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委員好聲音 謀策十三五> 深謀略> 委員
黃衛東:城鄉一體化重視城市和鄉村園林建設
發佈時間: 2016-02-04 14:00:01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編者按:1月20日-25日,北京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召開,北京市政協常務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委員、科技醫衛委員會副主任黃衛東《關於在北京城鄉一體化進程中需高度重視城市和鄉村特色園林營建與發展的提案》獲北京2015年優秀提案。

黃衛東提案中詳細分析了城鄉一體化的現狀以及城鄉一體化中如何進行園林的規劃與建設。

黃衛東建議:園林綠地管理系統的整體管理和運營水準不高,政府應該增加一定的投入,加大園林綠地管理系統管理者和員工的培訓,使規划水平,營建水準、管理水準、日常維護水準有一個較大的提升。使投入和管理費用發揮最好的效益。

北京市政協常務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委員、科技醫衛委員會副主任黃衛東

    問題及分析:

目前,北京市正在向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目標邁進。按照北京市“十二五”規劃要求,北京提出了到2015年基本建立北京城鄉一體化新格局的目標。截止到2013年北京市城鄉一體化進程綜合實現程度達到88.3%,整體處於較高水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統籌推進,園林環境建設成效顯著,社會管理水準穩步提高。

在發展城鄉一體化園林營建的過程中,“節約型社會”的理念尤為重要。2013年以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多次在重要講話中強調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出了建設“節約型景觀”的號召,因此,北京的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園林營建需要強化節約型特色園林景觀的建設。

1、經濟背景

北京是以政治、文化為中心的綜合性的産業城市,目前北京市的第三産業規模居全國(大陸)第一,佔地區生産總值的75.8%,其次是第二産業。今年的政府報告顯示,每人平均生産總值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準 。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北京更應該高度重視城市和鄉村特色園林建設的品質,進而促進北京第三産業的高品質健康發展,推進和諧宜居之都目標的實現。

2、歷史文化背景

北京文化底蘊深厚,有著3000餘年的建成史和778年的建都史,有著長城、頤和園、故宮等世界文化遺産。城區現存1000多座四合院、1300余條衚同,歷史文化街區個性突出。郊區有行政村約4009個(2013年),而傳統村落都擁有深厚的文化和古老的民俗,其鄉村園林景觀也有著悠久而獨特的歷史價值。如果説城市中的四合院、衚同是一幅經典水墨畫中的“點”和“線”,那麼村莊就是這幅畫中的“金石印章”。北京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為北京市大力發展節約型特色城鄉園林,尤其是鄉村“大地園林特色化”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高度重視發展城鄉特色園林建設事業,打造“有城、有村、有巷、有衚同、街巷阡陌、鄉土古樸”的城鄉特色、個性化園林景觀才能真正實現“最北京”的城鄉一體化,才能真正留住鄉愁。

目前,全國正在進行地名普查,而地名代表著城市軟實力和文脈的延續,只有“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特色園林景觀才是最適應發展的,也是北京古都和有中國特色的世界城市園林景觀發展的必然方向。

1、自然資源優越和獨特

北京城鄉自然環境優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和北部係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山地面積佔總面積的61.4%。天然河道自西向東共有五大水系:拒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運河水系、潮白河水系、薊運河水系。自然山水條件優越。有較為豐富的特色自然景觀特色。但其特色園林建設情況,卻不能與北京豐富的資源相匹配。

2、城鄉綠地現狀

據《2013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全國城市市政公用設施水準顯示,北京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從1981年的1.5㎡到2013年的12.64㎡,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從1986年的16.90%到2013年的39.70%,建成區綠化率從1996年的19.05 %到2013年35.78%。隨著人們越來越關注特色園林綠化及生活環境的品質,北京園林綠化成果在數量上有了顯著的成績。

