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藥材含水量與經方劑量折算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6-15  內容來源: 中國網

經方本原劑量經現代考證後,已確證《傷寒論》中經方1兩等於現代13.8克,千年之謎似已冰釋。但按此折算標準選擇經方劑量,仍然令人難免有所顧慮。

如大承氣湯中,大黃的劑量為四兩,按前折算標準的劑量合55.2克,而臨床應用大承氣湯治療急性腸梗阻用10~30克即可達到滿意療效。又如小柴胡湯中,半夏用量為半升,按照傷寒名家郝萬山教授提出的折算標準,其劑量約為50~60克,這與《中國藥典》規定的3~9克的用量範圍相去甚遠。故此折算標準仍然難以作為臨床處方用量的參考。

筆者通過對《傷寒論》所載方劑中藥材的炮製法、煎服法和古代文獻中用藥習慣的分析,提出一種影響經方劑量折算的關鍵因素——藥材含水量,以解釋古今劑量的巨大差異問題,茲述如下。

古今用藥習慣不同

現代方劑中使用的中藥劑量均是指按照處方進行稱重的、經過炮製加工以後的飲片重量。醫師處方中所標注的“炙”或“炒”等註腳,均是指飲片在處方之前,生藥所需進行的炮製方法。簡而言之,現代中醫開具處方中的藥材是先炮製、後稱重。 南北朝陳延之所著《小品方》中有“述舊方合藥法”一卷,此標題説明,在陳延之所處的南北朝時期,合藥法與之前相比已發生了變化,故稱之為“舊方合藥法”。唐代孫思邈所著《千金要方》中也明確提出“凡藥治擇熬炮訖,然後秤之以充用,不得生秤”,這説明從南北朝至唐代初期,藥材計量的方法比較混亂,所以孫氏才特別強調用藥時須先炮製、後計量。陳、孫兩位醫家的記述從側面提示了前代醫家一種不同當下的用藥習慣——先計量、後炮製。

古今用藥習慣差異的關鍵是藥材含水量的差異。以下就《傷寒論》中炮製方法和藥材來源對藥材含水量的影響做逐一分析。

《傷寒論》中厚樸多須“炙”。枳實在大承氣湯中須“炙令黃”。與仲景同時代的許慎所著的《説文解字》雲:“炙,炮肉也,從肉在火上”。故《傷寒論》中的“炙”指火烤。經過炙烤,以上諸藥的含水量會顯著降低。特別是枳實注文中的“炙令黃”,暗示枳實在“炙”之前是青色的、較為新鮮的枳實,其含水量甚高。

《説文解字》雲:“炮,毛炙肉也”,是指不剝皮地烤肉。《傷寒論》中的附子除生用外,均須“炮,去皮,破八片”。《本草經集注》有關“附子”炮製法的記載為後世明確了《傷寒論》“炮”附子的方法:將鮮附子置爐灶中,並以爐灰加熱至稍微裂開,然後削去烤焦的黑皮,破開為八片。能“破八片”提示,炮後的附子質軟易切,含水較多。

《傷寒論》中的“熬”字,《説文解字》解釋雲:“熬,幹煎也”,是指將藥物置於瓦片上,以火焙幹的方法。筆者于2014年9月親赴仲景故里南陽田間捉到30條活水蛭,濕重為72.5克;如上法“熬”之後,幹重減為14.6克,可知活水蛭的含水量高達約80%。

半夏在小柴胡湯、半夏瀉心湯等方中的炮製法均須“洗”。《本草經集注》記載了“洗”半夏的方法,並言“隨大小破為細片,乃稱以入湯中;若膏酒丸散,皆須曝燥乃稱之”,提示入湯劑所用的半夏經浸泡去皮後並未進行乾燥,而是直接切片投入湯劑。

責任編輯: 劉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