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業創新潛能。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提高實體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一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和加速折舊政策,完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稅收優惠政策。支援行業領軍企業建設高水準研發機構。加快將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再建設一批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高新區。二是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網際網路+”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打造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臺,構建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創客多方協同的新型創業創新機制。建設一批“雙創”示範基地,培育創業創新服務業,規範發展天使、創業、産業等投資。支援分享經濟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富裕起來。實施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和運用,依法嚴厲打擊侵犯智慧財産權和制假售假行為。三是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縟節。實施支援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措施,完善股權期權稅收優惠政策和分紅獎勵辦法,鼓勵科研人員創業創新。大力弘揚創新文化,厚植創新沃土,營造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充分激發企業家精神,調動全社會創業創新積極性,匯聚成推動發展的磅薄力量。
著力化解過剩産能和降本增效。重點抓好鋼鐵、煤炭等困難行業去産能,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援,運用經濟、法律、技術、環保、品質、安全等手段,嚴格控制新增産能,堅決淘汰落後産能,有序退出過剩産能。採取兼併重組、債務重組或破産清算等措施,積極穩妥處置“僵屍企業”。完善財政、金融等支援政策,中央財政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重點用於職工分流安置。採取綜合措施,降低企業交易、物流、財務、用能等成本,堅決遏制涉企亂收費,對違規行為要嚴肅查處。
努力改善産品和服務供給。突出抓好三個方面。一是提升消費品品質。加快品質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建立商品品質懲罰性賠償制度。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産,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二是促進製造業升級。深入推進“中國製造+網際網路”,建設若干國家級製造業創新平臺,實施一批智慧製造示範項目,啟動工業強基、綠色製造、高端裝備等重大工程,組織實施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三是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啟動新一輪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實施高技術服務業創新工程,大力發展數字創意産業。放寬市場準入,提高生産性服務業專業化、生活性服務業精細化水準。建設一批光網城市,推進5萬個行政村通光纖,讓更多城鄉居民享受數字化生活。
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今明兩年,要以改革促發展,堅決打好國有企業提質增效攻堅戰。推動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結構調整,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開展落實企業董事會職權、市場化選聘經營者、職業經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等試點。深化企業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與市場化選任方式相適應的高層次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者薪酬制度。加快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以管資本為主推進國有資産監管機構職能轉變,防止國有資産流失,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賦予地方更多國有企業改革自主權。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讓國有企業瘦身健體,增強核心競爭力。
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大幅放寬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領域市場準入,消除各種隱性壁壘,鼓勵民營企業擴大投資、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在項目核準、融資服務、財稅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一視同仁。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産權,嚴肅查處侵犯非公有制企業及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合法權益的行為,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穩定的法治環境,構建新型政商關係,促進各類企業各展其長、共同發展。
(三)深挖國內需求潛力,開拓發展更大空間。適度擴大需求總量,積極調整改革需求結構,促進供給需求有效對接、投資消費有機結合、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形成對經濟發展穩定而持久的內需支撐。
增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適應消費升級趨勢,破除政策障礙,優化消費環境,維護消費者權益。支援發展養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服務消費。壯大網路資訊、智慧家居、個性時尚等新興消費。促進線上線下協調互動、平等競爭,推動實體商業創新轉型。完善物流配送網路,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活躍二手車市場,大力發展和推廣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和充電設施。在全國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産品。降低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增設免稅店。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遊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規範旅遊市場秩序,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遊時代。
發揮有效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作用。我國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有許多短板,産業亟需改造升級,有效投資仍有很大空間。今年要啟動一批“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以上、公路投資1.65萬億元,再開工2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水電核電、特高壓輸電、智慧電網、油氣管網、城市軌道交通等重大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000億元。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繼續以市場化方式籌集專項建設基金,推動地方融資平臺轉型改制進行市場化融資,探索基礎設施等資産證券化,擴大債券融資規模。完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用好1800億元引導基金,依法嚴格履行合同,充分激發社會資本參與熱情。
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國最大的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所在。今年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寬城鎮落戶條件,建立健全“人地錢”掛鉤政策。擴大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範圍。居住證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要加快覆蓋未落戶的城鎮常住人口,使他們依法享有居住地義務教育、就業、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發展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容納更多的農民工就近就業創業,讓他們掙錢顧家兩不誤。二是推進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今年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完善支援居民住房合理消費的稅收、信貸政策,適應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産庫存,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運作。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口逐步納入公租房供應範圍。三是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增強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權威性、公開性,促進“多規合一”。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積極推廣綠色建築和建材,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築,加快標準化建設,提高建築技術水準和工程品質。推進城市管理體制創新,打造智慧城市,完善公共交通網路,治理交通擁堵等突出問題,改善人居環境,使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
優化區域發展格局。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加快長江經濟帶發展。制定實施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實施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出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新十年規劃,支援東部地區在體制創新、陸海統籌等方面率先突破。促進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升級。支援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制定和實施國家海洋戰略,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建設海洋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