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嘉賓: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黃平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 趙可金 主持人:本報記者王斯敏
合作共贏是“一帶一路”建設始終堅持的重要目標。我們倡導的合作共贏,背後體現了什麼深層理念,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對於“一帶一路”建設下一階段的深入推進又有何指導作用?本期“光明談”為您一一解析。
秉承“天下情懷” 杜絕“零和遊戲”
主持人:“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倡導合作共贏、共同發展。這體現了什麼樣的義利觀?
黃平:這是中國外交歷來奉行的準則。改革開放以來,這一理念體現得更加明顯:一方面我們通過改革讓國內各個地區、各個行業的民眾都受益,一方面在國際關係中也倡導大國小國一律平等。在經濟發展方面,我們不搞“零和遊戲”,而是以互利合作達到共贏發展。這和西方傳統的叢林法則有本質不同。“一帶一路”建設更加生動、更加具體地體現了這一理念。
趙可金:中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西方國家不同。後者更強調個人主義,而中國自古就強調家國天下、天下情懷,提倡“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奉行物我同一、和合天下的思維方式。今天,西方國家遇到很多問題,回歸保護主義的思潮抬頭。但中國數千年文明史告訴我們:閉關鎖國只能造成國運衰落。我們必然要高舉經濟全球化的旗幟,實現全球共同發展。“一帶一路”就是這一理念的一種表達形式。
主持人: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我們把合作共贏的路徑細化為“共商、共建、共用”。這對於“一帶一路”建設及今後發展有什麼作用?
黃平:三個詞之間有一定的邏輯關係。提倡共贏、共用,是從結果層面;在此基礎上提出“共建”,是説過程也應共同參與,而不是某一方先發展後其他各方“分一杯羹”;“共商”則更進一步,是強調在制定方案之初就共同商議、共同決定。這個“三部曲”充分凸顯了平等理念,更加符合人類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的建設要求。
趙可金: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要保護和完善人的類本質。西方哲學中有一種身份焦慮,因為其考慮的軸心是個人;中國哲學更看重“天下”,認為只有國家好了、民族好了,個人才會好,所以身份焦慮不那麼明顯。“共商、共建、共用”理論抓住了人共同的一面,是人類整體意識、全球意識的新表達,其生命力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