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
活動描述
-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定於3月2日15:00在人民大會堂一樓新聞發佈廳召開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大會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將於15:00在人民大會堂一樓新聞發佈廳舉行。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2016-03-02 14:44:01
- 中國網:
參加新聞發佈會的記者已經進入現場。
2016-03-02 14:45:21
- 中國網:
發言人王國慶已進入發佈會現場
2016-03-02 14:58:58
- 張秋儉: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全國政協第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現在開始。我代表大會秘書處向所有中外記者來採訪本次會議表示歡迎。 本次發佈會時間約60分鐘。首先,請大會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先生介紹本次大會主要情況,之後發言人將回答大家的提問。先請王國慶先生介紹大會主要安排情況。
2016-03-02 15:10:29
- 王國慶: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在回答大家的提問前,我受全國政協大會秘書處委託先簡要通報一下本次大會的日程安排。
2016-03-02 15:12:50
- 王國慶: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將於明天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3月14日下午閉幕。 大會的主要議程是聽取和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審議並通過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政治決議等決議和報告;列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聽取並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及其他報告。
本次大會重點是圍繞“十三五”規劃建言獻策。將圍繞推動“十三五”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組織3次大會發言;在14次小組討論和界別聯組討論中,專門安排3次討論“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舉行4場記者會,主題分別是:政協委員談適應引領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協委員談惠及民生共用發展、政協委員談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環境、政協委員談提振經濟發展信心;舉辦1次提案辦理協商會,主題是“積極穩妥做好去産能過程中的人員安置工作,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現在大會籌備工作已全部就緒。政協大會的開幕會、閉幕會將和其他全體會議對中外記者開放。對媒體開放的小組討論和界別聯組討論將通過全國政協網站提前公佈,部分委員的提案也將在網上公佈,請大家留意。下面,我願就本次大會相關的問題回答大家的提問。
2016-03-02 15:13:25
- 張秋儉:
現在開始提問。請提問的記者先通報您所在新聞機構名稱,建議各位提問時最好只提問一個問題,有更多的機會其他記者可以提問。現在開始。
2016-03-02 15:16:14
- 新華社記者:
今年全國兩會將審查和討論“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這是社會關注的熱點。政協是一個參政議政的機構,在“十三五”規劃綱要制定過程當中,政協是如何建言獻策的?
2016-03-02 15:18:43
- 王國慶:
謝謝你的提問。你提的這個問題,正是我最想説的,因為去年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制定“十三五”規劃是去年黨和國家的重點工作,也是政協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一個主攻方向。為此去年全國政協圍繞“十三五”規劃建言獻策召開了兩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開了56次專題視察調研和協商議政活動,提交了363件相關提案,收集報送相關資訊545篇。剛才提到在2次議政性常委會上大會和小組發言達到366人次。旁聽大會發言和分組討論的國務院“十三五”規劃綱要起草小組同志確實帶回去不少真知灼見和高招、實招。按照這次大會議程,我們還積極安排3次小組和聯組討論“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討論當中委員肯定還有很精彩的發言。歡迎記者朋友屆時到各小組會去採訪,並作充分報道。謝謝。
2016-03-02 15:19:16
- 經濟日報和中國經濟網記者:
2015年我國GDP增長6.9%,經濟增速放緩,2016年我國是否有能力也有條件保持經濟的中高速增長?在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全國政協委員又有怎樣的作為?對當前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又有哪些好的建議?我們想聽聽您的觀點,謝謝。
2016-03-02 15:21:42
- 王國慶:
你提了三問。剛才秘書長説最好提一問。但是這個問題很重要,我想至少回答你兩問。關於中國經濟是否能保持中高速增長,我給出的答案就兩個字“肯定”。去年我國經濟增速儘管有所放緩,但是放在全球這個坐標繫上看,可能用“鶴立雞群”很恰當,而且總體“氣質”仍然很好。6.9%無論從速度上還是從增量、品質上都是可圈可點的。況且今年首月經濟核心數據已經釋放出積極的信號,已經透出了暖意。所以説儘管面對異常複雜的世界經濟形勢,我們對中國經濟是充滿信心的。這是因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這個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這“四個沒有變”很説明問題。全國政協委員當中很多這方面的專家,如果你去採訪他們的話,他們對這一問肯定會有更專業、更具體、更詳細的有見地的回答。關於政協委員在這方面的作為,十二屆三次會議以來,全國政協主動適應新常態,加強了對經濟領域綜合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的關注,各專委會組織委員進行了深入調研,形成了一批高品質的調研報告和資訊,及時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完善宏觀調控建言獻策。
