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士龍:超真空技術是港灣集團核心競爭力

發佈時間: 2017-07-04 13:32:3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王東海 | 責任編輯: 王東海

關鍵詞: 一帶一路,投資,上海港灣集團

 

中國網訊 (記者劉芳奇)近年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迅速增長,而“一帶一路”建設更是給中國企業走出去帶來新的機遇,就“一帶一路”相關話題,6月30日記者特別採訪到了上海港灣集團董事長徐士龍。

 “一帶一路”企業如何走出去,徐士龍例舉了兩個港灣集團的成功案例。他説:“港灣集團從2008年就開始走出去了,現在看來也正好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上,在海外用我們的技術在迪拜世界島成功完成了2平方公里造島工程,今年也中標4個標段。此外,新加坡樟宜機場、泰國的洛坤府機場、印度尼西亞的龍灣電站和馬來西亞的高速公路,也是因為超真空技術成功拿到了這些項目。特別是在越南鋼廠項目,東南亞最大的220億美金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地基處理方面,我們通過跟國外大公司的競爭拿到了一批批項目。”

成功的關鍵:港灣集團的APP模式

上海港灣集團成立了上海港灣技術中心研究院、設計院,專門對圍海造地,在海邊建港口、機場包括建化工區,沼澤地的開發利用,圍海造地的項目進行了系列研發。現在已經在軟土地基方面、設備、計算、工藝等方面發明瞭20多個專利,在國內外同時申請了專利,把這些專利在全球註冊花了很大精力。就是説,要想走出去必須要有技術,有了技術必須有法律保護,專利先行,打破國外的一些商業壁壘。

到了一個國家之後,要跟當地公司在勞務和其他方面很好地交流合作,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在研發方面投入之後,集中在技術方面不斷跟當地公司建立合作關係,以技術輸出為主,跟當地成立勞務合作公司,因為每個國家對建築方面都比較保護。以上這些,上海港灣集團總結後稱之為APP模式,A代表技術輸出,像對項目進行施工管理,PP就是雙方投資成立合資公司,這樣也改善了矛盾。

核心競爭力:超真空技術或高真空技術

徐士龍説:“最關鍵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我們有一個叫超真空也叫高真空的技術,能夠把沿海的沼澤地快速硬化,幾乎可以一步到位,像沼澤地上的軟土,圍海造地我們通過真空技術,不加任何添加劑。”

他表示:“正因為有了核心技術,也是我們中國的原創技術,很多國家都慢慢認可了,包括在泰國,我們跟他們的工業部接洽以後,很多問題他們都很高興地跟我們進行了交流。曾經大家都懷疑,中國的高鐵能坐嗎?這麼高的速度,建設能行嗎?大家都帶著懷疑的眼光看我們。但是我們通過技術交流之後,就在6月21日,100多位專家,包括水利廳、交通部、高速公路的都來聽了。帶他們到了我們印度尼西亞的工地上看了之後,這個觀點完全變了,認為真空技術還是不錯的,他們原來的一些概念慢慢在變化。所以我們覺得‘一帶一路’在技術層面上的宣傳,跟國家在宏觀上推行‘一帶一路’的理念也是很好的一個方式。我們把專利註冊了30多個國家,有幾十個項目在建,通過跟他們交流,讓他們看到之後,帶他們參觀之後,基礎層面的對接之後,大家還是認可這種新的技術的。今天也很高興,通過中國網這麼好的一個平臺,傳播中國的聲音,不光是一個理念,還有真的東西。”

他還表示:“在技術層面上的成功、宣傳,在未來的‘一帶一路’上我覺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是法律保護,我們也很有體會,由於我們相對其他國家走出去比較晚一點,很多商業壁壘,包括專利保護等,我們一齣去就碰到了。我們于2009年到了越南,拿到第一個電站,緊接著就開始接到起訴,有了法律糾紛。這一點我覺得我們做得很好,我們超前把我們發明的專利也在越南進行了註冊,最後就變成了一個專利對抗。因為這個行業裏面我們也是中國這個行業的會長,也是中國這個行業的規範主編單位之一,對它的技術能力也很了解,對自己的先進性也很了解,所以到美國去查了它原始發明的東西。我們覺得‘一帶一路’技術領先、技術加資本、技術加上跟當地的合作,特別是法律上的自我保護,我覺得這些點是我比較大的體會。特別是中國企業,我們民營企業要走出去的話,人才、科技投入可能是關鍵。”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