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目前各種環境風險議題密集出現,有時甚至引發民眾恐慌和社會對抗。5月13日在北京發佈的《中國環境發展報告(2014)》指出,一些公眾抗議的環境項目,其真實風險未必有民眾感知的那麼強烈,甚至有一些是低風險項目。《報告》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低風險項目引發大範圍公眾關注甚至導致群體性事件”的現象,是因為環境風險在資訊傳播和社會響應的過程中被放大,即“風險的社會放大”。
風險的社會放大(social amplification of risk)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克拉克大學決策研究院的一些學者提出,在他們的定義之中,風險放大指的是看起來微小的風險卻引發大規模的公眾關注和重大社會影響,甚至波及不同的時間、空間和社會制度。
《報告》認為,在中國同樣存在風險放大的機制。《報告》選取了山東民眾反對榮成石島灣核電站和乳山紅石頂核電站的個案,考察了中國語境下環境風險的社會放大機制。
《報告》作者之一,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曾繁旭先生指出,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中國目前的語境下,環境風險主要通過資訊傳播和社會響應兩個階段被放大。在資訊傳播階段,傳統媒體、新媒體、意見領袖和專家等風險傳播站通過建構風險資訊,改變風險資訊流的資訊量、爭議程度等屬性,實現了風險的放大。而在社會響應階段,通過資訊接受者對風險資訊的“污名化標記”以及由於信任缺乏引起的“對抗性解讀”,導致環境風險資訊在接收過程中再度被放大。
《報告》認為,信任缺失是導致風險社會放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環境群體性事件日益頻發的中國,民眾對政府日益增長的不信任已經成為影響風險溝通效果的一大障礙。缺乏信任的風險溝通和風險評估,只會助長民眾的不信任並放大社會風險。
《報告》指出,要實現有效的風險溝通,基礎步驟是建立信任,其次才是針對風險資訊傳播所做的溝通。如何重建信任,是目前政府進行風險溝通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
2014年中國環境綠皮書《中國環境發展報告(2014)》由總報告、專題報告、年度環境大事記,以及年度指標、國際視野、調查報告等內容豐富的附錄構成,劉鑒強先生擔任主編。
環境綠皮書自2005年起由環保組織“自然之友” 編寫,每年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環境綠皮書重視從公民社會的視角紀錄、審視和思考中國環境狀況,以數據和事實説話,強調實證性、真實性,從而建立權威性。同時,環境綠皮書英文版也由荷蘭布裏爾學術出版社于2007年起持續出版,面向全球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