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合旦古麗
而來自新疆的哈薩克族全國人大代表巴合旦古麗·扎提則認為,國家一直在支援少數民族教育的發展,實行少數民族語言與漢語的雙語教育,這對於提高當地教育水準有很大作用,她建議進一步穩定和提高少數民族地區雙語師資水準,“我建議國家加大對少數民族雙語教育的投入,特別是在雙語教師的培訓上給予專項經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希望政府為更多雙語教師給予一定的待遇,鼓勵他們為少數民族教育做貢獻。”
教師要“走出去”“請進來”,少數民族地區的孩子們同樣需要“走出去”。來自雲南的納西族全國人大代表楊勁松提出,應該讓邊遠地區的孩子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們希望挑選非常貧困的山區的那些優秀的孩子們能夠到發達地區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時也希望發達地區的師資力量能夠支援我們民族地區的孩子,讓民族地區的教師們能夠到這些地方接受更好的培訓,在師資和學生兩方面都要抓緊。”
近年來,隨著農村進城務工人員隊伍的壯大,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成為中國的熱議話題。據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介紹,因為農民工進城,他們子女中一部分留在家鄉,其中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就有2400多萬。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壯族全國人大代表韋麗萍説,在農村的民生問題中,教育也應該是最重大的一件事情,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在農村教育方面,更多的要關注農村的留守兒童,在農村讀書所用的校舍、設施,要實現營養餐的全面覆蓋。”
民族教育,既是對少數民族地區孩子傳播科學技術知識的事業,也是傳承民族文化保持邊疆穩定和民族團結的大業。鄂溫克族全國人大代表朝克説,民族教育除了現代科學教育理念之外,還應該加入民族文化的教育,因為民族文化相關産業的發展已經成為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和活力,“這些(民族)文化的進一步挖掘、進一步全面地給世人展示,它需要思想、需要知識、需要人才。那麼我們必須強化這方面的教育。在我們的教育理念、教育計劃中應該融入我們民族特色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