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實際 探索路徑 創新模式 科學治貧
貴州丹寨縣“四增到戶”精準推進脫貧攻堅
丹寨縣龍泉鎮馬寨茶葉種植基地(苗西明 攝)
編者按:自黨中央吹響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衝鋒號以來,貴州丹寨縣委、縣政府就緊緊圍繞中央及省州戰略部署,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書記孫志剛“強龍頭、創品牌、帶農戶”重要指示要求,開展比責任擔當、比路徑方法、比幹部作風、比精神狀態、比群眾獲得感的脫貧攻堅 “大比武”,持續向貧困宣戰。經過不斷的努力,一個個貧困的堡壘正在被攻克,譜寫著丹寨反貧困史上的壯麗篇章。實踐證明,丹寨的“四增到戶”符合中央精神、符合丹寨實際、符合群眾意願,形成的經驗彌足珍貴、帶來的啟示十分有益。只要橫下一條心,“擼起袖子加油幹”、甩開膀子奮力拼,把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就能實現反貧困的攻堅拔寨;只要把握正確方向,善謀思路、善用政策、善建平臺,就能匯聚各方力量,形成精準脫貧的巨大合力;只要堅持問題導向,尊重實際,尊重民意、遵守規律、久久為功,就能使貧困脫得紮實、脫得永續,脫貧的成效就能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到2020年必須實現的首要目標。貴州丹寨縣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始終把扶貧開發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重大發展目標、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行動部署。始終緊緊圍繞中央精神和省州決策,深入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落實精準方略,下好“繡花”功夫,貫穿從嚴要求,鞏固全面扶貧、全力扶貧大格局。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守住兩條底線,結合丹寨實際走新路,創新開展“四增到戶”行動精準推進脫貧攻堅。一系列戰略措施的落實,使丹寨逐步衝破了貧困的桎梏、撕掉了貧困的標簽。貧困發生率從2011年的49%下降至2016年的18.94%。
丹寨縣創新探索的“四增到戶”,走出了一條具有丹寨特色的脫貧攻堅路子,對更科學有效地開展脫貧攻堅具有啟示意義。
只有把真正的貧困人口弄清楚,把貧困程度、致貧原因等搞清楚,才能做到精準施策、精準扶貧。貴州丹寨縣在對貧困群眾進行精準識別和摸底調查中發現,群眾致貧原因主要有四類:一是群眾技能不足,致富手段單一;志氣不夠,存在“等靠要”現象。二是産業發展基礎薄弱,規模較小、效率不高,群眾增收渠道狹窄;三是群眾脫貧資源有限,扶貧資源投向分散、使用效率不高;四是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里”不暢通,政策紅利釋放不充分。
貴州丹寨縣委、縣政府立足區域實際,在深入分析當地群眾致貧原因的基礎上,以問題為導向,定向施策、靶向發力,創新開展了“能力增強到戶、産業增效到戶、資源增多到戶、政策增進到戶”的“四增到戶”行動,極大地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夯實了脫貧攻堅的基礎支撐,取得了脫貧攻堅的良好效果。
丹寨縣揚武鎮洋浪村“我要脫貧”、“我要小康”誓師碑
一、能力增強到戶
丹寨縣把“勵志”與“扶智”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以開展懶轉勤、勤轉能、能轉富的“三轉”行動為載體,深入推進“能力增強到戶”,激發貧困群眾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
1.懶轉勤:讓貧困群眾立下脫貧志
在農村,曾經流行著這樣一句順口溜: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折射了貧困戶的“等靠要”思想。丹寨縣為打破“越窮越受益”這種“養懶漢”的扶貧尷尬局面,緊緊抓住扶貧先扶志、脫貧先去懶這一關鍵著力點,大力引導貧困群眾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幹部鼓勁強信心。在對貧困戶進行精準識別時,對身體健康,但好吃懶做、遊手好閒、安於現狀,認為“扶貧是幹部的事,反正幹部立了軍令狀,完不成任務要撤職”,過度依賴幫扶幹部的“懶漢”貧困戶同步進行識別,並建立專門“懶漢”檔案,讓“懶漢”有羞恥心。針對“懶漢”的不同特點,為“懶漢”開出個性化“懶轉勤”良方,由包村領導、第一書記、駐村幹部、“手挽手·一幫一”包戶幹部、村幹部經常深入“懶漢”家中,與其促膝交談,加強宣傳教育,動之以情、曉知以理,促其轉變“等靠要”思想,增強發展意願,改變“幹部幹,群眾看”為“群眾幹、幹部幫”。
