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通信衛星全方位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發佈時間: 2017-05-13 13:28:26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白國龍 | 責任編輯: 袁放

關鍵詞: 通信衛星,衛星公用平臺,絲路,一帶一路,星塔

(原標題:寰宇樹“星塔” 點亮“絲路”天——我國通信衛星全方位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記者13日從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五院通信衛星事業部獲悉,用於我國廣播電視直播的中星9A衛星已進駐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於6月待命發射。同時,以我國新一代大型衛星公用平臺——東方紅五號為基礎而研製的實踐十八號通信衛星也將於近日奔赴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

近年來,我國在通信衛星領域取得長足發展,數十顆通信衛星先後升空,覆蓋全球60%的陸地,惠及全球80%的人口。中國的通信衛星像鑲嵌在赤道上空的一條“太空絲路”,不僅將“星光”灑落國內,也為“一帶一路”及周邊地區提供了全方位的衛星通信服務。

通信衛星是我國較早走出國門服務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高科技産品。2004年,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五院通信衛星創新團隊通過激烈競標拿下了為尼日利亞研製通信衛星的合同。隨著這顆尼日利亞一號通信衛星在2007年成功發射,中國實現了整星出口“零”的突破,也幫助這個非洲國家實現了太空夢想。

2008年,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五院通信衛星創新團隊研製的委內瑞拉一號通信衛星成功發射,有力提升了委內瑞拉的國家通信能力。自此,“中國智造”的通信衛星得到了國際市場的肯定與世界的矚目。

2015年,寮國一號通信衛星實現中國對東盟地區的首次整星出口;亞太九號通信衛星成功發射後,與亞太五號、亞太六號、亞太七號、亞太9A一起,形成“自西向東排開,從印度洋至馬六甲海峽再至南海海域”態勢,實現了對“海上絲綢之路”周邊區域的基本覆蓋。

2016年,白俄羅斯通信衛星發射成功,中國製造的衛星首次進入歐洲。同時,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不斷得到國際航太市場的認可,基於該平臺的衛星發射和在軌商業保險費率較初期分別下降接近80%和90%,已經全面低於國際平均水準,比肩國際一流。

2016年成功發射的天通一號01星,拉開了我國自主建設衛星行動通訊系統的序幕,它支援語音、短資訊和數據業務,使“一帶一路”沿線的人們能隨時隨地用手持移動終端享受到衛星通信服務。

除在軌交付衛星外,中國航太還為用戶提供發射服務,幫助建設地面站、培訓衛星人才等。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五院通信衛星創新團隊對已發射的國際商業衛星,堅持派出經驗豐富的常駐技術人員91人次,確保衛星穩定運作。

據了解,我國今後還將發射中星18號、亞太6D等具有高通量能力的衛星,形成高通量系列化組網運作,帶動我國通信衛星能力全方位升級,用更多的“星”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