2016-03-02 15:22:16
- 王國慶:
2016年,全國政協將進一步聚焦經濟發展,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今年將每季度舉辦一次,比去年增加兩次。委員們還將圍繞著“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優化金融服務、支援創業創新”等專題開展深入的調研並提出意見、建議。你問的第三問,關於供給側改革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專的問題,也是很大的課題。3月6日下午三點,我們在這裡專門安排一場記者會,有這方面的委員專家和大家深入討論這一話題,你一定參加。
2016-03-02 15:22:44
- 香港大公報、大公網記者:
國家層面的“十三五”規劃馬上公佈,香港很多市民眼見內地城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心裏感到很著急,請問發言人“十三五”期間中央政府將採取哪些具體措施支援內地和香港的合作?謝謝。
2016-03-02 15:23:55
- 王國慶:
“十三五”規劃主要是內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但是一定會考慮港澳因素及其發展需要。中共中央已經提出“十三五”規劃的建議,裏面明確指出要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這凸顯了中央政府在謀劃國家整體發展佈局時對港澳的高度重視和熱切期待。今後,中央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援港澳地區發揮優勢,參與國家建設。港澳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也要齊心協力,鞏固原有優勢、開發新優勢,注意做好與國家戰略的對接,找到“國家所需、港澳所長”的交匯點。謝謝。
2016-03-02 15:24:31
- 中央電視臺、央視網、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
剛剛過去的地方“兩會”我們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很多政協委員履職過程中呈現出“一冷一熱”,有些委員幾年不參會也沒有提案,但有些委員為了爭取發言機會有的寫口號,有的打標語。在冷熱之間,我們注意到在3天前規範政協委員履職的一個規定已經在常委會通過,是不是意味著全國政協對委員履職真正的含金量會有一個科學評價?什麼樣的委員不及格,發言人能不能描述一下。
2016-03-02 15:25:02
- 王國慶:
謝謝媒體朋友關注委員履職,包括對我本人的監督。全國政協歷來重視自身隊伍建設,包括委員履職能力建設,在加強和改進學習培訓的同時,也注重制度建設,推進委員履職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去年全國政協制定和修訂了委員履職、專委會工作、提案辦理協商、委員視察、專題調研和反映社情民意等十項制度。你提到剛剛閉幕的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已經審議通過了《全國委員會委員履職工作規則(試行)》,規則中對委員履職的內容、履職的方式、履職保障、履職管理都作出了規定。這個文件“兩會”後就會公佈,我想等這個文件公佈的時候,可以請我們新聞局再安排一次請有關負責同志解讀一下文件,這個問題可以説的更明確。全國政協強調政協委員應該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而且更應該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必須時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強烈的委員意識和良好的精神風貌認真履職、紮實工作。在這一點上,我們誠懇地歡迎記者朋友和廣大人民群眾監督。
2016-03-02 15:25:26
- 中國新聞社和中新網記者:
中國的醫藥衛生改革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了。作為普通百姓還是不敢生病,好像獲得感沒有那麼強烈。作為全國政協在推動醫藥衛生改革方面有哪些想法?
2016-03-02 15:25:56
- 王國慶:
你提了一個公眾很關心的問題,我們梳理這次新聞發佈會問題的時候發現這個問題是大家很關注的問題。我國的新醫改從2009年啟動以來,從中央到地方下了很大功夫,也做了不少探索,也應該説有了很多實實在在的進展。前不久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21次會議強調,要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我認為,按照這個評價標準,我國的醫改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必須看到,醫改是一項長期、艱巨、複雜的系統工程,在世界各國都是個大難題,更何況在一個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近年來,全國政協始終高度關注醫改的推進,我們每年都有醫改相關的調研考察、雙週協商座談,今年全國政協已經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列為重點協商議題。去年年底的第38次主席會議上已經將就做好這次專題調研,開好這次專題協商會做出了具體部署。今年將有3位副主席分別帶隊到全國各地,深入到醫藥衛生一線和廣大公眾當中進行深入調研。要摸實情、聽呼聲,為我國的醫改深入推進謀實策、出實招。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們有一路人馬由韓啟德副主席帶隊已經在福建、安徽進行調研,這個調研還在繼續。這個話題是個大話題,裏面要討論的內容很多。我想我們調研完了以後對這個問題可能有更多更有説服力的説法。
2016-03-02 15:27:52
- 團結報、團結網記者:
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斷指責中國在南海地區實施軍事化,指責中國的行為影響南海地區的航行自由,甚至有美國軍方人士指責中國在東亞謀求霸權,請問發言人您怎麼看待這一問題?謝謝。
2016-03-02 15:28:19
- 王國慶:
南海問題外交部和國防部的發言人已經多次表態,全國政協完全支援他們所表述的立場。全國政協委員當中有不少常年在涉外領域工作的同志,也有很多這方面的專家學者。對這個問題我們是有共識的。南海應該成為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南海問題不應該成為個別國家用來遏制中國發展的藉口和工具,這一點是很明確的。謝謝。
2016-03-02 15:29:26
- 塔斯社記者:
有兩個問題。第一,我們比較關注中國經濟發展,有人認為現在外國的經營包括俄羅斯人在中國的經營環境比以前差,甚至有外企認為在中國遇到不公平對待,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第二,西方專家認為中國經濟面臨“硬著陸”,你怎麼理解“硬著陸”,中國是否面臨“硬著陸”?