——獎勤罰懶樹導向。引導村支兩委通過村規民約建立獎勤罰懶機制,強化硬性約束,對不支援村兩委工作、不參與公益事業、不加入村級産業扶貧合作社生産經營的“懶漢”,暫停享受“三變”、産業扶貧合作社、集體經濟等分紅。只要“懶漢”轉變思想,就可以從項目、資金、政策給予支援,倒逼“懶漢”動起來。完善萬達扶貧産業基金髮放模式,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紅卡、藍卡、黃卡、綠卡”四種類型細化分類施策,即對“紅卡”戶實行兜底救助、對“藍卡”戶實施階段性幫扶、對“黃卡”戶實施三變幫扶、對“綠卡”戶實施産業幫扶,其中對有勞動能力但不願參與産業發展的“懶戶”,通過鄉鎮和村兩委給予教育引導後,仍沒有轉變的,2017年底將取消基金分紅,並利用取消的分紅金獎勵“最勤”的貧困戶,營造良好的幫扶導向。如,揚武鎮洋浪村村民楊正懷原是村裏出了名的“懶蟲”,通過合作社到府多次動員,2016年,種植3畝蓮花白,收入就有2萬餘元,楊正懷真正嘗到了脫貧甜頭。
——榜樣激勵促追趕。2015年9月,丹寨縣揚武鎮洋浪村自發召開“我要脫貧”誓師大會,全村96戶貧困戶簽下請願書,要求加入村級合作社,並在村子最顯眼位置立碑明志。經過近兩年的努力,該村成為遠近聞名的蔬菜村,樹起了脫貧攻堅、發展致富的旗幟。鄰近的幹改、五一等村在洋浪的帶動下,主動與洋浪村抱團發展。2017年5月,3個村的456位村民齊聚一堂舉行“我要小康”誓師大會。目前,丹寨114個村8611戶貧困戶全部參加了“我要脫貧、我要小康”誓師大會,貧困群眾思發展、奔致富的幹勁明顯增強,形成了脫貧攻堅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丹寨縣龍泉映山紅(苗西明 攝)
2.勤轉能:讓貧困群眾身懷致富技
針對貧困群眾缺乏致富技能的現狀,丹寨縣加強技能培訓和幫帶工作,讓貧困群眾掌握致富技能,紮實推進教育崛起工程,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強化技能培訓讓群眾提能力。結合産業發展實際,組建了一支由農技專家、農業輔導員、農業創業者構成的專家團隊,將種養殖技術進村入戶,開展各類種養殖技術服務,助推全縣種養殖業加快發展。圍繞刺繡、造紙、蠟染、竹編等民族手工業,積極發揮傳承人作用,開展民族手工技藝培訓傳授,鼓勵民族手工藝人建立家庭作坊,通過培訓使更多群眾掌握技藝,讓他們在家裏就能生産。整合縣直培訓資源,根據勞動力就業意願、用工單位需求等,分類組織開展了電工、護工、食品加工、家政服務、鄉村旅遊、種養殖等職業技能培訓,讓城鄉勞動力真正學到一技之長,並積極推薦到幫扶或落戶丹寨的企業及對口幫扶城市就業。
——搭建實踐平臺讓群眾幹中學。建立合作社與企業合作平臺,由合作社組織群眾到縣內産業基地現場學習,通過本地“土專家”手把手教、群眾面對面學的方式,掌握種養殖技術,提高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建立不定期學習機制,每年大規模組織群眾到縣內示範基地觀摩,現場學習借鑒先進的種養技術和管理經營,讓群眾直觀接受教學。通過搭建平臺,解決了群眾“有想法沒辦法”、“勞動強度大收效不明顯”的問題。
——開展校企合作讓學生有出路。積極辦好縣職業學校和萬達職業技術學院,按照“職校建到園區去,車間搬到學校來,學生就近就業”的總體思路,大力推進“校企合作”辦學,採取“設備進學校、課堂進企業,技工進校授課,學生進廠實習,企業用工名額進學校,學生畢業進廠就業,企業補助學生生活費”的“六進一補”模式,發展職業教育,實現“職教1人、就業1人、脫貧1家”的目標。
3.能轉富:讓貧困群眾拓寬脫貧路
針對有的貧困群眾有一定技能,但脫貧致富渠道不多,無法實現有效脫貧問題,丹寨縣多措並舉,讓貧困群眾積極發展産業,增收致富奔小康。
——拓寬渠道促增收。依託優勢經營主體,大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通過“黨社聯建”“村社聯建”,鼓勵優秀合作社跨村寨、跨鄉鎮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通過推廣産業扶貧“三帶”模式、“生豬代養”模式和“能人+合作社+貧困戶”等産業發展模式,幫助和帶動有條件的貧困戶自主參與發展産業,實現增收致富。2017年投入産業發展資金覆蓋全縣行政村有勞動力發展産業的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基本實現“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
