUS),美英兩國承諾將幫助澳大利亞建造核潛艇,對亞太地區穩定構成嚴重挑戰。無論是在歐洲還是亞太,美國的所作所為都是對地區和平與安全的最大威脅。

2月4日,中俄兩國發表聯合聲明,明確表示:“雙方反對北約繼續擴張,呼籲北約摒棄冷戰時期意識形態,尊重他國主權、安全、利益及文明多樣性、歷史文化多樣性,客觀公正看待他國和平發展”。中俄作為聯合常任理事國,一直是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倡導者。兩國共同維護國際公平與正義,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共擔責任與風險,既是雙方利益決定的,也是國際社會期盼的。

今天,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以意識形態劃分陣營的做法早已是明日黃花。在中俄為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兩國的共同智慧、共同理念和共同方案的同時,如果美國等西方國家無視歷史前進的方向,仍然抱守冷戰思維不放,人為製造世界的分裂與對抗,則終將被時代大潮所淹沒。(責任編輯:戚易斌 蔡曉娟)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 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