2016-03-02 15:31:06
- 王國慶:
第一個問題,中國領導人最近在好幾個國際場合已經反覆重申,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為各國在華投資企業創造良好投資環境的政策不會變,保護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政策不會變。年底前根據商務部的統計,2015年中國吸引外資同比增長5.6%,儘管放緩但還是增長。去年1月份到11月份,在中國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同比增長11%。從資本驅利性這一點來判斷,這組數據是不支援“外企在華營商環境趨於惡化”的説法。全國政協這兩年也組織委員對外企在華的營商環境做實際調查,我本人就跟政協外委會調研組到過上海、江蘇,在跟外企直接的接觸當中,我的印象,包括我們去調研的委員的印象,外企在華營商的環境並沒有惡化,而且在不斷地優化。只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人民生活水準提高後需求的變化,再加上一些要素成本的上升,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了,錢有點不那麼好賺了,這是事實。但是我想説中國政府為來華投資創業的外商,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這個堅定信心不會變。相信中國這個有13億人口的大市場,未來仍將繼續成為全球受青睞的投資目的地,在這兒還是可以賺錢的,大家可以放心在這兒投資、創業。
第二個問題,我也看到境外有一些輿論炒作中國“硬著陸”,這個概念不存在。從我前面講到的第二個問題中已經講到中國經濟總體情況是好的,所以不存在“硬著陸”的問題,他們擔心多了,如果別有用心想“唱衰”中國,可能結果不會讓他滿意。中國的經濟是好的,現在有困難,但是我們會保持中高速的增長。
2016-03-02 15:35:51
-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近年來,我們留意到時常可以聽到關於公務員、法官、國企、金融機構的高管以及媒體人士離職的消息,請問發言人您怎麼看待這種“離職潮”的現象?
2016-03-02 15:36:19
- 王國慶:
你剛才用了一個“離職潮”,我注意到有些媒體報道個別現象的時候喜歡用“離職潮”這三個字,我不太贊同。我覺得沒有成“潮”,只是一種辭職現象,我想應該從兩方面看,一方面這反映了新時期人才流動的一個新特點,我覺得我們應該為人才流動喝彩,這是好事。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打破體制壁壘、掃除身份障礙,讓人人都有成長成才、脫穎而出的通道,讓各類人才都有施展才華的更廣闊天地。一個真正的世界強國一定是人才自由流動的國家。這幾年來社會鼓勵創業的氣氛越來越濃,創業創新蔚然成風,這有利於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社會的健康發展。當然從另一方面看,各類用人單位要真正樹立重視人才的觀念,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改革中要注重創造有利於人才成長和施展才華的環境,為事業健康長遠發展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因為社會人才總是有限的,所以其實一方面要鼓勵流動,另一方面要想辦法留住,這兩邊都要把握好,這應該是一個健康的人才觀。謝謝。
2016-03-02 15:41:12
- 紫光閣雜誌社記者:
中國啟動不文明遊客黑名單制度以來,已經有十多人榜上有名,你曾在全國政協大會上作過發言,提出中國人是中國故事最好的講解者,請問怎樣讓每個人都能講好中國故事呢?