——政策傾斜促增收。對有一技之長,有積極創業意願的貧困群眾,通過“特惠貸”等信貸扶持,健全融資渠道,幫助創業增收。鄉鎮成立工貿公司,實施“200萬元以下技術含量不高的工程項目,不用招投標”的政策,優先給鄉鎮勞務公司承接施工,實現勞務增收。如,南皋鄉償卡村成立村級勞務輸出公司,以“本村優先輻射全鄉”方式,將全鄉富餘勞動力組建工程隊,承接建築工程建設實現務工就業創收,創出了一條“國有企業+村兩委+農民工程隊”就業扶貧之路。
——抱團發展促增收。全面實行“十戶一體”抱團發展,把10戶左右的農戶抱團在一起,將扶持農戶的資金、項目、産業等捆綁起來,形成若干個發展主體,由發展主體統一規模化發展、集中化運營、股份化分配,增強貧困戶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能力。同時,把班子能力強、産業發展好、輻射帶動大的“強村”與班子軟弱渙散、發展信心不足、産業基礎薄弱的“弱村”結成對子,實現抱團發展、攜手脫貧。如,揚武鎮幹改、洋浪、五一等三個村成立黨總支進行“強村帶弱村”抱團發展,三個村種植冬瓜和哈密瓜等經濟作物2000畝,預計今年收入1000萬元。
——黨群幫帶促增收。鼓勵村幹部、黨員能人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共用扶貧成效的發展主體,實現強帶弱、富帶貧。對已經脫貧的農戶,在脫貧攻堅期內讓其繼續享受扶貧相關政策,逐步走向小康;對未脫貧的農戶,由村兩委、合作社、大戶和已脫貧農戶在思想和行動上加強示範帶動,確保擺脫貧困實現小康。如,興仁鎮城江村,通過“村兩委+合作社+農戶”種植“城江西瓜”2700畝,2017年預計收入4300余萬元。
丹寨縣龍泉鎮瓜農正在采收冬瓜
二、産業增效到戶
群眾之所以貧困,其根本原因在於沒有産業支撐或産業發展效率低下,導致群眾收入渠道狹窄。丹寨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産業扶貧這個關鍵,一方面,圍繞民族文化和生態環境“兩個寶貝”做好産業文章;另一方面,積極引進優強龍頭企業,延長産業鏈條,提升産業效益。將産業發展與貧困戶脫貧有機銜接,實現精準扶貧由“輸血式”向“造血式”的轉變。
1.品牌帶産業,實現價值倍增
——“文化品牌帶特色産業”讓農貨賣出好價錢。依託“雲上丹寨·非遺之鄉·康養福地”縣域品牌,借助豐富濃郁的蚩尤、古紙、賈理等民族文化,建設龍泉山中華始祖蚩尤文化城、丹寨萬達小鎮和中國苗疆古法造紙文化小鎮等景區景點,發展民族文化旅遊産業,帶動3萬餘人就業。圍繞蠟染、刺繡、銀飾等非遺品牌,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旅遊商品並拓展實體店和電商渠道,讓民族手工“産品”變為旅遊“商品”,優質農特産品賣出好價錢,推動“指尖技藝”向“指尖經濟”轉化。目前,全縣共建立民族手工合作社17個,社員510人,年産手工藝品60余萬件,産值近1.1億元。
——“知名品牌帶主導産業”讓農戶分享品牌價值。加大對國內知名品牌、優強企業的引進和培育力度,利用企業和知名品牌的深厚影響力、雄厚市場競爭力,帶動主導産業快速發展。先後引進茅臺集團、清華科技園、昌昊金煌中藥材公司等知名企業,帶動藍莓、中藥材等主導産業發展壯大。目前,茅臺生態農業公司藍莓精深加工基地建成投産,年産濃縮果汁1000噸、利口酒10000噸,實現利稅8000萬元。昌昊金煌中藥材公司,年産中藥材種苗2億株,年收購中藥材16噸。通過以上主導産業,直接帶動貧困群眾脫貧2000人以上。
——“地域品牌帶生態産業”讓農村實現靠山吃山。依託豐富的森林資源和獨特的田園風光,借助“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國家林下經濟及綠色産業示範基地”等品牌,和丹寨土壤富含“硒鋅”的獨特優勢,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林下經濟等生態型産業。組織群眾將田土林地以流轉、入股等方式整合起來,按照“核心示範、周邊帶動”的思路,規模化開發、組織化運作,通過示範基地的建設,輻射帶動推動基地的高標準建設。如今丹寨的“林茶模式”“林果模式”“林藥模式”“林菌模式”“林禽模式”“林畜模式”“林業手工藝産品加工”“特色養殖”等多點發力,為當地經濟發展,百姓脫貧致富創下可觀的效益,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綠色引擎。建成林果、林菌等産業1萬餘畝,發展七彩山雞、土雞等特種養殖,帶動貧困群眾參與發展,為脫貧攻堅建起了一座座生機無限的“綠色銀行”,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華麗轉變。
茅臺生態農業公司(龍永軍 攝)
2.企業帶基地,實現收益共用
