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中國共産黨

中國共産黨成立之初,就明確了建立全國革命政權的目標,它帶領全國廣大人民,經過幾十年的武裝鬥爭,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

作為奪取全國政權的中國共産黨,是如何總結革命成功經驗的呢?毛澤東于1949年建國前夕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著重強調了奪取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即武裝鬥爭、黨的建設和統一戰線,依靠這三件法寶,取得了革命的基本勝利。周恩來在分析共産黨為什麼能取得成功時,説了三點原因:第一,人民擁護我們作戰,相信我們是為他們做事的;第二,我們的軍隊是為人民的,是人民的子弟兵,第三,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領導的好。全國解放後,鄧小平將黨的28年曆史概況為“五個優點”,即“五個好”,有好的指導思想、好的黨中央、有大批的骨幹、有好的傳統、有好的信賴黨的廣大人民。這些都是對黨取得全國政權基本經驗的客觀分析。

一、探索出一條正確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革命道路,並形成了一條指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體系。

中國革命的發展規律決定了中國革命基本上不是經過長期的合法鬥爭,不是先佔城市後取鄉村,而是以武裝鬥爭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為基本內容,以農村革命根據地為戰略基地,用農村包圍城市,然後奪取城市,在農村根據地建立新民主主義性質的社會和政權,並把各根據地的模型推廣到全國,那時全國就成了新民主主義性質的共和國。革命事實最終證明了這條道路的正確性。正如鄧小平所説:“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把中國革命搞成功了。如果我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沒有對馬克思主義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自己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國革命就搞不成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領導核心通過總結建黨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創立了一條指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體系,它對中國革命對象、革命性質、領導權、同盟軍、革命前途和工作重心轉變等重要內容進行了準確分析,為奪取全國政權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是領導中國革命的堅強領導核心,並注重從思想、作風、政治、組織等方面加強黨的建設,保證了革命主體的先進性。

從中國共産黨成立之日起,黨逐步意識到要把黨建設成為一個能夠領導和團結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革命戰爭的黨。

1、在革命前行的過程中,必須有一個正確的領導核心,這是保證革命取得勝利的關鍵。

鄧小平曾回憶,遵義會議之前,我們黨沒有一個成熟的黨中央。我們黨的領導集體是從遵義會議開始逐步形成。中國共産黨經過14年的艱苦努力,終於能夠自己選擇自己的領導人,可以説:“中國共産黨站起來了!”在革命鬥爭過程中,從實踐上逐步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正確領導開展革命鬥爭。經過延安整風,使全黨從思想上逐步認識到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領導集體的正確性,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成為領導奪取全國政權的堅強領導核心。

2、加強無産階級政黨的自身建設,是保證奪取全國政權的根本保證。

只有從思想上入黨,才能明確革命的信仰問題,即為誰革命問題。1929年古田會議上確定了從思想上建黨的原則。那麼,如何實現從思想上入黨呢?就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武裝全黨,這是黨的思想建設的根本任務。從1939年到1940年,延安開展了一場幹部學習運動。1941年到1943年,黨內進行了一場整頓“三風”的運動,更系統地解決了思想上建黨的問題。解放戰爭時期,針對土地改革中出現的黨性不純的情況,毛澤東、劉少奇提出要整頓黨風,通過“思想打通、組織整頓、紀律制裁”來整頓黨內的官僚主義。優良的黨風成為凝聚黨心、民心的巨大力量。

重視從政治上建黨,主要體現在要正確處理好黨同資産階級的關係和黨同武裝鬥爭的關係。處理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黨的失敗和勝利,黨的後退和前進,黨的縮小和擴大,黨的發展和鞏固。”只有黨發展了,鞏固了就能更正確地處理關於統—戰線和武裝鬥爭的問題,這些都是黨的政治建設的主要經驗。

重視從組織上建黨,主要表現為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重視基層組織建設兩個原則。所謂民主集中制,就是既反對一言堂的家長制,又反對極端民主化。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原則,強調重視黨支部的作用,每連建設一個支部,每班建設一個小組。黨內民主集中制,就是把集中的有權威的領導和廣泛的黨內民主相結合,把黨的高度組織性、紀律性和黨員的高度主動性、積極性相結合,因而增強了黨的戰鬥力,鞏固了黨的團結和統一。

1   2   下一頁  


責任編輯: 穆峰
[我要糾錯] [推薦] [收藏] [列印] [ ] [關閉]
留言須知 版權與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