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首次提出,要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新的行動綱領。
走和平發展之路,推動“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建設和平是前提。習近平主席站在全球角度探討應對共同挑戰、謀求共同繁榮,分享中國發展帶來的廣闊機遇。中國一貫堅持和平發展,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處理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走繁榮發展之路,“一帶一路”順應了時代要求和各國發展的需要,內涵豐富,合作共贏、繁榮發展是目的。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中國理應勇於承擔大國責任,擎起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大旗,積極為解決世界和區域問題尋找解決方案,為相關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帶動效應,激發世界經濟增長新動能,為全球經濟治理新秩序的建構與完善,為實現聯動式發展不斷注入能量。“一帶一路”作為一個開放、包容、共用的平臺,將不同國家的力量匯聚起來,探索合作發展的新模式,激發增長新動力,實現共同繁榮。
走開放發展之路,“一帶一路”建設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歡迎世界各國和地區組織參與,建立互信、協調機制。“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四年來,中國著力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家戰略、發展遠景和規劃進行對接,和不同國際組織參與方達成合作意向。聯合國大會、安理會、亞太經合組織、等有關決議或文件都不同程度體現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內容。政策溝通的不斷深化,“一帶一路”倡議已經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援並逐漸形成共識。
走創新發展之路,創新是未來發展的根本動力。“以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經濟正在中國茁壯成長,並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釋放活力,成為推動全球經濟轉型升級、走出衰退泥淖的新引擎。創新合作是發展的引擎。而創新驅動離不開人才的作用,通過“一帶一路”建設更多的人才、平臺、項目相結合的機會將涌現出來,讓人才在“一帶一路”上流動起來,打造“智力絲綢之路”,將為各國創新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走文明發展之路,“一帶一路”是開放型合作平臺,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文明是人類發展的共識,是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基礎。
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一帶一路”建設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一帶一路”要建立多層次人文合作機制,推動教育合作,發揮智庫作用,推動文化、體育、衛生務實合作,用好歷史文化遺産,密切各領域往來。
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願同各國加強創新合作,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開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4項行動。幫助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建設更多民生項目。設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後續聯絡機制,成立財經發展研究中心、促進中心,合作設立多邊開發融資合作中心、能力建設中心,打造人文合作新平。
“一帶一路”建設著眼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經濟全球化大舞臺和國際關係演進大格局上謀劃人類和平發展,推動全球人文交流,促進人類發展,實現文明融合與創新。
“五個之路”既根植歷史,又面向未來,為今後“一帶一路”建設指明瞭方向,注入強大動力,為世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來源:觀點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