——壯大基地讓農戶搭上企業發展快車。積極引導合作社、農戶與企業合作,通過企業墊付産業基地建設資金,免費提供技術,由合作社組織社員投入勞力,採取訂單種植、保底價收購的方式,為企業代建基地,破解貧困戶缺乏資金技術、闖市場能力弱等發展産業面臨的問題,減少企業建設産業基地和勞力成本,實現互利雙贏。近年來,丹寨將藍莓、中藥材作為全縣扶貧主導産業,一定五年、十年不變,一抓到底,形成了良好的産業扶貧基礎。同時,立足自身現有資源稟賦、産業基礎、區域特點、企業需求和市場前景,確定了實施建成以10萬畝藍莓為主的精品水果、10萬畝中藥材、10萬畝有機蔬菜、10萬畝有機茶園、10萬頭黑毛豬(土豬)、100個生態土雞(山雞、鵝)養殖基地的“6個1”産業脫貧工程。僅2017年上半年,在全省統一部署開展的脫貧攻堅“春季攻勢”行動中,丹寨共整合投入資金近2.6億元,新增種植藍莓10073畝、中藥材10139畝、蔬菜12800畝、有機茶12467畝,新增發展黑毛豬(土豬)養殖基地31個2.83萬頭、生態土雞(山雞、鵝)養殖基地35個36.1萬羽,覆蓋114個村8611戶貧困戶30138人。産業發展做到“短平快”和“長中近”相結合,基本實現“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
——延長鏈條讓農戶分享産業增值收益。支援龍頭企業技術改造、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推進茅臺、昌昊、俊建等龍頭企業建設生産基地。打造從原料生産、加工、包裝到銷售整個環節的全産業鏈,形成了中藥材、藍莓、硒米、硒鋅茶、肉牛、黑毛豬(土豬)等産業的生産加工銷售鏈條。如以俊建公司為龍頭,組建股份制公司,發展黑毛豬全産業鏈。從繁育、防疫到養殖、銷售各環節,實行統一繁育、統一飼養、統一防疫、統一品牌、統一銷售。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打造全産業鏈,建立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戶分享從養殖到銷售整個環節的利潤。實現企業得發展,村集體有收入,貧困戶能脫貧。
——強化行銷讓農戶獲得更多産品利潤。搭建線上線下銷售平臺,通過省外免租門面、京東網站等,特別是借助萬達的品牌影響力和銷售平臺,實現丹貨出山,提高産品銷售利潤,讓群眾獲得更多收益。先後在杭州市濱江區、遼寧省東港市建立丹寨系列産品專櫃,建成丹寨京東特色館和丹寨縣農村電商服務中心,宣傳推介丹寨的特色産品,讓丹貨賣出好價錢。
3.合作社帶貧困戶,實現抱團發展
充分發揮合作社抱團脫貧的帶動作用,搭建貧困戶參與産業發展平臺,解決貧困戶自身發展能力不強、抵禦風險能力低等問題,實現由“單打獨鬥”向“抱團發展”轉變。
——“三級建社”實現合作組織全覆蓋。建立縣、鄉、村三級合作社,在縣級組建扶貧開發合作總社,在鄉鎮組建扶貧開發合作聯社,在村級組建産業合作社,鼓勵貧困群眾利用土地、技術、資金、勞務等要素入股合作社發展。現已建立縣級扶貧開發合作總社1個、鄉鎮扶貧合作聯社6個、村級産業合作社161個,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397個,實現合作社對貧困戶的全覆蓋。如全縣的村級生態冬瓜種植專業合作社,今年發展訂單種植冬瓜5000余畝,帶動2200余戶參與種植,産值將達5000余萬元,戶均增收8000余元。
——“三方聯結”實現發展紅利共分享。通過“黨社聯建”“村社聯建”,實現合作社對産業全覆蓋、合作社對貧困戶全覆蓋。在此基礎上,採取縣鄉指導、利益各關聯方民主協商一致的方式,所得收益按照村集體經濟佔兩成,合作社佔兩成,貧困戶佔六成的“226”或所得收益按照村集體經濟佔3成,合作社佔3成,貧困戶佔4成的“334”等多種分配方式,分配給合作社、村集體和貧困戶三方,實現合作社有資金滾動運作,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貧困戶持續增收的“三贏”目標。全縣各個村均建立了三方利益聯結機制,惠及貧困戶9528戶,實現年戶均增收1200元。同時,通過黨帶群、強帶弱、富帶貧的黨建扶貧“三帶”模式,開展“強村帶弱村”活動實現抱團發展。組建“十戶一體”發展主體,每個發展主體由10戶左右農戶組成,通過整合外部幫扶措施、強戶帶弱戶、富戶幫窮戶等幫帶方式,實現抱團脫貧、攜手發展。
——“三金收益”實現收入渠道多元化。貧困群眾通過資金入股、土地流轉、參與勞務獲得股金、租金和薪金,增加收入。把財政扶貧資金量化到貧困戶,通過合作社入股到縣內優強企業,享受利益分紅獲得股金。出臺土地流轉政策,鼓勵貧困戶將承包的土地通過合作社流轉給企業獲得租金,並建立土地流轉費梯級增長機制,保障群眾的租金實現動態增長。建立合作社與企業合作機制,由合作社與企業簽訂用工合同,優先使用合作社所在地的勞動力,確保貧困戶獲得薪金。
丹寨縣揚武鎮老八寨村缽栽藍莓基地
三、資源增多到戶