3、郊野公園建設

受香港郊野公園管理理念的啟示,從2007年開始,北京市啟動了郊野公園的建設,力求保護北京市的生態環境及限制城市的無序擴張(見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本市綠化隔離地區郊野公園環建設的指導意見》京發改[2007]1215號)。郊野公園作為緩和城市與自然之間矛盾的一種重要載體,在北京城鄉一體化進程中亟需將郊野公園這一新的類型納入北京市公園體系中,進而打造出北京城鄉特色園林景觀。

《北京市綠地系統規劃》的規劃限期與《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相一致,北京從2007年開始建設29處約4萬畝的郊野公園,以後逐步實現郊野公園環圍繞北京城。到2020年,北京將建成第二道郊野公園環,完善北京郊野公園體系,全面實現綠地系統規劃,力爭達到“生態園林城市”的規劃目標。

北京市快節奏的生活壓力及節奏,使得人們追求野趣,體驗感受童年生活,放鬆身心親近自然成為發展的一種新趨勢。但由於時間的限制,城市中心的人們很難花三四個小時去郊野度假,而郊野公園的出現正好滿足了城市居民的需求。基於此,北京市政府做出了啟動綠化隔離地區“郊野公園環”建設,明確提出要“圍繞中心城以第一道綠化隔離地區形成公園環”、“建設成為具有遊憩功能的景觀綠化帶和生態保護帶”,成為城市中心人們旅遊度假,周邊居民休憩、健身的場所。郊野公園環的開展,不僅保護了城市中心的生態環境,還為人們提供了親近自然的場所。

4、百萬畝平原造林

為改善生態環境,減少污染,北京市政府提出“百萬畝”平原造林計劃。2012年1月,《關於實施平原地區百萬畝造林工程的意見》通過審議。計劃用5年時間,在平原地區造林約666.67 平方千米,使平原地區的森林覆蓋率達到25%。百萬畝平原造林主要分佈在以大興、通州、順義、昌平、房山5個區為主的14個區縣。並提出構建“兩環、三帶、九楔、多廊”的綠色空間結構的總體佈局。計劃在沿五環路、六環路形成兩道森林環即“兩環”;沿永定河、北運河、潮白河形成三條濱水林帶即“三帶”;在九個楔形限建區,由四大郊野公園組團和多處集中連片的大尺度森林形成溝通中心城區和週邊自然空間的九大楔形綠地即“九楔”,沿重要道路、河道、鐵路兩側形成多條綠色通道即“多廊”。規劃建設景觀生態林約421平方千米,綠色通道約305.67平方千米。

1、全市綠地資源分佈失衡

根據調查顯示,北京全市16區綠地面積由大到小依次為: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房山區 > 平谷區 > 昌平區 > 門頭溝區> 大興區 > 通州區 > 順義區 > 海澱區 > 朝陽區 > 豐台區 >石景山區 〉東城區 >西城區。其中,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的綠化面積最大,分別為143879 ha、117970.2 ha、115448.6 ha,分別約佔綠地面積總值的 17.8%、14.6%、14.3%;西城區綠地面積最小為1656.95ha,僅佔總面積的0.2%左右。可見,北京市綠地資源及建設現狀嚴重失衡,綠地分佈嚴重不均。

據2009年北京市第七次森林資源普查結果顯示,北京市全市林木綠化率52.60%,森林覆蓋率36.70%,森林面積達到658 914.08 ha。其中延慶縣、平谷區、密雲縣、懷柔區、門頭溝區、昌平區、房山區7個山區縣的森林面積為561 487.36 ha,佔全市森林總面積的85.21%,整體森林資源分佈不均,呈現山區多、平原少,城外多、城內少的格局,因此儘管森林覆蓋率不斷增加,但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仍不明顯。

2、目前的城區綠地建設無法展現歷史名城的風貌

兩院院士吳良鏞先生曾指出:在中國,“舊城更新”長期被簡單理解成單一的對物質環境的“改造”,而“舊城保護”則被解讀為“什麼都不許動”,成了改造的對立面。北京城區綠地的建設相對於建築而言,面對的問題除了缺乏在理解原有場地文化的基礎上的改造,更大的一個問題是沒有將古老的北京特色園林文化發揚下去,而且沒有融入到整個城區形態的保護建設之中,造成許多城中綠地破敗。而在故宮、什剎海、雍和宮等傳統園林區域的週邊,綠地的建設情況也不甚理想。尤其是在那些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衚同、四合院,更加地缺乏合理的特色園林建設。在這種情況下,北京城區的特色園林綠地建設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無法展現歷史名城的風貌。

