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整脊診療指南研究邁向數據化進程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7-06 內容來源: 中國網
2012年2月,《紐約時報》的一篇專欄文章稱:“大數據時代已經降臨,在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中,決策將日益基於數據和分析而作出,而並非基於經驗和直覺。”量化一切是數據化的核心,已成為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主旋律。
標準化的基準點是量化,中醫藥標準化研究如何邁向數據化,是當前中醫藥標準化研究的重大課題。
中醫整脊學是一門既傳統也現代的新興學科,是繼承中醫原創思維,以整體思考代替局部思考、以系統思考代替機械思考、以動態思考代替靜止思考。從研究人體脊柱功能解剖作切入點,運用現代科學研究方法,研究人體脊柱損傷病因病理,揭示了一系列的量化數據,從而促進了標準化研究數據化的進程。
一、“椎曲論”奠定脊柱病診療數據化的基礎
本世紀初,韋以宗教授根據中醫“天人合一”的生化觀,研究人類脊柱功能解剖,發現人類的脊柱從胚胎發育到出生後6個 月以前,其彎曲與所有哺乳四足動物脊柱相似,而人類在出生後6~7個月坐立,腰曲形成;到一週歲後站立步行,頸曲才出現。從而否定了人類脊柱四個彎曲是進化的觀點,確認是功能需要——站立行走才形成頸椎和腰椎向前的彎曲。這兩個彎曲,決定了椎管的容積、脊神經的分佈,以及附著于脊柱所有肌肉韌帶的走向和張力,也決定頸、腰椎的運動功能和椎間盤的位置及運動。
在功能解剖研究的基礎建立的“椎曲論”,闡明脊柱所有勞損病均為椎曲紊亂所致,提出以改善恢復頸腰椎曲為治療目標的“理筋、調曲、練功“三大治療原則。
2007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立項資助“人類腰曲形成機理及其與頸曲關係生物力學研究”。課題組在韋以宗教授帶領下,開展一系列屍體解剖、動物實驗和X線動態研究從資質論證了腰大肌是腰椎曲形成和穩定主要肌力。腰大肌損傷失衡,導致椎體旋轉、椎曲變小,甚至反弓,椎間盤突出。同時,在脊柱圓運動規律(中軸垂力線)作用下,繼發胸椎側突,頸椎旋轉,椎曲變異。
研究結果證明,腰曲不僅僅是正常人體脊柱發育解剖生理,也是所有頸腰病的病因病理,頸椎椎曲(以下簡稱“頸曲”)紊亂,椎間盤突出,椎動脈痙攣,所附著的肌肉韌帶也同時損傷。可見,臨床上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等頸椎病以及寰樞關節錯位均源於頸曲的異常。腰椎椎曲(以下簡稱“腰曲”)紊亂,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腰椎滑脫,青少年脊柱側彎,幾乎所有腰椎引起的病變,均源於腰曲的異常。在此理論指導下,運用整體方法論整合中醫傳統技術,以調椎曲為目標,也就是使移位的頸、腰椎達到對位、對線、對軸,改善或恢復其正常解剖生理關係為最終治療目的。通過全國15個協作單位近10年的臨床觀察,取得6萬多例頸椎病,椎間盤突出症,頸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和青少年脊柱側彎症治療的成功。並經2-3年隨訪,優良率90%以上,為脊柱勞損病非手術診療創出一條新路子。
“椎曲論”的發現並應用於臨床也為脊柱勞損病診療提供量化指標。韋以宗和他的技術團隊,首先普查240例頸腰椎曲正常的年青人,採取幾何學弓形面積測量法,測出國人正常頸曲弓形面積平均為14.10cm2(±2.86㎝2),腰曲弓形面積平均為32.36cm2(±5.26㎝2),有了正常的頸腰椎曲數據,結合臨床各種病理改變的頸腰椎曲以正常椎曲弓形面積為基點,將正常椎曲和病理改變的椎曲分為5級7類型,為臨床診療治斷及療效評定提供量化指標。
正常的頸腰曲(I級)是鑒別是否屬於頸腰傷病的診斷依據,頸腰椎曲的病理改變(II級-Ⅴ級)是診斷頸腰病輕重的標準,也是決定療程長短的評估。頸腰椎曲是否改善或恢復,是治療效果評定的量化指標。以椎曲論為指導,成為中醫整脊學診斷的依據,治療的目標,療效評定的標準。從而奠定了脊柱病診療數據化的基礎。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