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資源的短缺是制約貧困地區發展,導致群眾貧困的重要原因。因此,盤活脫貧攻堅的存量資源,擴大增量資源,使群眾脫貧的資源增多,增強發展動力,是脫貧攻堅的基本著力點。貴州省根據貧困實際,積極創新扶貧資源的精準化配置方式,深入開展“六個到村到戶”和“六個小康建設”,實施打贏脫貧攻堅戰“十項行動”,特別是針對深度貧困地區重點打好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搬遷扶貧、産業扶貧、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四場硬仗。丹寨縣緊緊抓住機遇,瞄準致貧癥結,利用人力、財力、物力和外力等“四力”資源,開展“資源增多到戶”行動,把“四力”資源精準配置到戶,解決貧困群眾發展資源不足的問題,增強發展後勁和支撐。
1.集中人力資源向貧困戶聚焦
丹寨因才施用,充分用好國家審計署、省政府辦公廳、省審計廳、貴州銀行等幫扶單位派駐挂職幹部和省州駐村工作隊力量,積極幫助理清發展思路、對接協調項目。在縣內幹部使用上,按照“黨委主責、政府主抓、幹部主幫、基層主推、社會主扶”的要求,層層壓實責任。丹寨縣創新建立了“一聯四包”五位一體脫貧攻堅責任包乾工作機制,將全縣6個鄉鎮114個行政村劃分成36個片區,實行縣四大班子主要領導聯繫鄉鎮,並擔任戰區指揮長。形成縣四大班子成員及其他縣級幹部包鄉鎮,縣級幹部和鄉鎮領導幹部同時包片,部門(單位)包村,幹部包戶的結對的幫扶機制。全縣2470名幹部職工與9571戶貧困戶結成 “手挽手、一幫一”對子,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通過建立這一機制,有效將縣領導、部門、鄉鎮、廣大幹部職工與全縣所有鄉鎮貧困村貧困戶連接成脫貧攻堅共同體,一包三年,不脫貧不脫鉤,同獎、同罰、共進退。同時,配套建立考核方式看三級評價、考核重點看脫貧成效、考核運用看獎懲共擔的黨建扶貧“三看”考評機制,充分發揮指揮棒作用,推動全縣脫貧攻堅壓力層層傳導、動力級級增強,確保責任壓實到位、工作務實到位、措施落實到位。
此外,丹寨在精準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上,對貧困人口多、脫貧攻堅任務重的貧困村,增配一名支部副書記專職脫貧攻堅,增強村級力量。建立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村級評、鄉鎮評、縣級評“三評”機制;實行第一書記、駐村幹部和派出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責同擔、獎同享、懲同受“三同”機制,著力促進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工作真正沉得下去、作用真正發揮出來。實施把村“兩委”班子成員培育成産業大戶,把産業大戶培育成村“兩委”班子成員,把産業大戶、能人和知識青年培育成黨員的“三育”工程,作為推動黨建扶貧的一項重要抓手,培育脫貧攻堅“三支過硬隊伍”。建立村幹部新的報酬機制,即從村幹部基本報酬每月1800元不變、增加政府購買服務每人每年6000元和村集體經濟凈收益獎勵15%三個方面,提高村幹部工作報酬,激發村幹部幹事創業激情。
2.整合財力資源向貧困戶聚集
在國家審計署的關心下,以省政府批准丹寨縣統籌整合財政專項資金開展脫貧攻堅改革試點為契機,積極探索推進改革試點工作。按照“三統三不統”的原則,在統籌整合財政專項資金開展脫貧攻堅上,打破“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的體制弊端,形成了“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的扶貧投入新格局。有效解決了財政資金使用“碎片化”等問題,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確保“把錢用在刀刃上”。防範了在項目資金爭取、審批、驗收、撥款等環節,容易出現的“優親厚友”“雁過拔毛”“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自2016年開展此項工作至今年8月,全縣已整合財政專項資金7.8億元,整合資金涉及部門33個,整合項目795個,整合後實施的項目50個,比原渠道實施項目減少745個,同時撬動15億元社會資金參與扶貧。整合後的項目覆蓋全縣所有貧困村,實現村集體經濟、主導産業、金融扶貧、基礎設施、培訓就業和基金分紅全覆蓋。
整合財政扶貧資金(基金)、産業發展基金,以村級合作社為載體,把資金量化到每一戶貧困戶,通過利益分配,實現群眾得實惠。引導貧困戶用好“特惠貸”自主發展産業或將“特惠貸”資金通過村級合作社入股到縣合作總社、鄉鎮聯合社,每年按貸款額的一定比例支付貧困戶分紅金。引導農民將個人的資源、資産、資金、技術等入股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成為股東參與分紅獲得收益。
鳥瞰丹寨萬達小鎮(楊武魁 攝)
3.盤活物力資源向貧困戶聚積
