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特徵研究

發佈時間: 2017-04-18 17:07:58 | 來源: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宋周鶯 車姝韻 張薇 | 責任編輯: 劉芳奇

關鍵詞: 中國,沿線國家,貿易合作,時空特徵,貿易潛力

貿易合作的潛力預測

貿易潛力參考指標

貿易增長速度。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增長速度,反映我國與其貿易聯繫的變化。從貿易增速看,我國與中亞地區的貿易日趨緊密,與俄蒙貿易增長相對較慢20012015年,土庫曼、塔吉克、喬治亞、亞美尼亞、馬爾地夫、斯洛伐克、烏茲別克、波黑、亞塞拜然、伊拉克、寮國、白俄羅斯等12個沿線國家與我國貿易年均增速超過30%,貿易增長態勢良好,貿易聯繫日趨緊密。其中,出口貿易增速最快為塔吉克、喬治亞、白俄羅斯等國;進口年均增速最快的為阿爾巴尼亞、土庫曼、馬其頓等國。

沿線國家的市場規模從經濟總量(GDP)看,沿線國家市場規模最大的是印度、俄羅斯,GDP均超過1.3萬億美元;其次是印度尼西亞、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波蘭、泰國、阿聯酋、埃及等國,GDP均超過3000億美元。從人口規模看,沿線國家的人口規模分佈基本保持穩定,印度人口規模最大達13.11億,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俄羅斯和菲律賓等國人口規模均超過1億;馬爾地夫、汶萊、黑山、不丹、東帝汶和愛沙尼亞等國的人口規模相對較小

沿線國家的經濟水準。參考世界銀行的標準2015年沿線國家中有15個高收入國家,主要集中在最大石油産區的西亞地區及中東歐地區的歐盟成員國。其中,卡達、新加坡兩國的每人平均GDP一直位居前列;阿聯酋、以色列、科威特、巴林、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曼等西亞國家,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等中東歐國家,及汶萊等13個國家也屬於高收入國家;以波蘭、匈牙利和克羅埃西亞等為代表的21個沿線國家屬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塔吉克、尼泊爾和阿富汗屬于低收入國家

綜合上述分析結果,新加坡、馬來西亞、阿聯酋、泰國、越南、斯洛伐克等國與我國貿易增長較快、市場規模足夠、經濟水準較高,具有較大貿易潛力;印度、俄羅斯、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波蘭、埃及、巴基斯坦等國與我國貿易規模較大、市場規模較大、經濟水準不低,具有廣闊貿易空間。

貿易潛力預測

基於20012015年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數據,並參考沿線國家的貿易增長速度、市場規模和經濟水準,利用回歸分析方法對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增長進行擬合。通過幾種常用擬合函數的對比,選取擬合效果較的函數作為預測模型,對2020年貿易發展狀況進行簡單預測,預測結果如下圖所示。



根據預測結果,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發展潛力最大的國家為馬來西亞、俄羅斯、新加坡、印度、泰國、越南等國,2020年這些國家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均將超過1000億美元;其次為沙烏地阿拉伯、印度尼西亞、阿聯酋、伊朗、菲律賓等國,2020年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均將超過500億美元。

     1   2   3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