3、村鎮園林綠地建設缺乏系統性與特色

北京市的村鎮之間的規模、經濟發展水準及空間形態差異很大。部分重點鎮區在“村”向“鎮”的轉化過程中具備了鎮的雛形。但是在城市化快速推進過程中,對小城鎮特色園林綠地的建設和關注卻相對滯後,北京市村鎮園林綠地建設水準良莠不齊。

大部分村鎮園林綠地現狀指標很低,各類園林綠地不僅無特色,總量也不足,並且缺乏系統性,如大部分村鎮都只圍繞著鎮政府周邊建設了公園綠地,而對鎮區、鎮域等更大範圍的綠地缺乏系統性的評價、設計和建設,而且缺乏相對專門的管理部門和機構,整體的園林綠地建設與管理體制不健全。

同時,在城市化進程中,村鎮的園林綠地建設主要集中在對城市模倣之中,傾向於追求氣派和所謂的現代感,對於園林綠地的尺度和建設方式都簡單地照搬城市綠化的形式,植物種類的選擇和種植形式過於單調。整體園林綠地建設不能夠與當地的自然及人文特徵相契合,無法將鎮域優越的自然資源加以利用,形成“一村一鎮一特色”的特色園林景觀格局。

4、郊野公園尚需改造、提高和完善

郊野公園作為北京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中一種新類型的公園,其建設和研究仍處於探索階段,還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適合北京市特點的規劃設計和管理體系。因此北京市郊野公園建成後出現“一刀切”的建設標準,而且已建設好的相對完善的城市環境中的郊野公園也不能滿足城市遊憩者需求,如遊園高峰期,園區內的公共設施數量和廣場面積明顯不足;同時北京市郊野公園人工痕跡重,未能很好地體現郊野情趣及特色等等。調查研究發現,遊憩者對郊野公園的不滿意度很高,達到了85%以上。存在的具體問題如下:①樹種單一、生態性差;②未能突出特色。在建設的過程中,沒有一個很好的規劃指導,各個區域建設風格千篇一律。③北京市郊野公園資金投入不足,養護管理很難到位。根據《北京巿園林綠化局關於城市綠地養護管理投資標準的意見》,其綠地養護費目前要求用於綠地養護管理中,因此這種投資管理較難滿足園區中其他配套服務設施的需求,如物業費、維修費、水費、電費、清潔費等等,導致公園的環境衛生條件很難被遊憩者接受。同時由於北京市郊野公園全部免費對遊人開放,因此出現公園內設施的使用頻率增高、破損程度嚴重,不利於郊野公園的轉型發展。

5、百萬畝平原造林林地的發展瓶頸

平原地區的城市綠化無疑對北京市的生態環境改善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如此大規模、高強度的綠化工程在北京市尚屬首例,百萬畝造林工程為北京城市生態環境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很多挑戰,首當其衝的就是土地利用單一化。土地利用的單一化不僅是對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也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阻礙經濟的發展。

6、園林規劃設計的理念不明確、方法不統一、品質不過關

目前的城鄉園林規劃理念沒有結合北京歷史文脈體現出的傳統古典特色園林藝術的內涵,也沒有綜合考慮城市與自然之間的聯繫,從而忽略了生態性規劃原則,沒有實現山水園林的意境和美感。城鄉規劃應該是一門科學,因此應該由統一的科學方法來指導,但是目前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不良現象間接地抑制了這種科學方法的可持續發展。

建議:

在北京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北京要高度重視城市和鄉村特色園林的營建與管理,圍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目標,結合北京“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城市發展定位,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目標,綜合考慮城鄉特色的園林網路,重視系統生態效益;融合文化內涵,打造具有特色、個性化的園林景觀;豐富園林功能,實現多樣性發展,提升北京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特色園林營造水準,為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提供標桿模式。