立足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資源,加大農村土地改革“三權分置”、農村産權制度改革力度,通過“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模式,村集體和農民將經營性自然資産經營權和使用權依法入股企業及合作社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制合作,推動資源真正變資産,讓有限的資源創造更多的效益。在山地上積極發展錯季蔬菜、精品水果、雲霧茶等現代山地高效農業;依託水質良好、河谷縱深、水面風光秀美的優勢,積極發展礦泉水等生態飲用水製造産業,大力發展河谷觀光、水上體驗和溫泉養生等水生態旅遊業態;依託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70.77%的林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種養業,做好林下經濟文章;不斷調優種植結構,增加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在有條件的水田積極發展稻田養魚等水産養殖。充分發揮非遺、傳統村落等民族文化資源優勢和自然氣候涼爽的無形資産,大力發展民族文化旅遊和休閒避暑、康體養生産業,在做好重點景區帶動的同時,根據不同村寨特色支援其發展,打造一批非遺體驗、民俗體驗村落,納入縣內精品旅遊路線,通過旅遊資源開發讓農戶在家門口實現旅遊增收。依託停車場、加油站等優質資源,採取入股發展、解決就業等方式,促進貧困戶增收。用好電商平台資源,在各村建好電子商務網點,暢通網貨下村、農特産品上行通道,讓農戶少跑路、農貨賣高價。同時,不斷加大農村路水電訊特別是“組組通”公路等各方面基礎設施建設,讓廣大農戶在參與建設中實現勞務收入的同時,進一步改善發展條件,增加發展機遇。
4.借助外力資源向貧困戶聚合
丹寨用好用足萬達集團、國家審計署、省政府辦公廳、杭州市濱江區、貴州銀行等幫扶力量。在國家審計署的幫扶下,南方電網、中建總公司、萬科物業等企業到丹寨開展招工等扶貧工作,引進中國建築裝飾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捐建敬老院、學生食堂,大力幫助丹寨開展招商引資,積極推動了丹寨教育、社會保障、就業、産業、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方面建設。在省政府辦公廳的幫助下,推動黑毛豬全産業鏈等産業項目發展。杭州市濱江區與丹寨縣結成合作共建夥伴關係,重點在優勢産業合作、人才培養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建。貴州銀行無償捐助3616萬元,幫助丹寨提升教育、醫療衛生、扶貧産業發展、基礎設施等方面項目建設。
丹寨縣攜手萬達集團,在全國首創“企業包縣、整縣脫貧”社會扶貧新模式。萬達集團跳出“輸血式”扶貧的思路,通過“教育、産業、基金”三措並舉,注重長中短期結合、産業與教育結合、提高每人平均收入與整體脫貧相結合,全面開創性地推進幫扶工作。
把教育扶貧作為長遠的“脫貧産業”“朝陽産業”和“富民産業”來抓,智力扶貧、就業扶貧雙管齊下,變單純的“授魚”扶貧為“授漁”扶貧。斥資3億元在丹寨捐建貴州萬達職業技術學院,今年9月開始,每年將招生700名,並每年擇優錄取50%畢業生到萬達就業,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目標,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把旅遊産業扶貧作為中期支撐脫貧的有力支柱,投入7億元幫助建設一個極具丹寨特色的一站式苗族文化體驗旅遊小鎮,萬達小鎮已于7月3日正式開業運營,兩個月來,共接待遊客133.6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93億元。在萬達小鎮就業人數1247人,其中貧困人口143人;萬達小鎮共有339個商鋪,其中210家商鋪直接帶動貧困戶發展民族手工藝、民族美食、苗侗醫藥、農特産品等産業産品,佔小鎮全部商鋪的61.9%;共有28家扶貧龍頭企業和102個産業扶貧合作社入駐小鎮,其中,農業扶貧合作社85個,手工産業合作社17個。初步測算,小鎮開業運營40天,通過就業崗位、銷售扶貧合作社産品、帶動貧困戶産品銷售等方式,直接帶動全縣貧困人口2859戶11437人增收,佔全縣貧困人口的37.25%,戶均增收1863元,預計全年戶均增收1.5萬元;通過對周邊村寨旅遊和全縣服務業的拉動,間接帶動貧困戶1182戶4729人實現增收,佔全縣貧困人口的15.4%,戶均增收260元,預計全年戶均增收2200元。