2016-03-02 15:41:26
- 王國慶:
謝謝你的問題,我想起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係華工,在當今美國的漢學研究領域裏面是赫赫有名的,但是很少人知道東亞係的前身其實是由一名華人勞工建議並且捐款建立的,這是美國大學裏面的第一個中文系,當然他的捐款肯定不夠了。據記載這是110多年前的事兒,這名華工的英文名字是“Dean Lung”(丁龍)。為什麼他要提議呢?他説為了讓美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就是為了這一點他把差不多一生的積蓄——12000美元都捐給了哥倫比亞大學,要求在該校設立漢學教育,這個故事令我很感動。時至今日,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特別是發展、變化中的中國,仍然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怎麼講好中國故事?首先要有充分的自信,要把中國的發展變化理直氣壯地講好。因為歷史和實踐都已經證明我們選擇的這條道路是正確的。其次是要轉變話語體系,要用國際化的表述把中國故事講好,講的讓人聽得懂、聽得進,聽了還得信。
我們每個人都應有講好中國故事的責任意識,因為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其實都是在演繹中國故事。我很贊同這麼一個説法,中國人就像一本厚厚的書,每個中國人都是這本書當中的生動一頁。我以為每個中國人都應該不斷提高講中國故事的責任意識、主動意識、能力水準,自覺地把中國故事講好。
2016-03-02 15:42:35
- 鳳凰衛視和鳳凰網記者:
大家都知道春節期間香港發生了旺角暴亂,這個事件在內地和香港都引起了極大震驚。現在過去一段時間以後,大家在震驚當中反思背後是否有深層次的原因,不知道中央政府是怎樣評估的?全國政協有什麼看法?是否涉及到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政策,有一些政策是否會發生變化?全國政協有很多港澳委員,港澳委員對他們自己所處地區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如何肩負一些更加重要的責任,您認為他們應該怎麼做?謝謝。
2016-03-02 15:45:26
- 王國慶:
香港是個開放的多元社會,不同界別、階層的人士對經濟、政治、社會等領域有不同看法,這都是正常的。但謀發展、保穩定、促和諧是香港廣大市民的共同願望,也是香港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們反對少數人採取違法甚至暴力手段妄圖搞亂香港,破壞內地和香港的合作和交流。香港回歸將近19年了,19年來“一國兩制”取得的成就是舉世公認的。中央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始終堅持兩點,一是堅定不移、不會變、不動搖;二是全面準確,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總的來説,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根本宗旨,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剛才提入境澳委員在其中如何發揮作用。港澳地區的全國政協委員是港澳社會各領域的精英,也是愛國愛港、愛國愛澳的優秀代表,在港澳實踐“一國兩制”的偉大事業當中擔負著重要角色和重大責任。在這方面,張德江委員長、俞正聲主席都提出過明確的指導性意見。概括起來有幾個方面:一是堅持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帶頭維護憲法和基本法權威;二是堅守愛國愛港、愛國愛澳立場,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利益,維護特區長期繁榮穩定;三是全力支援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促進愛國力量的團結和發展壯大,引導港澳社會各界抓住機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和諧;四是不斷推動港澳與內地的交流合作與民眾的團結和諧,為內地和港澳共同發展貢獻力量。
2016-03-02 15:51:06
- 尼日利亞記者:
今天上午在新聞中看到有一些中國公司遇到了裁員的問題,另一方面在新聞中看到,中國現在出臺了全面二孩政策,這就意味著中國人口會越來越多,對失業和人口越來越多這兩方面的問題,全國政協有沒有什麼具體的建議處理好二者間的關係?
2016-03-02 15:57:43
- 王國慶:
謝謝你的提問,你關心的這個問題是個長遠的問題。二孩政策放開以後,人口會有適當的增長,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從長遠來講,也是國家經過判斷以後才作出的這樣一個決策。至於你説現在有一些企業、有一些公司員工下崗,我想這是暫時的。政府會協調好這方面的關係,保持人口的有序增長,保證經濟的持續發展。這個問題如果要講可以講很多話,可以找很多數據,我建議你下次有機會採訪政協委員當中的專家,他們會給你更權威的回答。
2016-03-02 15:58:24
- 中國網記者:
大家注意到在“一帶一路”戰略部署和亞投行建成之後,國家又有一張新牌是國際産能合作,國外媒體對它有不同的解釋,請問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2016-03-02 15:58:37
- 王國慶:
謝謝你的提問,關於國際産能合作的意義、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國務院去年5月份已經出臺過一個文件《關於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文件中已經作了明確闡述。政協委員怎麼看?去年全國政協組織委員就這一專題在國內、國外作過多項調研。許多鮮活的案例都説明,面對世界經濟艱難復蘇的嚴峻形勢,各國必須同舟共濟,要不斷擴大利益匯合點。中國有很多質優價廉的裝備和産能“走出去”,這是好事,一方面有利於我國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擴展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産能“走出去”也有利於相關國家加快發展、擴大就業。
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去年9月全國政協領導的中國經社理事會參與了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舉辦的“中國—東盟産能高層論壇”。會上發言的代表都認為中國和東盟雙方在産能合作方面基礎好、潛力大,有利於推動東盟各國經濟結構轉型和産業升級,促進地區經濟融合和發展。目前,中國同哈薩克、埃及等十多個國家簽署了國際産能合作協議,中國和哈薩克兩國的産能合作已經達成52個項目,總金額超過240億美元。謝謝。
2016-03-02 16:06:09
- 人民日報、人民網和人民日報客戶端記者:
去年年底中央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我們注意到一些地區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他們的經濟社會發展嚴重滯後於其他地區,對於這些地區的脫貧全國政協能夠發揮哪些作用?
