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習近平講話:“一帶一路”造福人民、重塑世界

發佈時間: 2017-05-16 12:11:25 | 來源: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李雲龍 | 責任編輯: 王虔

關鍵詞: 習近平,講話,一帶一路,造福人民,世界

——解讀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講話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5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演講,全面闡述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淵源和目標原則,總結了“一帶一路”的建設成就,提出了中國政府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政策措施。

“一帶一路”倡議有深厚的歷史淵源,符合人類文明發展規律。任何文明都無法與世隔絕。所有人類文明都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從封閉走向開放,從隔絕走向交流,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共同規律。中華文明就是在與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斯拉伕文明、西歐文明以及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文化的交流中發展起來的。自從20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中國與中亞、西亞和南亞的聯繫以後,東方和西方就打破了隔絕狀態,建立起以“絲綢之路”命名的陸上通道。這條東西走向的道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等地緊密聯繫在一起,並向西延伸到地中海,將貿易的觸角伸展到歐亞各國。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生産的緞匹、繡彩、金錦、絲綢、茶葉、瓷器、藥材等商品源源不斷流向歐洲以及沿線亞洲國家,而其他國家的金銀、珠寶、藥物、奇禽異獸、香料、竹布等商品也大量輸入中國。此外,通過絲綢之路進入中國的,還有葡萄、胡蘿蔔、菠菜等蔬菜品種以及佛教等文化。始於隋唐、鼎盛于宋元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在中國東南沿海,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形成中外文明交流的另外一條大通道。中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輸出的商品主要有絲綢、茶葉、瓷器、漆器、金、銀、五金、書籍等,輸入的商品主要有各種香料、琉璃、水晶、瑪瑙、琥珀、貓眼石、寶石、沒藥、安息香、沉香、檀香、盧薈、胡椒等。對中國農業産生重大大影響的玉米、大麥和馬鈴薯等農作物品種也是由海上絲綢之路引進的。無論是陸上絲綢之路還是海上絲綢之路,都充分證明了交流與合作對人類社會的巨大價值。“一帶一路”倡議繼承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開啟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階段。

“一帶一路”倡議的根本目標是實現普遍和平與繁榮。 “一帶一路”覆蓋的65個國家,多數處於發達的歐洲和繁榮的東亞之外,許多國家面臨著嚴重的戰亂和衝突,是公認的國際熱點地區。這個地區恐怖主義猖獗,極端主義橫行,分裂主義嚴重,文明衝突、教派對立、民族矛盾和階級鬥爭疊加在一起,問題越來越多,仇恨越積越深,看不到出路。歐洲殖民者統治了這個地區幾百年,沒有帶來和平與繁榮,留下的是眼淚和痛苦。美國支配這個地區幾十年,這個地區得到的是戰亂和貧困。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用飛機和導彈把這兩個國家炸成廢墟,結果是催生了更多的恐怖主義。美國在這個地區煽動動亂,挑起內戰,使當地人民陷入苦難的深淵。事實證明,歐洲殖民主義和美國霸權主義都無法解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問題,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問題的根源。西方殖民主義、霸權主義的掠奪和壓迫阻礙了這一地區的發展,使他們無法獲得尊嚴,擺脫貧困,無法實現現代化。物質上的貧困、政治上的被排斥和文化上的隔絕是滋生恐怖主義和其他極端主義的土壤。武力無法解決問題,發展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這一地區只有發展起來,擺脫貧困,獲得平等的地位和國家尊嚴,才能最終實現和平。“一帶一路”恰恰是一個發展倡議,這個倡議有可行的長期規劃和完整的籌資方案,可以有效推動沿線地區發展,從而徹底解決困擾該地區的恐怖主義等問題,實現和平和安寧。正如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説的那樣,“一帶一路”倡議將終結恐怖主義。

“一帶一路”是一個追求發展和繁榮的倡議。這個倡議聚焦發展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用。世界各國發展經驗都證明,基礎設施和對外經貿在落後國家發展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帶一路”抓住互聯互通這個關鍵,一舉解決了基礎設施和對外經貿這兩個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首先要建設和完善鐵路、公路、機場、港口、口岸等設施,提升通達水準。能源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包括建設和維護輸油輸氣管道、跨境輸電線路等。國際通信的互聯互通涉及跨境光纜等通信幹線的建設。以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為依託,在沿線地區建設自由貿易區,吸引外來投資,就可以切實促進經濟增長,實現繁榮。“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在亞非歐廣大地區複製發達國家和東亞國家的成功故事,推動沿線國家經濟增長。

