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21日從“2017亞信及有關國家經貿園區建設與發展論壇”上獲悉,目前我國已在歐亞建成36個初具規模的境外合作園區,覆蓋加工製造、農業種植、資源能源等多個領域,境外合作園區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在海外落地生根的重要“孵化器”。
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會長、亞信實業家委員會主席張鈺晶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國際産能合作的加速推進,中國經濟將進一步融入全球。作為“共建、共商、共用”的開放包容平臺,“一帶一路”倡議必將促進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各國政策和發展戰略將更為有效對接,中國發展成果將惠及世界,實現共同繁榮。國際産能合作將帶動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在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實現資本輸出與産能合作。
以“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標誌,中國企業“走出去”規模不斷擴大,成績舉世矚目。在2012年到2016年的五年裏,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累計達6600多億美元,年均增長22.3%,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資本輸出國。中國企業通過對外投資,累計實現境外銷售收入7.2萬億美元。在産能合作方面,中國製造業對外投資累計653.5億美元,在境外成功建設了一批鋼鐵、水泥、有色金屬、汽車、機械、紡織、化工等生産基地。
“作為産能合作的平臺與載體,各類境外經貿合作園區為中國企業有效開展國際産能合作提供了優惠的政策、適宜的環境和高品質的服務,成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優先選擇,投資聚集效應和産業輻射作用進一步增強,成為國際産能合作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張鈺晶指出。
“近年來,經貿園區作為企業集群式發展和産業集聚的重要平臺,為中國與亞信各國開展國際産能合作發揮了積極帶動作用。”商務部歐亞司商務參贊劉雪松表示,截至目前,中方在歐亞地區共建成36個初具規模的境外經貿合作區,涉及加工製造、農業種植、資源能源等多個領域,為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近年來,尤其是近兩年‘一帶一路’和國際産能合作倡議提出之後,我們感覺到園區發展非常快,中資企業入園的步伐大大加快。”尼日利亞萊基自由貿易區董事賴四清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萊基自貿區位於尼日利亞拉各斯州東南部的萊基半島,是尼日利亞發展最快的新區。按照尼日利亞的規定,入駐該自貿區的企業可以享受全面免稅、外匯投資資本可隨時撤出、外商投資所得利潤紅利可以自由匯出等“最優惠”的政策。
中非泰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專員張鑫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作為國家級境外經濟合作區,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投資埃及的最佳平臺。
不過,也有些境外園區並不是工業園的模式,比如位於匈牙利的中歐商貿物流合作園區,就是憑藉豐富的商貿資源和海外倉等物流設施,立足成為中國企業打開歐洲門戶的鑰匙。該園區負責人田紅兵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歐洲成本高,所以不適合做工業園。目前商貿物流合作園區內有156家註冊企業。“對於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而言,物流配套往往是個難題,園區則具備優勢將海運同海鐵聯運、中歐班列等結合起來,形成有機結合的物流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