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智慧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發佈時間: 2017-10-19 16:04:57 |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作者: 王輝耀 | 責任編輯: 殷曉霞

關鍵詞: 中國智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當前,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傳統的由西方主導的全球化路線遇到了經濟危機、跨國人口流動、社會兩極分化、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興起等新情況、新問題,受到“反全球化”思潮的考驗。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全球化的“中國智慧”將引導國際社會達到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的新境界。

中國精神蘊含

人類命運共同體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不能因現實複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歷史的實踐已經證明,單邊主義、零和博弈的全球擴張即使能得利於一時,也終究不能抵抗歷史興衰的“週期律”。

過去,由發達國家和西方世界主導的全球化進程雖然在推動産業和技術革新、塑造由西方國家主導的“文明高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這一過程伴隨著利益分配在國家、階層之間的嚴重失衡,由此引發了民族主義、國家主義、極端主義等思潮合力推動的“逆全球化”潮流,使世界追求和平與繁榮的探索遭受了挫折。

中國文化中“兼收並蓄”、“和而不同”的道德主義原則和“中和位育”的價值追求,在全球範圍內比較早地孕育出了文明共同體的精神。在構建人類共同體、把握文明更替尺度的敘事中,“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反對零和博弈,對不同文化、不同信念發自內心的尊重和包容,更能讓現代共同體的價值觀和信念行穩致遠。

中國精神在走向現代化,走向與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結合的過程中,孕育出以“一帶一路”方案為代表的新一輪全球化擴展“路線圖”。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中國“一帶一路”方案的精神內核,源自古代“絲綢之路”代表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精神,中國傳統推動的全球化反對武力擴張,包容各種民族、宗教與文化,充分利用互聯互通和交流互鑒推動知識和觀念的創新,推動了中國和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各地的共同繁榮。這一全球化的寶貴傳統應該被研究、傳承和發揚,形成新時代的包容普惠的全球化理念,為陷入困境的全球化議程注入新的活力。

克服零和博弈

追求兼濟天下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係,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框架,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中國呼籲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在今年世界經濟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要讓世界經濟走出困境,關鍵要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長模式、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全球化的模式創新不是空談與零和博弈能夠解決的,突破困境的道路有且只有一條,就是各國人民同心協力地實幹。這種實幹不是各個國家的“獨自強大”或者“自掃門前雪”,更不是以損害他人的安全福祉來謀求自身利益,而是以“做好自己的事”為基礎,為解決結構性的不平等問題集聚資源、注入動力,同時主動、認真履行國際責任,在全球範圍內追求共贏、公正、普惠這些能夠讓所有國家獲得全球化利益的公平範式。

有的國家開始強調,捍衛本國的利益是“勝過一切”的重要任務。在這種觀念的指引下,想要與經濟基礎、國家形態參差百態的各國、各族群達成共識和共同行動是相當困難的。如果處處以本國利益為優先,受一元維度的價值觀局限,最終導致的結果是脫離既有的多邊框架和多邊機制、阻礙全球化良性發展的進程,影響世界各國克服經濟困境、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努力,與歷史潮流明顯是不合拍的。

“做好自己的事”與“在普惠中追求共贏”在根本上並不矛盾。“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要求。只有鼓勵各國的獨立發展與探索,才能充分調動各種資源與積極性形成全球化的一系列“熱點”,為全球化新模式提供動力。只有以平衡、普惠的思路解決全球化舊思路中的結構性不平等問題,才能為全球化開拓持續發展的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國際議程要“以開放為導向”,堅持互學互鑒。中國以及世界各國的優秀範例通過交流溝通,形成新的全球化範式,克服現行體系不平等、不包容的弊端,“中國方案”向“全球方案”轉換的過程,就是中國實踐為全球治理實踐貢獻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投入資源、引領變革的國家將有力地塑造新一輪全球化模式,為自身和世界各國創造出新的發展機遇。

新型全球化

助推實現和平發展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指向共同利益、共同安全維度的人類社會新境界,是“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和“中國選擇”發揮全球性價值的新舞臺。“中國決不會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來發展自己,也決不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讓中國吞下損害自身利益的苦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方案就是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用。人類命運共同體遵循國際關係歷史上形成的主權平等、國家平等原則,堅持以和平的溝通協商化解分歧、解決衝突,公平地適用國際法各項原則,推動世界各國共同制定國際規則、決策國際事務。

“中國方案”的選擇直接指向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現階段則體現為推動全球化的新方案。在全球化新形勢下,中國的選擇是堅定不移地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打造夥伴關係、支援多邊主義。包容普惠的新型全球化將最終超脫于現階段“全球化”與“逆全球化”以及全球主義與國家主義、民粹主義之間的衝突,通過打造有競爭力的經濟關係、社會關係,在全球範圍形成新的、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資源配置關係和投入産出關係。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有關全球化的“中國模式”和“中國倡議”,將在多種模式的競爭中體現出強大的競爭力和長久的生命力,並將演化出各國各地相互響應、相互促進的全球化實踐,最終打造出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攜手維護世界和平、共同追求繁榮發展的和諧世界新局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世界命運握在各國人民手中,人類前途繫於各國人民的抉擇。中國人民願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共同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

(作者為全球化智庫主任)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