“一帶一路”建設成果豐碩。第一,政策溝通不斷深化。“一帶一路”倡議提出4年來,中國同俄羅斯、東盟、哈薩克、土耳其、蒙古、越南、英國、波蘭、寮國、柬埔寨、緬甸、匈牙利等國協調政策,對接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中國同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同30多個國家開展機制化産能合作。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47個國家簽署了38個雙邊和區域海運協定,與62個國家簽訂了雙邊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民航直航已通達43個國家。第二,設施聯通不斷加強,規劃實施了一大批互聯互通項目,如中老鐵路、匈塞鐵路、中俄高鐵、印尼雅萬高鐵、巴基斯坦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中巴喀喇崑崙公路二期升級改造、比雷埃夫斯港、漢班托塔港、、亞貝巴-吉布地鐵路、哈薩克南北大通道TKU公路、白俄羅斯鐵路電氣化改造、中俄原油管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A/B/C線、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中巴經濟走廊16項能源項目等。目前,以中巴、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等經濟走廊為引領,以陸海空通道和資訊高速路為骨架,以鐵路、港口、管網等重大工程為依託,一個複合型的基礎設施網路正在形成。第三,貿易暢通不斷提升。2016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總額9478億美元,服務總額1222億美元。2014年至2016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對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在20多個沿線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中國與53個沿線國家簽署了雙邊投資協定,與54個國家簽署了避免雙重徵稅協定,與大部分國家建立了經貿和投資合作促進機制。第四,資金融通不斷擴大。中國倡議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中國出資400億美元設立的絲路基金開始運作。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為印度尼西亞、塔吉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國的能源、交通和城市發展項目提供17億美元貸款。絲路基金已簽約15個項目,承諾投資額累計約60億美元,項目覆蓋俄羅斯、蒙古國以及中亞、南亞、東南亞等地區,涵蓋基礎設施、資源利用、産能合作、金融合作等領域。絲路基金還出資20億美元設立了中哈産能合作基金。中國金融機構強化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金融支援。4年來,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在沿線國家簽約項目100余個,金額超過400億美元,發放貸款超過300億美元;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簽約項目1100余個,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發放貸款超過800億美元;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承保國家出口和投資超過3200億美元。中國與22個沿線國家和地區簽署了本幣互換協議,總額達9822億元人民幣。第五,民心相通不斷促進。4年來,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舉辦“國家文化年”等人文交流活動20次,簽署43項文化交流執行計劃等政府間合作協議、 46項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中國每年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中國與巴基斯坦、俄羅斯、菲律賓、塞爾維亞等“一帶一路”沿線55個國家締結了涵蓋不同護照種類的互免簽證協定,與哈薩克、捷克、尼泊爾等15個國家達成19份簡化簽證手續的協定或安排,阿聯酋、伊朗、泰國等22個國家單方面給予中國公民免簽或辦理落地簽證入境待遇。

中國不斷強化“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力度。“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國家領導人遍訪東南亞、南亞、中東歐等“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國政府與有關國家密切溝通磋商,推動務實合作,簽署了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與一些毗鄰國家簽署了地區合作和邊境合作的備忘錄以及經貿合作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年,中國政府設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一帶一路”的規劃和實施工作,並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同年,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佈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全面闡述了一帶一路倡議的任務目標與實施路徑。2017年5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表《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 》白皮書,全面總結了“一帶一路”4年建設情況。5月14日,中國舉辦有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參加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共商“一帶一路”建設大計。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後,中國進一步加大“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力度。中國將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中國金融機構將開展規模約3000億元人民幣人民幣的海外基金業務。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將分別提供2500億元和13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用於支援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産能、金融合作。未來3年,中國將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600億元人民幣援助,建設民生項目。中國將向“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提供20億元人民幣緊急糧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資1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實施100個“幸福家園”、100個“愛心助困”、100個“康復助醫”等項目。中國將向有關國際組織提供10億美元,實施一批惠及沿線國家的合作項目。未來5年,中國將安排沿線國家2500人次青年科學家來華從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訓5000人次科學技術和管理人員,投入運作50家聯合實驗室。此外,中國還將設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後續聯絡機制,成立“一帶一路”財經發展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等。中國將於2019年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李雲龍,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