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藥材含水量與經方劑量折算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6-15  內容來源: 中國網

 

去皮

桂枝湯中的肉桂(據日·真柳誠考證,桂枝應為“肉桂”)、大承氣湯中的厚樸皆言“去皮”。“去皮”的前提條件是樹皮類藥材的含水量要高,否則完全乾燥後則無法去除。

茵陳蒿湯中的大黃也需去除根皮。筆者分別對鮮大黃和乾大黃進行去皮試驗,前者可輕易削去外皮,而後者經曝幹後則根本無法去皮。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煎煮法雲:“內大黃,切如碁子,更煮一兩沸”。大黃乾燥後的硬度很高,要在煎煮之前切成形狀規則、如碁子樣大小的方塊是無法做到的。並且,若用乾大黃,僅“煮一兩沸”則無法煎出有效成分。據此推論,只有在大黃含水量較高時,甚或是新鮮時,才可以便於切塊、煎透。

搗丸

抵當丸由“水蛭、虻蟲、桃仁、大黃”四味組成,其製備法為“上四味,搗分四丸”。筆者曾嘗試將此四味乾燥的藥材搗碎,雖經反覆碾壓,但僅能搗為粗末,而無法製成丸劑,後換用鮮大黃再次嘗試後成功。

隱性鮮藥

今時所用的“生地黃”由鮮地黃緩緩烘焙至約八成幹而成,而採挖後的鮮品則稱為“鮮地黃”。《傷寒論》中用生地黃見於炙甘草湯。《名醫別錄》雲:“生地黃……皆搗飲之”,可知能夠搗取藥汁的地黃應是鮮地黃。《金匱要略》“百合地黃湯”言用“生地黃汁”,可知“生地黃”實指“鮮地黃”。《金匱要略》“腎氣丸”所用“幹地黃”,即與“鮮地黃”相對而言。

又,《本草拾遺》雲:茵陳四季常青,“經冬不死”,故無須貯藏,可隨用隨採。北魏《齊民要術·作菹藏生菜法》記載用熱水淋青蒿、薤白做酸菜。《本草經集注》言:“薤白、蔥白除青令盡”,由“除青”二字可知,二者皆為鮮品。

幾點討論

綜上,《傷寒論》方中藥材記載的劑量並不完全等於今時乾燥飲片的劑量,故成為引發諸多現代經方使用劑量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劑量折算方面,生地黃在炙甘草湯原方中的劑量為一斤(220.8克),若將方中的生地黃按20%的平均折幹率折算為現代的生地黃,其劑量則僅為44.2克。又如半夏,《本草經集注》雲:“凡方雲半夏一升者,以洗竟稱五兩為正。”南朝梁時衡制與東漢相同,均為一斤等於220克。依此標準,小柴胡湯中“半升”的半夏約為34.5克,按30%的平均折幹率換算為飲片,則為10.5克,與現代常用量無異。

劑量配比方面,仍以炙甘草湯為例,原方中生地黃(一斤)與生薑(三兩)的劑量配比約為5.33:1。但按上法進行折算後,生地黃飲片與生薑的劑量配比則近似1:1。

煎煮次數方面,現代研究證明,藥材含水量對湯劑有效成分的提取有顯著影響。乾燥的飲片必須經過浸泡後才能充分煎煮,而《傷寒論》方中的藥材在煎煮之前均未進行浸泡,提示其中某些藥材的含水量可能較大,無需浸泡即可達到充分煎煮的效果。而《傷寒論》中湯劑僅煎煮一次之原因,亦蓋緣於此。

此外,根據《千金要方》記載,唐代對新鮮藥材的處理並不以完全乾燥為目的,而僅僅通過曝曬使外皮乾燥,其內部依然會保持較高的含水量,然後密封保存,如此方能達到“經年亦如新”的效果。

總之,上至東漢,下至唐初的400餘年間,古代醫家所用的藥材與今之飲片在含水量方面存在著或顯或微的差異。因此,在進行經方和古方劑量折算時,應充分考慮藥材在當時條件下因藥源、炮製方法的不同對藥材含水量的影響,並應盡可能地通過重現試驗來獲得實際折算標準,方能計算出更加準確的現代飲片劑量,供中醫臨床參考應用。

(作者:徐立鵬 穆蘭澄 郭允 仝小林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責任編輯: 劉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