2016-03-02 16:06:39
- 王國慶:
確實有些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當中的“短板”。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強調,全面實現小康,決不能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全國政協對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高度重視,委員中有這樣一句話:對民族貧困地區要“高看一眼、要厚愛一分”。
2016-03-02 16:07:05
- 王國慶:
説到這兒我又要講故事。不知道是否各位聽説過“包蟲病”?這是一種在我國部分高寒、乾旱、少雨農牧區比較常見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因為患病感染率、致死率都比較高,所以被稱作為“蟲癌”。這種病也成為制約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有一些家庭因為有人患了這種病而致貧、返貧。去年全國政協就包蟲病防治組織委員到青海、四川、新疆、寧夏四個省區進行調研。委員們深入到牧區,和牧民同吃同飲,到家裏、到醫院看望病人,當地的幹部群眾都十分感動。只有這種深入的調研,所以他們能摸到實實在在的情況。調研回來以後提出的意見建議為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國家衛計委、科技部已將包蟲病防治列入國家重大計劃,並啟動包蟲病綜合防治試點工作。這説明,人民政協在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面大有可為。今年全國政協將組織好“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高扶貧實效”專題議政性常委會,重點就推進精準扶貧決策的貫徹落實、武陵山片區精準扶貧、加強草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民族地區綠色發展等問題開展調研,為破解“瓶頸”,補齊短板,獻計出力。謝謝。
2016-03-02 16:13:23
- 中國日報社記者:
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空氣品質好于往年,但很多人發現生活當中可能沒有很明顯的感受到空氣品質的顯著改善,尤其是北京,連續兩次發佈了空氣重度污染的紅色預警。請問發言人霧霾治理何時才能取得實質性的成效?謝謝。
2016-03-02 16:15:34
- 王國慶:
確實,我們在座各位對霧霾天氣都非常敏感。剛才你提到有統計數據,但是沒有感受到空氣品質有明顯的改善。我想説統計數據確實告訴我們總體情況是在向好的方向變化。以北京為例,2015年北京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比2014年增加了14天,重污染天數較上一年減少了1天。但是為什麼大家感覺統計數據和我們的感受有反差?為這個問題我請教了權威人士,他給我算了一下賬我才明白,他告訴我去年前10個月情況不錯,達標天數同上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1天。可是後兩個月情況就糟糕了,後兩個月同比減少了17天。一增一減全年就14天了。在年底北京兩次啟動紅色預警,人們的感受可想而知了。在這兒我們還要非常客觀的説,中國在治理霧霾方面已經做了很多,但是需要做的更多。
2016-03-02 16:20:11
- 王國慶:
空氣污染問題的本質我想是個發展問題,所以説鐵腕治污,既要有火燒眉毛的緊迫感,更要有“積跬步,至千里”的理性和耐心。因為污染不是一天形成的,治理也不可能一下子見成效。治理霧霾是一場持久戰,更是一場人民戰爭。治理霧霾還是強調要在三個層面上共同發力:一是從政府層面,在政策導向上要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要轉變發展方式;企業層面,在生産當中,要堅持文明、環境友好型生産,轉變生産方式;公眾層面,要提倡低碳生活、綠色出行,轉變生活方式。相信經過全社會共同的不懈努力,“白天藍天白雲,夜晚繁星閃爍”的常態化不會遙遠。
2016-03-02 16:24:24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央廣網記者:
黨中央強調反腐敗鬥爭的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反腐仍要保持高壓。俞正聲主席強調要最大限度的凝聚反腐的共識。請問在對反腐保持高壓的態勢上政協委員有什麼建議?