把基金扶貧作為短期扶持的強力抓手,從2016年開始,萬達集團投入5億元建立萬達扶貧産業基金,本金由萬達專業團隊進行運作。萬達將連續10年把每年基金收益的5000萬元作為分紅,無償分給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鰥寡孤獨等特殊貧困人群,增加了貧困群眾的發展資金,改善了貧困群眾的生活條件,保障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丹寨萬達小鎮東湖大水車
四、政策增進到戶
針對過去落實脫貧攻堅政策一定程度存在不夠精準、理解執行不夠到位,孤立化、簡單化,政策紅利釋放不夠充分的情況,丹寨縣切實把中央、省州關於脫貧攻堅的一系列好政策作為重大機遇來搶抓落實,立足用好用足用活上級政策,健全完善本級配套政策,採取進退管理促精準、易地搬遷促治本、惠民政策促保障、壓實責任促到位的“四促”舉措,進一步促進政策落地具體化、程式化、精準化,實現“政策增進到戶”,著力推動政策形成疊加效應,讓貧困群眾最大受益。
1.重點抓好對象進退管理政策促精準
——制定標準。創新開展“九不評、六優先”定性與定量綜合評估辦法,精準確定扶貧對象。“九不評”,即把家裏有穩定收入、有人員擔任公職等經濟基礎較好的9類農戶排除在外;“六優先”就是將發展願望積極、因病因災返貧等6類家庭優先列為貧困戶。確保做到對符合扶貧條件的群眾不漏評,對不符合貧困戶條件的,堅決清理出去。
——摸清底數。以全縣1000余名村組幹部為精準識別工作的帶路人和第一線索人,組織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職工7593人次開展識別和遍訪工作,經過6輪走訪,實現識別工作全覆蓋。在今年上半年開展的脫貧攻堅“春季攻勢”中,又組織全縣結對幫扶幹部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和2016年脫貧退出戶進行了“大回訪”,實現回訪復核100%。
——嚴格退出。在精準把握貧困戶“入口”的同時,堅持以戶為單位,嚴格按照貧困戶退出程式和“八個不準退”要求,確保退出貧困戶每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穩定超過當年的國家扶貧標準,達到“兩不愁三保障”,全縣各年度脫貧戶實現滿意退出,脫貧成效群眾公認。
2.突出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政策促治本
易地扶貧搬遷,是破解“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群眾脫貧問題的不二選項,是擺脫貧困的治本之策。丹寨縣精準識別搬遷對象,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五個三”政策(盤活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三塊土地”,統籌就業、就學、就醫“三大問題”,銜接低保、醫保、養老保險“三類保障”,建設經營性公司、小型農場、公共服務站“三個站所”,探索集體經營、社區服務管理、群眾動員組織“三個機制”)堅持以産定搬、以崗定搬。確保搬遷群眾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從2012年以來,5年已搬遷1.6萬人,接近全縣總人口的10%。
——建好安置點確保“搬得出”。丹寨縣堅持城鎮化集中安置、集中建設管理的“兩個集中”原則,在安置點建設上超前規劃,按照移民對象的需求及政策標準建設房源,同步完善各安置點水、電、路、綠化、入戶網路等配套基礎設施,確保一步住上好房子。配備公交車站、停車場、學校、醫院、敬老院等各類公共設施,滿足搬遷群眾的生産生活需求。
——推進“五個一”確保“穩得住”。實行搬遷對象遷出地原有土地,一律統一流轉;搬遷對象勞動力,一律推薦就業;搬遷對象子女,一律滿足就學需求;搬遷對象中的農低保對象符合條件且自願的,一律納入城市社保;搬遷對象中貧困參合群眾,一律兜底解決參合資金和享受醫保最高標準。實現搬遷群眾原有土地有收入、勞動就業有安排、孩子就學有校入、享受政策有保障。
——強化後續扶持確保“能致富”。開展創業和職業技能培訓,提升搬遷群眾就業能力;幫助具備一定勞動技能的移民群眾組建勞務公司和食品加工合作社等小微企業,實現創業帶動就業;強化與對口幫扶城市杭州市濱江區對接,輸送移民搬遷群眾異地就業;利用生態護林員、環衛工人、停車場管理人員等公益性崗位安排部分搬遷群眾就業。重點強化後續産業發展扶持,通過龍頭企業帶動,規劃建設一批標準化生豬、食用菌、藍莓、蔬菜等種養殖産業基地,吸納一批搬遷群眾進入産業基地代養、代種、務工領薪,讓搬遷群眾快步過上好日子。
丹寨苗族蠟染(黃曉海 攝)
3.全力落實系列惠民政策促保障
——實施好教育扶貧政策。精準推進貧困家庭子女教育援助,對全縣從學前到高中的9277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進行資訊化動態管理,積極落實“學前教育資助+農村學前教育兒童營養改善計劃”、義務教育“兩免一補+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高中階段“兩助三免”、普通高校教育精準扶貧“一助一免”等政策體系,做到“應助盡助、精準資助”,不讓任何一個貧困家庭子女因經濟困難而失學。
