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物説話,讓歷史説話,讓文化説話。“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在即,新華社今起推出“絲路古今”系列融媒報道,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線,通過中外絲路交流史上的文物、歷史、文化,喚起絲路記憶,傳承絲路精神,講述絲路新事,激髮絲路活力。
清晨的第一抹陽光,穿過松枝柏葉,把光斑均勻地灑在北營村裏一塊石碑的表面。石碑背後,是一個直徑16米多的圓頂墓冢。10多位長者,在碑前唱誦經文,祈禱國泰民安,家族興旺。隨後,他們在墓冢邊繞走,一一拜祭,祭奠墓的主人,也是這個家族的先人。
北營村村民繞墓拜祭蘇祿東王。新華社記者 淩朔 攝
這是一次尋常的祭禮。這樣的祭禮,人少時三三兩兩,人多時可上千。不變的是,它日復一日,上演了整整600個春秋。
北營村位於山東德州城北一隅。這裡隱藏了一段因絲綢之路而相遇的故事,書寫過一段因元首外交而雄壯的歷史,傳承著一段因交往互信而持續的情誼。它用600年時光在證明,絲綢之路,從來都不只是物資往來與貨品貿易的載體,它為探索、追求與相逢創造了可能,而相遇、相識、相知,又為它激生出新的動力,讓人策馬前行,揚帆海上。
揚帆萬里,只為相逢
對外人而言,北營村並不出名。但這個村子的出現,卻源於世界史上一次重大的國際外交活動。
山東德州北營村蘇祿王墓前的神道。新華社記者 淩朔 攝
1417年,明永樂十五年,蘇祿東王、西王和峒王率眷屬與陪臣340多人,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跋涉萬餘裏,踏上中華土地。
蘇祿,位於今天菲律賓南部蘇祿島一帶。自海上絲綢之路逐漸成形以來,中國的古人就通過航海活動與蘇祿人建立起貿易聯繫。據菲律賓史學家格雷戈裏奧·F·賽義德著述,在中菲兩國人民長期友好交流中,“菲律賓人從中國人那裏學會了使用瓷器、雨傘、鑼和一些別的金屬製品……早期菲律賓人穿的寬大衣服、有袖子的上衣……都透露了中國人的影響”。
但在明永樂之前,菲律賓群島的首領從未到訪中國。
1417年農曆八月,在北京紫禁城奉天殿,明成祖朱棣給了蘇祿三王極高禮遇。對於三王帶來的禮物,朱棣以厚往薄來的外交政策還以重禮,並邀請他們參加宮廷宴、遊覽名勝。在北京駐留27天后,三王踏上返途。
600年前的世界,也是一個非常在意相逢的年代。那一次元首會晤,讓原本只通過民間交往而彼此認知的兩個國家,從相識變為相知,雙方關係空前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