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 護航"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

發佈時間: 2017-05-04 13:37:34 | 來源: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郭華東 邱玉寶等 | 責任編輯: 劉芳奇

關鍵詞: 一帶一路,數字絲路,發展

“數字絲路”相關重要科學活動

海上絲綢之路空間認知國際會議

20151125日,“海上絲綢之路空間認知國際會議”在海南省三亞市召開。此次大會以“空間觀測助力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為主題,來自中國、印度尼西亞、泰國、柬埔寨、緬甸、寮國、菲律賓、斯里蘭卡、澳大利亞、荷蘭、加拿大、英國等28個國家的300余位代表參加了會議。作為此次會議的一項重要成果,大會發表了《關於開展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國際合作的三亞宣言》,並簽署《關於建立海上絲綢之路對地觀測合作網路的意向書》。28國代表一致同意建立“海上絲路空間地球大數據聯盟”。與會人員一致認為,為了推動“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科技合作,實現空間對地觀測數據的共用和應用,亟需建立“海上絲綢之路”對地觀測國際合作網路。

一帶一路空間認知國際會議

201651617日,以“絲路認知——更快、更準、更廣”為主題的“一帶一路空間認知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4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及相關國家和地區,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地球觀測組織(GEO)、世界氣象組織(WMO)等國際組織的300余位空間對地觀測領域學者和管理專家參加會議。

在本次會議上,我們提出發起“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通過對地觀測技術實現跨國界的空間立體協同觀測,更快、更準、更廣地認知“一帶一路”,通過為“一帶一路”提供空間數據、環境資訊與決策支援,促進我國與沿線國家的科技及全方位合作,以“數字絲路”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數字絲路”計劃成為一項科學的、開放的、合作的對地觀測計劃,通過“一帶一路”國家、組織、學者的共同加入,提供“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科技支援

第六屆國際數字地球高峰會議:DBAR與數字地球

2016778日,第六屆國際數字地球高峰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美國等30余個國家及相關國際組織的300余位代表參加了會議。本屆峰會以“大數據時代的數字地球”為主題,與會專家研討了數字地球發展背景下“數字絲路(DBAR)”國際科學計劃的發展規劃,認為DBAR科學計劃的提出,即是數字地球科學概念的典型應用,體現了數字地球的巨大影響力,借助數字地球系統,可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數據、平臺和服務,為當地經濟持續發展提供支撐。會議期間,DBAR與泛歐亞科學實驗計劃(PEEX)結為姊妹計劃

11屆非洲環境遙感大會:DBAR走向非洲

2016102428日,DBAR科學計劃代表團應邀出席在烏干達坎帕拉召開的第11屆非洲環境遙感大會(AARSE 2016)。這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建立DBAR與非洲環境遙感協會(AARSE)的正式合作關係,推動DBAR與非洲,特別是與北非和東非國家和區域間的數字絲路合作。郭華東作了題為“中國空間對地觀測與‘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的大會報告,大會組織了題為“DBARAARSE:中非合作新機遇”專題會議。會議期間DBAR主席郭華東與AARSE主席Olajide Kufoniyi正式簽署“DBAR-AARSE合作諒解備忘錄”,就空間對地觀測服務“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和推動數字地球發展達成共識,一致同意發展面向未來的合作計劃,“數字絲路”(DBAR)走向非洲。

第一屆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會議

20161267日,第一屆“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英國、荷蘭、印度、巴基斯坦、寮國、突尼西亞、摩洛哥等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共同研討《數字絲路科學規劃》、工作實施戰略方案等有關工作。

會議總結了自20165DBAR啟動以來的工作進展,正式成立DBAR科學委員會,成立7個科學領域工作組和2個任務組,研討並通過了DBAR科學規劃(草案),DBAR計劃正式實施。 DBAR10年規劃,分3個階段,第一階段(20162019年)將主要建設地球大數據平臺,形成國際研究網路,使“一帶一路”沿線區域受益。

結語

“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是一項以支撐“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通過分享數據、技術、知識和經驗的對地觀測和地球大數據領域的開創性國際計劃,將在地球大數據平臺建設、環境變化、減少災害風險、水資源管理、城市發展、農業和糧食安全、海岸帶、自然和文化遺産等方面開展針對性的深度研究和科學合作。

“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將針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開展行動,利用對地觀測技術,採用綠色、低碳、可持續的方法,為實現“一帶一路”社會和經濟發展作出科技決策支援貢獻。“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也將通過7大工作組和2個任務組的通力合作,為聯合國氣候變化和減災框架等在“一帶一路”的科學實施提供科技支援。

(作者:郭華東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邱玉寶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Massimo Menenti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 John van Genderen  荷蘭特溫特大學Ishwaran Natarajan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産空間技術中心;Simon Hodson  國際科聯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Paul Uhlir 國際科聯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1   2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