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墨子號”開啟星際首航——全球首顆量子衛星揭秘[組圖]

發佈時間: 2016-08-16 08:11:45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 楊佳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這是在812所進行磁測試的量子衛星(2014年12月2日攝)。新華社發(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供圖)

量子科學,對絕大多數人來説十分高冷。但當它與資訊技術相連,就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當今社會,資訊的海量傳播背後也充斥著資訊洩露的風險。而量子科學則為資訊安全提供了“終極武器”。

在物理王國裏,量子理論是一個百歲的“幽靈”,愛因斯坦也曾被它的“詭異”所困擾。

在量子世界中,一個物體可以同時處在多個位置,一隻貓可以處在“死”和“活”的疊加狀態上;所有物體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粒子也是波;兩個處於“糾纏態”的粒子,即使相距遙遠也具有“心電感應”,一個發生變化,另一個會暫態發生相應改變……

正是由於量子具有這些不同於宏觀物理世界的奇妙特性,才構成了量子通信安全的基石。在量子保密通信中,由於量子的不可分割、不可克隆和測不準的特性,所以一旦存在竊聽就必然會被發送者察覺並規避。

“傳統的資訊安全都是依賴於複雜的演算法,只要計算能力足夠強大,再複雜的保密演算法都能夠被破解。量子通信能做到絕對安全,是由量子自身的特性所決定的,計算能力再強也破解不了,因此它是革命性的,可從根本上、永久性解決資訊安全問題。”潘建偉説。

量子通信系統的問世,點燃了建造“絕對安全”通信系統的希望。當前,量子通信的實用化和産業化已經成為各個大國爭相追逐的目標。

在量子通信的國際賽跑中,中國屬於後來者。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已經躋身於國際一流的量子資訊研究行列,在城域量子通信技術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建設完成合肥、濟南等規模化量子通信城域網,“京滬幹線”大尺度光纖量子通信骨幹網也即將竣工。

然而,這只是開始。“在城市範圍內,通過光纖構建城域量子通信網路是最佳方案。但要實現遠距離甚至全球量子通信,僅依靠光纖量子通信技術是遠遠不夠的。”潘建偉説。

他解釋説,因為量子的資訊攜帶者光子在光纖裏傳播一百公里之後大約只有1‰的信號可以到達最後的接收站,所以光纖量子通信達到百公里量級就很難再突破。但光子穿透整個大氣層後卻可以保留80%左右,再利用衛星的轉机,就可以實現地面上相距數千公里甚至覆蓋全球的廣域量子保密通信。

另外,誕生百年的量子理論的奇妙之處在實驗室裏被不斷重復檢驗,但卻從未在太空尺度驗證過。量子理論的各種奇異現象在太空中是否還存在?量子糾纏和隱形傳輸是否可以延伸到星地之間?這些都需要衛星去驗證。

2011年,中科院正式啟動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研製,這既意味著中國科學家率先向星地量子通信發起挑戰,更意味著中國或將領先歐美獲得量子通信覆蓋全球的能力。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