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國足首戰2:3負南韓 三球落後連追兩球險些上演逆轉[組圖]

發佈時間: 2016-09-02 07:56:39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 鄭亮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9月1日,中國隊球員武磊(右)在比賽中射門。當日,在首爾世界盃體育場進行的2018年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12強比賽中,中國隊客場對陣南韓隊。新華社記者孟永民攝

首先來看戰略,雖然國足排出了五後衛的陣型,但在戰略上只是比較保守,而不是過度保守,畢竟這個陣型保留了在落後情況下將兩個邊後衛推上去成為邊前衛,而變為352攻擊陣型的可能,且將孫可推上鋒線和武磊組成搭檔體現出高洪波在進攻上要對對手保持足夠威懾的想法,而真正過於保守的541陣型,國足本場並沒有採用。

但這個比較保守的戰略思想,依然給國足隊員們帶來了影響,在前面大部分時間裏他們表現得缺乏進攻慾望,也沒有任何進攻和組織的章法和套路,幾乎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如果這場比賽國足在指導思想上能夠增加一些積極性,則想必不會出現前70分鐘時間的死氣沉沉。當然,正是前面的這種消沉讓國足在最後20分鐘的血性爆發顯得更加耀眼,他們一開始像極了一些套上思想枷鎖、被鐐銬限制住手腳的戰士,而隨後在絕境下終於甩開了所有鎖鏈爆發出應有的威力。

其次來看國足在戰術上的嚴重問題,一是532導致中場兩側非常薄弱,被南韓隊擁有強大突破能力的兩翼幾乎打成篩子;二是沒有在前腰位置上派專人去重點盯防對方的組織核心、隊長寄誠庸,從而讓此君隨心所欲地組織進攻,製造了巨大威脅;三是吳曦居左、于海居中和黃博文居右的陌生三後腰配置導致在進攻組織上完全喪失了章法,隊員們只能靠個人能力打一些零星的配合,完全沒有整體配合,進攻策劃誰來負責也根本不明確,儘管後來蒿俊閔的出場改善了這一點,但依然是在南韓隊大為鬆懈的情況下取得的成效;四是戰術調整的時機太晚,在上半場前30分鐘這個怪陣已經搖搖欲墜的情況下,國足沒有進行及時的戰術調整,從而在下半場導致沒有任何改觀地丟掉另外兩球,若不是南韓人的過早鬆懈和于海的神來之筆,國足本場的結果應該就是一場大敗。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