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共和國同在 ——紀念人民海軍駐守南沙20週年
    在浩瀚的南中國海,有一片神奇的國土──南沙群島。它星星點點,宛如一串串珍珠撒落在萬頃碧波之中。這些島嶼所在海域面積為82萬平方公里,它與黃土地、黑土地、紅土地一樣,都是中國的神聖領土。
    據史籍記載,中國早在西元前二世紀的漢武帝時代,通過航海實踐發現了南沙群島。1988年,人民海軍正式進駐南沙,五星紅旗首次在南沙上空高高飄揚。2008年,是人民海軍駐守南沙20週年,20年來,經過一代代“南沙人”的努力,南沙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圖/文 韓海冰 龔天寧】

    在茫茫大海中,人民海軍駐守南沙的各個礁盤尤如滄海孤礁,所有的物資,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塊磚,每一方土,都要從1000多海裏外的大陸運來。往返穿梭于大陸與島礁的,正是記者乘坐的補給艦,官兵們把它親切地稱為生命補給線上的“生命之舟”。

    南沙地處赤道邊緣,高鹽、高濕和高溫的惡劣環境,連以海為生的漁家人都視為禁區,不敢在此久留。這裡霧水是鹹的,曬乾後便是白白的鹽花;放在地上的溫度計,一兩分鐘內準會曬爆。對於南沙衛士來説,要想紮根南沙,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大自然的考驗。

    南沙是一塊美麗而富饒的藍色國土,海區面積達82.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8個江蘇省的面積,蘊藏著豐富的礦産資源和海洋生物資源,僅石油儲量就高達100多億噸,被譽為“第二個波斯灣”。南沙還是世界航海的十字路口,從軍事角度看,是名副其實的“兵家必爭之地”。

    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南沙群島是中國最早發現、命名、開發經營、進行管轄和行使主權的。中國在西元前2世紀,即漢武帝時代,就發現了南沙。從宋朝起,就已宣佈對其行使管轄權。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有關規定,當時的國民政府派員接收南海諸島。1946年10月,國民政府在上海成立了“前進艦隊”,由林遵海軍上校為艦隊指揮官,率“太平號”、“永興號”、“中建號”和“中業號”四艘軍艦,赴南海諸島執行接收和進駐的任務。
    1988年,人民海軍正式進駐南沙。由此,也拉開了兩岸軍人共守南沙的序幕。據史料記載,當人民海軍艦艇編隊航行至太平島附近海面時,拉響汽笛向駐守在那裏的台灣海軍官兵致意。當時,太平島上駐守著台灣海軍官兵400多人。經台灣駐太平島守軍的默許,人民海軍艦艇編隊所有艦隻在太平島停住一週,補充淡水和主副食品。有專家評論到,這一週對於人民海軍在南沙的行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南沙官兵的心中,“祖國”兩字的份量特別重。雖遠隔千山萬水,身處滄海孤礁,但是祖國的一舉一動,都牽掛著南沙衛士的心。
    今年的8月,是中國人百年圓夢的時刻,同時也是南沙建站守礁20週年的紀念日。雖然遠隔千山萬水,身處滄海孤礁,但是南沙官兵們通過他們特有的方式,喜慶北京奧運會的到來。
    在有著“海上花園”之稱的東門礁,官兵們通過“象徵性長跑”,表達著自己的心願;在華陽礁,戰士們用罐頭盒裏的太陽花組成了綠色的“中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