2016-03-02 16:27:56
- 王國慶:
人民政協堅決擁護中共中央對當前反腐敗形勢作出的判斷、決策和部署。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結束以後,俞正聲主席即主持召開全國政協黨組會議,就進一步推進政協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進行部署。在反腐敗問題上,委員們認為要準確判斷形勢,不動搖、不鬆勁,利劍高懸,持續保持遏制腐敗的高壓態勢,讓正風反腐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不斷增強對黨的信心、信任和信賴。
2016-03-02 16:28:20
- 新京報記者:
2015年31個省的經濟數據出爐以後,我們很關注各地的經濟成績單,我們發現東北三省的情況依然不容樂觀,有媒體説東北三省的經濟很可能面臨“硬著陸”的風險。全國政協認為怎麼做才能改變這樣的現狀?
2016-03-02 16:28:37
- 王國慶:
全國政協一直十分關注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發展,今年已經將“東北三省工業轉型升級問題”列為重點協商議題。為準備好7月份的專題協商會,“兩會”後,3位副主席將分別帶隊深入到東北三省,圍繞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央近期出臺的《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體現中央提出的五大任務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重點就東北三省工業轉型升級的體制機制改革、工業結構改革,實現創新發展等方面遇到的根本性問題進行調研。通過調研以後,我想肯定會形成很多具體的、實在的意見和建議。所以也請媒體關注我們這次調研,而且我已經看到三個調研組的名單,都是一些精兵強將,他們肯定會摸到很多真情況,到最後能提出很多很好的建議,這些建議你們報道可能都是硬新聞、好新聞。謝謝。
2016-03-02 16:33:37
- 北京青年報記者:
現在全球經濟都持續低迷,我國的經濟下行壓力依然比較大,民營企業面臨很多挑戰和困難,請問如何幫助企業提振信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謝謝。
2016-03-02 16:33:56
- 王國慶:
民營經濟是我們國家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能否健康發展直接關係到我國經濟能否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急流漩渦中保持中高速增長。全國政協聚集了不少民營企業家委員,民營企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當然經常被委員們在議政時聚焦。在去年11月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委員們學習討論“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建議》時,就有不少與民營經濟相關的話題。有的委員認為,提振民營企業家發展的信心要從兩方面著力。一方面,引導轉型發展,要加快技術、産品、業態等創新,把發展的重心放到品質和效益上來。引導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家“十三五”期間實施的工業強基工程、“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不斷提高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要營造良好的環境,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産權和創新收益。搭建深入了解、及時反映和促進解決民營企業發展中面臨突出問題的平臺,推動形成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
2016-03-02 16:36:16
- 張秋儉:
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16-03-02 16:43:31
圖片內容:
-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記者等待入場
-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記者入場
-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現場
-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現場
- 現場媒體記者
-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媒體記者
- 發言人王國慶進入發佈會現場
- 張秋儉主持發佈會
- 新聞發佈會主持人張敬安
- 發言人王國慶介紹情況
-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現場
- 新華社記者提問
- 經濟日報記者提問
- 王國慶回答記者提問
- 中國新聞社記者提問
- 香港大公報記者提問
- 王國慶回答記者提問
- 團結報記者提問
- 中國青年報記者提問
- 王國慶回答記者提問
- 塔斯社記者提問
- 鳳凰衛視記者提問
- 王國慶回答記者提問
- 人民網記者提問
- 尼日利亞記者提問
- 王國慶回答記者提問
- 中國網記者提問
- 王國慶回答記者提問
視頻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6/3/2/2016321456910106135_360_2.mp4
圖片大圖:
-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記者等待入場
中國網 鄭亮
-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記者入場
中國網 鄭亮
-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 鄭亮
-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 鄭亮
-
現場媒體記者
中國網 鄭亮
-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媒體記者
中國網 鄭亮
-
發言人王國慶進入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 鄭亮
-
張秋儉主持發佈會
中國網 鄭亮
-
新聞發佈會主持人張敬安
中國網 鄭亮
-
發言人王國慶介紹情況
中國網 鄭亮
-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 鄭亮
-
新華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經濟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王國慶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中國新聞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香港大公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王國慶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團結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中國青年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王國慶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塔斯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鳳凰衛視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王國慶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人民網記者提問
中國網 張鄭亮
-
尼日利亞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王國慶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中國網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王國慶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