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門傳薪之曾定倫臨證錄:“辛開苦降”理脾胃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11-05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脾胃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重慶市名中醫曾定倫在治療脾胃病時,根據脾胃病多寒熱錯雜的病因病機特點,用“辛開苦降”法施治,臨床療效顯著。現將其經驗淺析如下。

後天脾胃,能升降相因、燥濕相濟

曾定倫説,飲食物在體內的消化、吸收、轉化、排泄過程,早在《素問·經脈別論篇》就進行了詳細的描述:“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于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藏,氣歸於權衡。”“飲入于胃,遊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上述論述説明:飲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雖與五臟六腑功能活動有關,但整個活動的中心是脾與胃。《素問·玉機真臟論》雲:“五臟者,皆稟氣于胃,胃者,五臟之本也。”故自《內經》始,後世立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之説。

且飲食物的消化、吸收,“散精於肝”“濁氣歸心”“上歸於肺”等過程均依賴脾臟的“運化”及“升清”功能,而“遊溢精氣”“下輸膀胱”等過程均依賴於胃腑的“受納”及“通降”功能。

脾為太陰濕土,其性喜燥而惡濕,主升,賴陽以煦之;胃為陽明燥土,其性喜潤而惡燥,主降,須陰以潤之。對脾胃生理功能的論述,以清代醫家葉天士總結最為妥帖:“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脾和胃納運結合、升降相因的生理功能是飲食物消化、吸收、布散、排泄的基礎。

脾胃如市,病寒熱錯雜,升降失常

“一有此身,必資谷氣,谷入于胃,灑陳于六腑而氣至,和調于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之以為生者也。”(李中梓《醫宗必讀》),飲食物均通過胃腸道,經消化、吸收,給機體供應營養;“胃腸如市,萬物入耶”,《素問·臟氣法時論》雲“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無論是滋養人的“五穀”“五果”“五畜”“五菜”還是攻毒驅邪治病的藥物,均是通過脾胃“服之”消化、吸收而起作用。故飲食物“辛苦甘酸鹹”五味的偏嗜,藥物寒熱溫涼的偏盛,都會影響脾和胃的生理功能,導致脾臟“升清”、胃腑“降濁”功能失常。

脾氣虧虛,往往是引起“寒證”的原因,《素問·刺志論》雲“氣虛者,寒也”;而胃氣壅塞,往往是發生“熱證”的基礎,《素問·刺志論》亦云“氣實者,熱也”;這種寒熱的病機臨床上表現為熱則氣盛,消谷善饑;寒則氣衰,運化無力。故《素問·臟氣法時論》雲“脾病,虛則腹滿腸鳴,飧瀉,食不化”,《靈樞·師傳》雲“胃中熱則消谷,令人懸心善饑”。

正是由於脾胃在生理功能上相互聯繫,因而在病理上兩者多相互影響。

如脾為濕困,運化無力,清氣不升,可影響胃腑的受納和和降功能,出現納呆,痞滿,噁心,嘔吐等症;反之如果飲食不節,食滯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響脾臟的運化及升清功能,出現腹脹,便溏等症狀。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雲:“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嗔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責任編輯: 劉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