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網媒大咖同臺共話,海外傳播這盤棋怎麼下?[組圖]

發佈時間: 2016-05-26 09:32:0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鄭亮  |  責任編輯: 鄭亮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第九期“網路傳播沙龍”在朝陽門內190號如期舉行。四位網媒大咖帶您聚焦“中國網媒的海外傳播”。中國網記者 牛博攝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5月25日,第九期“網路傳播沙龍”在朝陽門內190號如期舉行。初夏午後,比起氣溫的攀升,沙龍現場思想交織的熱度更加高漲,四位網媒大咖帶您聚焦“中國網媒的海外傳播”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而網媒,正是世界打量中國的一個窗口。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鳳凰網總編輯鄒明、博聯社創始人馬曉霖和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張洪忠做客“網路傳播沙龍”,暢談海外傳播之經驗與看法。全國各地60多家媒體的70多位高層管理者,網際網路從業者、關注者等120余人參加了沙龍。

新媒體創造新條件

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對外傳播的範圍、主體得到了極大的擴展。以前根本沒有條件參加對外傳播的群體,現在只要會外語,會發微網志、微信,就可能入局對外傳播,把中國人的風俗、觀點、信念等推向海外。

“從傳播效果來説,網際網路,特別是新媒體,是最能夠直接、直觀看到效果的媒介。”王曉輝認為,新媒體的出現提供了很好的知己知彼的工具,並給對外傳播創造了一個極好的條件。同時,新媒體有一套快捷的思維模式和獨特的語言系統,這使得年輕人的作用可以更好地發揮出來。

張洪忠教授以在波士頓的華人對《非誠勿擾》女嘉賓的爭論為例,指出海外華人往往是二次傳播的最大仲介。同時,海外社交媒體也是重要的傳播平臺,如何利用,還有很多空白的區域需要去建設和填補。

海外傳播要走精準路線

“習總書記講扶貧要精準扶貧,我們海外傳播也要精準傳播。”王曉輝用“找準資源、選準話題、瞄準受眾、用準語言”這四點來概括精準傳播的內涵,這也得到了其他嘉賓的贊同。

“網際網路時代的受眾,跟六七十年代完全不同。在這種情況下,用固化的思維來講我們中國人的故事,讓外國人相信你就是大熊貓,不是恐龍,那恐怕很難。”馬曉霖舉例説,“中國電視劇《媳婦的幸福生活》被翻譯成阿拉伯語,傳播效果很好,這就是拿人家的語言,用人家熟悉的東西來傳播中國。”他認為,精準地研究業態、研究受眾心理很重要,需要用一種更準確的方式讓受眾準確無誤地接收到想要傳播給他們的內容。

海外傳播要走精準路線,就要根據用戶“畫像”,把受眾最想要、最喜歡的東西推送出去,做到“給你所需,懂你想要”。

講好中國故事是著力點

“一個朋友告訴我,北京很發達,他的依據是網上熱傳的、CNN記者拍攝的《我在北京的一天》,這個記者不帶錢包,用微信支付過一天。一個短片講清楚中國的網路支付已經發展到什麼階段了。”鄒明隨口講述身邊的故事,認為海外傳播的故事由誰來講、用什麼語言來講、在什麼平臺來講都是很重要的。

中國網製作的《中國三分鐘》節目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用英文主持,從故事入手,引出中國的觀點、文化和評論,“通過一個個小馬賽克,最後拼出一個完整的中國形象”。

“對外傳播就像彈鋼琴,有主旋律,也有和弦。不僅僅是主流媒體,網路媒體、商業網站,包括我們的海外遊客,都是對外傳播的主體。”王曉輝説。

“網路傳播沙龍”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全程戰略支援,本期在中國網信網、中國網、中國青年網、中國經濟網、央廣網、海外網、未來網、千龍網、中國發展網、今日頭條、華龍網、紅網、長城網等媒體同步報道,中青華雲、谷尼輿情提供數據支援。

1   2   3   4   5   下一頁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