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首頁 | 觀點中國
 
 

【中國網評】“疫”後“新”生,中國在變局中開新局

來源:中國網    2020-08-03    作者:唐華
大字體
小字體


中國網評論員 唐華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整個世界前進的腳步,人們在與疾病鬥爭的同時,也在盡一切可能讓生活恢復如常。但這一國際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已經在歷史書卷上刻下了自己的痕跡,一些改變註定發生,我們將在疫情後進入“新常態”。

人類公共衛生事業和全球合作邁上新臺階。疫情暴發,讓各國在公共衛生安全領域的合作變得更加迫切。5月18日,在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發出了“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時代強音,和“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産品”的莊嚴承諾,展現了大國擔當,也讓全世界看到,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和光明未來,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或將成為破題的關鍵一步。

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在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要發展,但不要帶血的GDP”,這些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新思想,意味著中國已從僅關注GDP增長,轉而關注國家可持續發展和百姓民生福祉。新冠疫情則讓人們對這一轉變有了新的認識。

疫情伊始,作為中國特大城市的武漢,在疫情之初呈現的危機景象至今讓人記憶猶新。論醫療資源,武漢不可謂不豐富,但在肆虐的疫情之下尚且如此,不難想像那些資源相對匱乏的中小城市,在疫情衝擊面前將會多麼無助。

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公共衛生體系的夯實健全,都會在疫情之後進入“快車道”。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多年前毛澤東同志的這番話依然具有教育意義。也正是因為守住了以人為本、以民生福祉為本的底線,靠著強大的公立醫療資源,中國才得以快速控制疫情。未來,相信在諸多民生保障領域,中國將迎來新的更大發展。

網際網路的便利再次凸顯,新業態趁勢而上。疫情期間人們選擇居家辦公,各種遠端辦公設備和軟體得到了快速發展。原本這稱不上新技術,但受制於人們喜歡“面談”的傳統而一直被擱置,很多公司早已配備了專門的設備,卻多數時候都放在角落裏積灰。疫情暴發,讓“能不見就不見”少了一些生分的意涵,成了彼此關心體諒的一種默契。遠端辦公設備的廣泛應用客觀上促進了傳統行業企業的網路化、智慧化進程,這一轉變或將深刻重塑我們的社會經濟面貌。

疫情導致的經濟停擺還催生了新的用工方式——共用員工。企業業務減少、利潤降低、不堪成本重負,使得對於靈活用工的需求大增。線上零售行業率先為“共用員工”拋出橄欖枝,隨後這種模式在各行業中不斷産生新突破,逐漸從線上零售行業推廣至物流、製造業等行業,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擴展。這種新的變化或將打破一些行業內的人力資源壁壘,促進資源的有效流動。

2002年暴發的“非典”,給了中國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良機,網購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並成為廣大網民,尤其是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但彼時的網購大多停留在電子産品、書籍、傢具等類別,較少有人會在網上購買食品,尤其是散裝食品。新冠疫情讓電子商務繼續向其他領域下探、擴張。

筆者所在的小區不久前因新發地疫情封閉三周,居民買菜購物成了大問題。在此期間,大家開始嘗試在某電商平臺上團購瓜果蔬菜,並快遞送到小區,一些原本喜歡去新發地買菜的居民嘗到了甜頭。如今小區解封,但這種方便的購物方式已經形成了習慣。

上述新模式新業態有個共同點:源起于“少接觸”的原則,依託于網際網路的便利高效。網路介入人們生活又深了一層,這讓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應用場景更加廣泛,有了加快落地的新動力。

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加快形成。“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第一”“勤洗手,保持個人衛生”,過去人們經常把這些話挂在嘴上,卻很少放在心上。洶湧的疫情,選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了大多數人的共識。

在一些歐美國家,戴口罩曾是一件讓人極其反感的事情,在疫情暴發初期更是如此。但不斷飆升的感染和死亡數字,已讓大多數人放棄固執己見;多年來,吃野味一直讓崇尚“嘗鮮”“原生態”的食客欲罷不能,政府治理多年卻收效甚微。疫情讓殺害、食用野生動物的行徑變得人人喊打,相關法律條例也在持續完善和補充,保護野生動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入人心;過去,堅持鍛鍊身體對很多人來説,都是“心嚮往之,卻身不能至”,但疫情讓人們意識到,只有一副好身板才能更好抵禦病毒,人人都成了健身達人,即便被隔離在家也不忘活動筋骨。年初那段最灰暗的日子裏,視頻網站上出現了大量諸如用餐桌當球臺打乒乓、挂在門框上做引體向上的健身小視頻。而在疫情退散之後,堅持鍛鍊的習慣也被民眾保持下來,每晚筆者小區院內和附近公園裏打球、慢跑的景象隨處可見。

7月16日,一紙“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的通知,標誌著中國幾乎所有行業從休眠中甦醒,全面復工復産邁入了新階段。

但這場罕見的疫情,卻很難讓我們回歸如常。不念過去,不畏將來。重要的是,我們從疫情中看清了什麼,學到了什麼,而這些終將成為財富,繼續推動人類的歷史滾滾向前。(責任編輯:蔡曉娟 李小華 戚易斌)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 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