——優化資源佈局讓子女上好學。丹寨縣著力辦優基礎教育,將全縣村級小學向鄉鎮集中,邊遠鄉鎮初中向縣城集中;著力辦好學前教育,將原有村級小學及教學點改建成村級幼兒園;著力辦強高中教育,加強高級中學的基礎設施和教師隊伍建設,實現“軟體不軟”、“硬體過硬”。通過系列舉措,基本實現了城鄉學生公平共用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目標,最大程度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同時,開展吃在學校解食憂、住在學校受關愛、學在學校長知識、樂在學校感幸福”的“四在學校·幸福校園”活動,讓農村孩子在校健康成長。
——落實好健康扶貧政策。實施新農合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貧困人口慢性病醫療救助“四重醫療保障”和大病專項救治,通過精準鎖定保障對象、細化救助措施、特種病專項救治,提高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水準,杜絕“因病致貧、因病返病”現象。將原來由民政、衛計、保險、新農合多部門的醫療補償手續,統一在醫療機構實行“一站式”結算服務,開通縣、外州、縣外直補,方便參合群眾、減少麻煩、節約辦理時間。2017年,新農合政策範圍內補償比為71%以上,基本醫療、大病保險後,政策範圍補償比為74%以上;貧困人口獲“三重醫療保障”補償比為96%以上,獲得“四重醫療保障”補償比基本達100%。
——執行好農村危房改造政策。以實施農村危房改造項目為抓手,把解決貧困戶安居問題作為解民憂、惠民生的重要工程,著力解決貧困戶住房安全問題,切實改善貧困戶住房條件。“十二五”期間,全縣共投入16325.86萬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1538戶。2016年投入4150萬元,完成3956戶(其中已完成驗收3223戶,剩餘733戶已完成待驗收);2017年計劃實施1517戶,確保脫貧戶有最基本的安全住房保障,讓農戶真正實現“住房有保障”。
——兌現好社會保障兜底政策。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與扶貧開發有效銜接,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符合社會救助政策條件的鰥寡孤獨群體和喪失勞動能力、重病、重殘家庭,實施最低生活保障扶持。對遭遇突發事故、意外傷害、突發疾病以及其他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落實應急性、過渡性救助,築牢返貧致貧防線。
4.全面壓實領導幹部責任促到位
——採取多形式把政策宣傳到位。全縣5437名幹部參加政策學習,並參加脫貧攻堅惠民政策閉卷考試,讓幹部在落實惠民政策前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實施扶貧廣播“寨寨響”大喇叭工程,在全縣鄉村安裝廣播終端415套,覆蓋到行政村和自然寨,使用苗漢雙語宣傳脫貧攻堅政策,使群眾聽得懂。同時,向貧困群眾發放最新的政策明白卡、宣傳冊、口袋書等共5.2萬份,把脫貧攻堅政策宣傳到戶,有效提高知曉率。
——壓實各級責任確保主體監管到位。創新推行黨風廉政建設“森林管護區”制度,定主體、定區域、定職責、定考評、定追責,全面壓緊壓實從縣級領導到村居幹部在自身管轄範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突出圍繞脫貧攻堅主戰場,促進各責任主體履行好管轄範圍內的保政策落實、保資金安全的責任,形成了脫貧攻堅領域黨風廉政建設人人有責任的主體監管大格局,實現盡責免責、失責追責的良好局面。
——建立監督網促政策監督落實到位。創新“五定五抓”巡察機制,強化巡察監督與民生監督的聯動,發揮村級民主理財小組的作用,推進黨務村務公開規範化,構築全縣脫貧攻堅政策落實網格化監督體系。強化對脫貧攻堅任務落實和資金項目審批使用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著力發現問題,嚴肅查處問責脫貧攻堅中政策不落實和扶貧項目資金使用中的優親厚友、吃拿卡要、虛報冒領、挪用截留、貪污私分等行為。確保政策和項目資金落實到位,把系列惠民政策轉化為貧困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文字和照片均由丹寨縣委宣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