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報:一種觀點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將有利於世界經濟再平衡,你如何看待以發展為導向,“一帶一路”正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
王義桅:傳統的經濟全球化是以資本為主導的全球化,是以資本獲取最大限度利潤為動力的。金融資本的過度逐利導致了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而世界經濟長期低迷又加劇了增長和分配、資本和勞動、效率和公平的矛盾。當前最迫切的任務是引領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做大世界經濟的“蛋糕”。“一帶一路”堅持發展導向、民生導向,著眼于基礎設施建設和實體經濟,不僅正在成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而且能夠增強廣大民眾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
我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為世界提供的“公共産品”,有利於世界經濟再平衡。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經濟增量佔全球30%以上,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開展跨國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合作水準,推動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本質上是通過提高有效供給來催生新的需求,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特別是在當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如果能夠使順週期下形成的巨大産能和建設能力走出去,支援沿線國家推進工業化、現代化和提高基礎設施水準的迫切需要,有利於穩定當前世界經濟形勢。
另外,“一帶一路”還將開啟國際貿易新篇章。金融危機爆發前,國際貿易增長速度是世界經濟增速的兩倍,而之後卻低於世界經濟增速,這是全球化處於逆轉的重要原因。未來十年,“一帶一路”將新增2.5萬億美元的貿易量,這無疑也是給全球化打了一劑強心針。
不僅如此,“一帶一路”建設正在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自貿區、投資協定談判,並強調與沿線各國發展戰略和已有的合作機制對接,推動全球層面的投資協定談判進程,為全球貿易開創新局面。
“一帶一路”中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正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傳統全球化中的關稅減讓,最多能推動世界經濟增長5%,而“一帶一路”中的互聯互通,將推動世界經濟增長10%—15%。據麥肯錫諮詢公司預測,到2050年,“一帶一路”將推動新增30億中産階級。按照世界銀行前高級副行長林毅夫教授的模型,發展中國家每增加1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將增加0.7美元的進口,其中0.35美元來自發達國家。因此,“一帶一路”不僅能助力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也將增加發達國家的出口,為其經濟復蘇和結構性改革創造機遇。
此外,“一帶一路”將引導熱錢流向實體經濟,切實為各國發展服務。全球的熱錢流動是新自由主義政策下全球化的頑疾。熱錢流動由於規模龐大,流到哪,哪就是泡沫;從哪出來,哪經濟就塌方。熱錢流動造成了少數人在全球化中獲得極大利益、多數人受損的現象。管住全球的熱錢流動,才可能解決全球化當中的各種問題。而我們可以看到,這次峰會後,“一帶一路”將加快引導全球資本向基礎設施、實體經濟的方向流動,把熱錢變成冷錢,把虛錢變成實錢,把盲目流動的投資變成有目標、有結果的投資,使全球化中流動的資金服務於各國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這就是中國對全球化發展方向開出的重要藥方。
可以這樣説,“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增長動力將是強大而持久的,可以説“一帶一路”建設的每一條公路或鐵路、每一個工業園、每一個合作項目,都是在種下一個經濟增長的動力源。
中國經濟時報:您如何理解“一帶一路”倡導的“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理念,這一理念會使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推動全球化向合作共贏方向的“中國智慧”發展嗎?
王義桅:“一帶一路”為全球治理提供新思路。之前西方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中佔據優勢和主導地位,其制定的全球化規則和治理體系也是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服務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嚴重缺乏話語權。“一帶一路”倡導“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理念,正是使全球治理更加公正合理、推動全球化向合作共贏方向發展的“中國智慧”。
“一帶一路”秉承共商、共建、共用原則,是踐行協商共治、合作共贏的典範。“共商”,即充分尊重沿線國家對各自參與的合作事項的發言權,沿線各國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是“一帶一路”的平等參與者,都可以積極建言獻策,都可以就本國需要對多邊合作議程産生影響;“共建”,即全面調動沿線國家地區的積極性,各施所長,各盡所能,強調與現有雙多邊機制、區域合作平臺的對接,同時歡迎世界各個國家和國際、地區組織的建設性參與,倡導政府、企業、民間多層面共同推進;“共用”,即所有人參與,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獨大或者贏者通吃,而是尋求利益共用,實現共贏目標。“一帶一路”在廣泛協商溝通的基礎上探索構建新型國際合作機制,在共同推動和建設過程中創新全球治理模式,為破解全球治理的現實困境提供了思路。
總之,“一帶一路”從理念到實踐正在揚棄傳統全球化,其方向不是單向度而是包容性全球化,特點不是資本全球化而是實體經濟全球化,路徑不是規則導向而是發展導向的全球化,目標不是競爭型而是共用型全球化,從而開創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的新型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