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的願景與行動”提出的合作重點包羅萬象,總框架是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五通”實現的前提和基礎是語言互通,只有語言互通,才能有效溝通,才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也才能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為了了解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貿易往來的山西企業對語言服務人才的需求,筆者調研了35家參加“山西品牌絲路行”的山西企業,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求促進山西企業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
八成企業需語言服務人才
本次調查圍繞企業語言服務人才需求和能力要求這條主線,涉及被調查企業基本情況、語言服務人才需求概況、人才獲取渠道等內容。被調查企業中,國企14家、私企21家,行業涉及煤炭、鋼鐵、機械、裝備製造業、酒店、食品、電子商務等,其中既有同煤、太鋼、太重等傳統行業的大型國企,也有易通天下、樂村淘等網際網路私企新貴。
在業務發展涉及到的外語類型方面,90%的企業選擇英語,其次是阿拉伯語(30%)和俄語(30%),此外,還有馬來語、烏克蘭語、哈薩克語、波蘭語等非通用語種;在業務發展涉及到使用外語的業務類型方面,與外商洽談合作、産品介紹(70%)和企業形象包裝與宣傳(60%)是兩個重頭。
山西省商務廳數據顯示,在“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中,有61個國家同山西有貿易往來,有9個國家在山西進行了投資,山西也在“一帶一路”沿線的11個國家有投資。隨著“山西品牌絲路行”等活動的深入,企業對語言服務人才的需求水漲船高。本次調查結果顯示,80%的企業每年都有語言服務人才的需求,其中,選擇每年需要1名-10名語言服務人才的企業佔到65%。同時,有35%的企業認為現有語言服務人才不能滿足企業的海外發展需求,85%的企業認為未來的語言服務人才需求數量會增加。
複合型人才更受企業歡迎
山西企業青睞什麼樣的語言服務人才?這個問題的答案,既是我們調查的一個重點,也是我們提出解決人才供需矛盾對策的主要依據。
在崗位需求方面,翻譯(55%)排名第一,其次是技術文檔寫作(25%)、語言諮詢(15%)、軟體本地化(10%)。在學歷層次方面,本科生(70%)和碩士研究生(55%)基本能滿足大部分企業的人才需求。在學科背景方面,山西企業更看中了解國際貿易實務且有實踐經驗(65%)和具有良好專業基礎+外語+電腦學科(60%)這兩項。在綜合素質方面,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80%)、良好的國際溝通能力(60%)、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60%)這三項,最被山西企業所看中。與以上結果對應,對現有語言服務人才存在的不足,企業認為主要體現在缺乏實踐經驗(55%)、專業知識不系統(45%)、溝通能力弱(30%)這三方面。
從以上調查結果來看,山西企業對語言服務人才需求漸呈多元化趨勢,只會翻譯已難以滿足企業日益增長的需求;企業更看重除了懂語言之外,有實踐經驗、溝通能力強、了解國際貿易方面知識的複合型人才。
在語言服務人才的獲取渠道上,70%的山西企業選擇從社會招聘有經驗的從業人員,45%的山西企業選擇從學校招聘具有專業基礎的畢業生。在山西企業眼中,高校培養語言服務人才時應該開設的課程,國際貿易實務(75%)、商務談判(65%)、國際商務溝通(60%)等排在前三位。
語言服務人才的創新培養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山西企業對語言服務人才需求的總體趨勢和基本特徵。為此,我們應從調查結果出發,創新人才培養路徑,解決人才供需矛盾。
在政府層面上,應加強宏觀調控和頂層設計。由於人才培養是系統工程,不能盲目和無序發展,尤其涉及到非通用語言專業,因此必須在政府層面上進行科學的宏觀調控和頂層設計。綜合考慮,目前高校仍是企業語言服務人才培養的首選場地。教育部已將本科專業設置的審批權下放到省級政府,教育部只負責備案。從課程視角看,非通用語言專業需以社會需求為出發點,同時兼顧個人發展和學習學科知識的內在規律,過分偏重任何一個要素,都難以産生科學合理的語言服務人才培養規劃。就我省而言,政府可在全面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委託教育部門牽頭負責“一帶一路”建設語言服務人才培養的研究,然後把具體培養目標和任務落實到條件成熟的高校,最後由相應的高校具體負責組織和實施。
在培養模式上,應校企聯合實行“訂單式培養”。高校和企業聯合、實行“訂單式培養”的模式,普遍被用人單位所看好。比如,用人企業與高校達成合作意向後,本科生或碩士研究生一入校,企業就在學生志願的基礎上挑選具有語言天賦的學生,委託高校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訂單式培養,所有被選中的學生都必須將語言學習與相關專業相結合。高校可與企業聯合製定培養目標、設計教學內容,教學任務由高校自有師資和用人企業實戰經驗豐富的業務骨幹共同擔當,突出企業商務實踐需求,真正實現招生、培養、就業三位一體。這種培養模式使人才培養目標更為明確,真正建立起高校和企業、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直接聯繫,形成開放而靈活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無縫對接。(本文係2016年度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項目;項目編號:2016SY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