1、加強頂層設計和科技創新,構建北京城鄉特色園林綠地生態系統網路,提升園林生態效益

依據“大地園林化”理念,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目標,以及北京各個城區、郊區的自然特徵和歷史文化,考慮到北京全市綠地資源分佈失衡、生態效益低下等問題,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控制城市無序蔓延、提高人居生活品質、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等“節約型景觀”目標下,加強頂層設計和科技創新,根據不同區縣的特點,構建北京城鄉特色園林綠地生態網路,提升園林生態效益,建設特色城區。

因此,北京市應適時調整或重新制定北京市的特色園林綠地系統總體規劃。各個區縣也應進行與上位規劃相適應的特色城鄉園林綠地系統規劃,乃至村鎮特色園林綠地系統規劃。

2、延續北京景觀文脈,提升園林文化效益

北京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但是目前城區園林綠地建設無法展現歷史名城的風貌,北京城區特色園林綠地需要進一步的景觀文化的滲透。

北京老城區景觀文化蘊含著長期歷史條件下的本土自然地理因素、人文社會因素、人們共同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審美取向、宗教信仰等,這種文化積澱以外在的符號語言形式存于舊城的城市肌理、老城天際線,古建築,古典園林,傳統歷史街區等。舊城區建設中應杜絕粗魯的拆遷、死板的保護,把握各區域的特色文化,通過多種手段,進行一種有的放矢的再詮釋,努力創造一種能傳承保護本地文脈的特色園林景觀系統。例如通過四合院園林景觀再設計發展北京傳統四合院文化旅遊,帶動從衚同、巷、街道整個城區的景觀提升。

村鎮特色園林建設不能簡單的在城鄉一體化框架下“拆老房、建高樓”,在保護有形傳統村落文化基礎上,特別是認證的古村,要將村落無形文化(包括傳統節日、姓氏文化、日常禮儀等)融入園林景觀設計,以村落文化保護為目的,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所以,當前北京市亟需對現存的衚同、街道、古老村鎮進行有效的登記、備案,同時對衚同、街道和古老村鎮的特色園林景觀綠地進行保護性的改造設計,並且針對4000余個村莊都應進行必要的規劃和特色園林景觀設計。

3、豐富特色園林綠地規劃功能,提升園林經濟效益

城鄉建設發展除了要考慮到宏觀經濟調控,還要關心人民群眾生産和生活,做到在發揮綜合效益的前提下,提高市民尤其是郊區農民的生産與效益,如通過政策傾斜,適當較多地發展一些與特色園林相關的特色果樹、經濟作物以及花卉生産等。

特色城鄉園林建設中還可以結合有償領養植物或與公益組織合作提升公園管理;增加特色園林綠地與藝術的結合,提供一定的集會場所或科研基地;發展民俗藝術、書籍展銷會、園藝博覽會等經營式園林活動。

另外,以旅遊為特色園林綠地建設為切入點帶動造林地區的區域整體發展也應該是北京特色園林發展的新方向。旅遊依賴的特色景觀資源是區域實現發展旅遊産業的載體,是實現特色園林休閒旅遊産業發展的重要方式,兩者密不可分。

結合城鄉一體化的進程,適時進行“不同區縣城鄉特色旅遊規劃”,以適度實現園林綠地的經濟效益。

4、加大園林綠地管理系統管理者和員工的培訓

目前,園林綠地管理系統的整體管理和運營水準不高,政府應該增加一定的投入,加大園林綠地管理系統管理者和員工的培訓,使規划水平,營建水準、管理水準、日常維護水準有一個較大的提升。使投入和管理費用發揮最好的效益。

應以高等院校為依託,針對本市園林行業的管理者和員工進行定期、不定期的規範的培訓,並形成培訓學習體系的長效機制。

中國政協頻道 新聞熱線/商務合作:010-88824983  傳真:010-88824989  合作QQ:2609589921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