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海外佈局的正確姿勢

發佈時間: 2017-05-13 11:00:44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單素敏 | 責任編輯: 袁放

關鍵詞: 比亞迪,Altoona,一帶一路,物流車,姿勢

比亞迪:海外佈局的正確姿勢

  2017年3月23日,在美國蘭開斯特的比亞迪北美工廠,工人在焊裝車間工作

2017年5月1日,在北美地區最大的交通展,先進清潔交通展上,比亞迪集團攜參展的“四大金剛”産品——純電動港口牽引卡車、純電動環衛卡車、18米鉸鏈式純電動大巴和純電動叉車的亮相,引發了業界的關注。

參展的18米鉸鏈式純電動大巴的訂購方,美國加州羚羊谷交通運輸局(以下簡稱AVTA)根據油電價差測算,該車投入使用後每輛車每年能夠節省的成本將高達30萬元人民幣。

實際上,節能、環保、低噪音、維護簡單、續航能力強等等,是比亞迪包括環衛車、城市公交車、道路客運車、計程車、私家車、城市商品物流車、城市建築物流車等在內的七大系列新能源産品的共同特質,也是其在海外市場不斷斬獲訂單、收穫“粉絲”的原因所在。

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比亞迪的全球化步伐開始明顯加快。

在應對大氣污染、化解能源危機成為世界共識的今天,比亞迪的新能源車、太陽能、儲能業務已經遍佈全球。在其設立銷售、研發中心或生産基地的國家中,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敘利亞、伊拉克、印度、埃及等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其餘多數則是“一帶一路”重要相關國家。

長灘反擊戰

2013年3月,在洛杉磯成立北美總部還不到2年的比亞迪喜獲美國長灘運輸署的10輛電動巴士訂單。然而,旗開得勝的滋味還未品嘗多久,在競爭對手及其背後超級政客的策劃下,長灘運輸署董事會迫於壓力,撕毀了此前與比亞迪達成的巴士訂單協議。

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創,比亞迪迅速作出反應,挑戰被美國聯邦交通管理局稱為“魔鬼測試”的Altoona測試,以進一步確立和證明自己的技術優勢。

2014年5月,在經歷了116天的“煉獄”之後,比亞迪純電動大巴K9順利通過測試,成為全球首輛通過該測試的12米純電動大巴,同時也獲得了聯邦交通管理局頒發的整車生産資質,相當於獲得了在美銷售大巴和將其作為公交車經營的許可證。

2014年9月長灘運輸署重啟電動巴士招標,比亞迪迎來了絕佳的反擊時刻。2015年4月29日,長灘運輸署董事會通過2個小時的激烈爭論之後,正式宣佈將10輛純電動大巴訂單重新交給比亞迪,不僅如此,還追加了另外50輛訂單。

實際上,叩開汽車強國的大門並持續贏得市場信任,對任何一家企業來説都絕非易事。

“在美國市場,我們的打拼不是從零而是從負數開始的。”比亞迪高級副總裁李柯告訴《瞭望東方週刊》,還未真正接觸市場之前,比亞迪就因為“中國公司”的身份被美國人戴著有色眼鏡來審視。

電動車作為一種新産品,對很多人來説都很陌生,因此市場對比亞迪的接納需要一個過程。再加上牽涉到政府撥款購買,所以從進入市場到拿到訂單,通常需要3~5年時間。

李柯把比亞迪經歷過的挑戰和艱辛用“三座大山”來形容,而應對這些挑戰、渡過重重難關的“法寶”只有一個——用核心技術和核心生産能力打造出來的競爭優勢。

對此,比亞迪美國團隊引以為自豪的“長灘反擊戰”就是最好的説明。

“不可否認,中國傳統燃油汽車産業是落後於人的,但在新能源車領域,我們的國際地位是在不斷提升的。像比亞迪的業務不僅在泰國、印尼、巴西等國産商用車傳統出口地區佔有優勢,還拿下了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的很多大單,這是最好的證明。”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裝備工業研究所汽車産業研究室副主任徐可告訴《瞭望東方週刊》。

合作共贏的全球網路

事實上,比亞迪的戰略眼光不僅體現為向外銷售和輸出自己的産品,更重要的是在全球範圍內打造了合作、共贏的生意網路。

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後,這樣的合作共贏關係網開始變得愈加清晰。

“這3年多,不光是比亞迪在不斷拓展全球市場、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我們佈局的國際市場、生産基地,也給當地帶來了稅收、就業機會及環保效益,等等。”李柯告訴本刊記者。

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加坡為例,2017年2月24日,一個由100輛比亞迪e6純電動車組成的首支新能源計程車隊投入商業運營,不僅讓市民無需預約就可以享受到電動車環保、靜謐的服務,每年還能為這個“花園城市”國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6400噸,相當於植樹近26000棵。

傳統柴油公交大巴是空氣污染的重要原因,擁有歐洲最大大巴市場的法國面臨著能源轉型的緊迫壓力。

2017年3月23日,比亞迪宣佈在法國上法蘭西大區博韋市投資1000萬歐元建設阿洛訥工廠,計劃于2018年投産,這個項目初期帶來的就業崗位就有約100個。博韋市市長兼國家參議院議員卡羅琳·卡約表示:“我為本地區和居住在這裡的人們感到高興。”

而比亞迪在匈牙利的電動大巴工廠,也于2017年4月4日在北部城市科馬羅姆舉行了開幕儀式。至此,中國新能源品牌在歐洲投資興建的第一座電動車工廠正式落成並投産。預計該廠至2018年總投資為2000萬歐元,總雇傭人數將達300人。

截至目前,比亞迪在全球有22萬員工,擁有33個國內外工業園,在包括美國、巴西、日本、印度等在內的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及相關國家都有生産基地。

比亞迪:海外佈局的正確姿勢

  新加坡首支比亞迪電動計程車隊整裝待發

真正融入本地市場

李柯認為,企業深入海外市場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實現本地化,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帶來經濟效益、環保效益,真正融入當地文化與市場,被當地政府及民眾認可與接納。而這也被認為是“一帶一路”倡議之下,企業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標誌。

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2015年3月聯合發佈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明確提出,“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在於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簡稱“五通”)等。

比亞迪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相關國家、地區,主要推廣的是軌道交通、電動車、儲能等産品或解決方案,屬於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或重大民生工程,對“五通”等方方面面有著較一般産品更高的要求。

“‘一帶一路’的推進,在政策上、經濟上、文化上等各方面都對比亞迪在沿線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産品推廣和佈局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將推動比亞迪加速和完善全球化佈局。”李柯説。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專家和學術委員會執行副主任仲建華告訴《瞭望東方週刊》,“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特別是諸如印度、印尼、墨西哥、巴西等發展中國家普遍具有城市人口密度較大、城市交通相對擁堵、財政預算有限(修建地鐵成本較高)等特點,非常適合修建工程造價較低、建設週期較短、運量適中的跨座式單軌,比亞迪的“雲軌”有望在這些國家獲得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徐可看來,“對‘一帶一路’沿線很多發展中國家的開拓和佈局,除了能夠為比亞迪帶來市場機會,還提供了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確立自己技術標準的機會,這可能是更有價值的部分。”

“我們非常看好和珍惜‘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機會,我們也相信,不止比亞迪一家中國企業,更多的中國企業都能搭乘‘一帶一路’的快車,助力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和相關國家編織起更加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網路。”李柯説。(記者單素敏)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