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正文

參事館員看兩會 | 林毅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性與實現路徑

文章來源:文匯報 發佈時間:2021-03-10 07:39:03 作者:林毅夫 責任編輯:劉峻淩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向全社會傳遞了強烈的發展信心。報告指出,要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我認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經濟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的同時,要堅持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

一、必然性

從短期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當今世界經歷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變化,世界經濟低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受到衝擊。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增強,我國出口受外部需求下降的影響,需要加快釋放內需潛力、激發國內大迴圈活力。從長遠看,出口對我國經濟的拉動作用逐漸減弱。2006年,我國出口占GDP的比重為35.4%,2019年,佔GDP的比重降至17.4%。

國內迴圈的重要性在於,一方面,從發展規律和國際經驗看,現代製造業規模經濟大,越大的經濟體,國內市場規模越大,國內消化産出産品的能力越強,國內生産總值越多地依靠國內迴圈。2006年,我國每人平均GDP為2099美元,GDP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為5.3%,到2019年,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每人平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GDP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達16.4%。隨著我國經濟體量不斷增大,出口占GDP的比重隨之降低。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準逐步提高,産業結構發生變化,服務業佔GDP的比重越來越高,由2006年的41.8%提高到2019年的53.9%,服務業中絕大多數不可貿易,出口對我國經濟的拉動作用逐漸減弱。隨著經濟體量增大和服務業比重上升,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國際大迴圈動能明顯減弱,經濟發展決定於國內經濟迴圈的特徵將日益明顯。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經濟發展規律在當前階段的體現,是必然的戰略抉擇。

二、國際迴圈跟過去一樣重要

我倡導的新結構經濟學強調,經濟發展要實現高品質,必須充分利用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的比較優勢。具有比較優勢的産業,其産品不僅要在國內市場流通,也應該進入國際市場,才能充分實現規模經濟,加快經濟增長和資本積累。

按照市場匯率計算,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9年經濟總量佔世界的16.4%。按照比較優勢發展,我國在很多産業還不具備比較優勢。許多自然資源短缺,與發達國家相比,一些資本、技術密集的産業不具有比較優勢。隨著經濟發展,我國勞動密集型産業過去有的比較優勢也會不斷消失。應更多地利用國際市場上比我國生産成本低的各種資源,包括自然資源、資本、技術和産品。除少數關乎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又可能被卡脖子的高科技産品,對於我國沒有比較優勢的産業和産品,能進口的就要多進口。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的同時,要堅持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

三、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現路徑

首先,利用結構性改革,挖掘發展潛力,拉長長板,補足短板。要實現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最重要的驅動力是,不斷提高國民收入水準,增加經濟體量和服務業佔比,從而降低出口比重,提升國內迴圈比重。從經濟學視角看,提高收入水準離不開技術創新和産業升級。中國在這方面具有兩大優勢。傳統産業方面,2019年我國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約1萬美元,與美國6.5萬美元、德國4.7萬美元、日本4.1萬美元相比,我國的收入水準較低。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的背後是平均勞動生産率水準,即一國的産業、技術的平均水準。面對上述差距,傳統産業作為成熟産業,意味著我國在追趕上還有相當大的後來者優勢。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2010年我國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是美國的19.2%,相當於日本在1953年、新加坡在1970年、南韓在1980年和美國收入水準的比例。利用這種後來者優勢,日本、新加坡和南韓分別實現了20年每年9.3%、8.4%和8.4%的增長。這意味著,到2030年,我國從後來者優勢來説還有每年8%的增長潛力。另一大優勢是,現在正逢第四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我國擁有前述東亞經濟體在追趕階段所沒有的新經濟革命的換道超車優勢,在很多方面有條件和發達國家齊頭並進。新經濟中有的涉及軟體,比如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有的涉及硬體,比如大疆的無人機、華為的手機。這些産業的研發週期短,投入以人力資本為主。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力資本多,具有最大的應用場景,也擁有全世界最齊全的産業部門和最好的供應鏈。

第二,深化改革,打通國內迴圈中的一些堵點。在金融市場方面,繼續完善現有的各種金融制度安排,發展能為農戶、中小微企業更好地提供金融服務的地區性中小金融機構,補上金融結構的短板。在勞動力市場方面,要推動戶籍制度改革,以利於人才流動。在土地市場方面,要落實農村集體土地入市的政策,增加工業用地、商業用地和住房用地的供給。在産權方面,要落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讓民營企業在市場上不受因為産權安排的不同而形成的準入或運營方面的障礙。

第三,擴大開放,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源。除少數涉及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的産業外,應擴大開放以更充分地利用國際資源。擴大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範圍,降低關稅,縮小外國投資的負面清單,在自貿試驗區試點成功的政策要向全國推行。在國際上,更積極地推動世貿組織的改革,參加一些區域性的經濟合作協定。

(作者為國務院參事)

兩會要聞

圖片新聞更多>>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