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汗並非皆陰虛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10-17 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固表溫陽法
王某,女,57歲。
夜寐汗出,汗出部位以頭部、背部居多,汗後惡風;汗出時頭部烘熱而兩足寒冷,呈上熱下寒之象,舌質淡紅,邊有齒印,脈細。此係腎陽不足,虛火上越,外則衛表不固。治擬固表溫陽,清上實下,引火歸元。
處方:炙黃芪30克,焦白術10克,炒防風6克,熟附子4克,熟地黃12克,砂仁2克(後下),陳皮6克,懷牛膝10克,肉桂6克(後下),癟桃幹10克,麻黃根10克,糯稻根須30克。7劑。
二診:汗出基本控制,背寒之症已無,上熱下寒之象輕而未已。舌質淡紅已減,邊齒印尚未全消,脈細。此係衛表已固,腎陽尚虛,虛火上越之勢尚在。原方去熟附子,減炙黃芪至20克,加龍骨、牡蠣各20克(先煎)。7劑。
三診:汗出已止,上熱下寒之象已無,唯納谷一般,不知饑,再以調理脾胃,以善其後。並囑其目前飲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少食辛辣肥膩之品。
按:《丹溪心法·自汗》曰“自汗屬氣虛、血虛、濕、陽虛、痰”,“盜汗屬血虛、氣虛。”驗之臨床,陽虛盜汗亦存在,此病例便是明證。正如《景岳全書·汗證》曰:“自汗、盜汗亦各有陰陽之證,不得謂自汗必屬陽虛,盜汗必屬陰虛也。”此患者汗後惡風,則有衛表不固之象;汗出部位雖及頭部,但其于背部特多,背部屬督脈經氣與足太陽膀胱經循行部位。
《素問·骨空論》曰:督脈者,起于少腹,……貫脊屬腎。于太陽起于目內眥……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加之兩足寒冷、脈細,則係腎陽不足之徵;其汗出後頭部烘熱、兩足寒冷,為腎陽虛,虛火上炎所致。
故用玉屏風散以補氣固表,少量熟附子溫陽;用熟地黃、肉桂、懷牛膝溫腎陽、引火歸元以達陰陽調和;少佐陳皮、砂仁化濕行氣以防用補而呆胃;麻黃根、癟桃幹、糯稻根須固澀斂汗;最後加龍骨、牡蠣以鎮潛,亦有固澀止汗之功。
有人亦提出:“腎為先天之本,五臟陰陽之根,衛氣屬陽,陽生於精,精藏于腎,故衛氣源於腎。腎氣的盛衰可以決定衛氣功能的強弱。若腎氣不足,陽氣衰,則衛氣虧虛、肌腠疏鬆、衛外不固,盜汗生矣。”
清心瀉肝法
肖某,男,33歲。
每晚睡至近黎明時汗出甚多,汗出的部位以頭部、胸前區居多,後腦部汗出尤多,濕透枕巾,再次汗出即到臀部。其汗出之多,每日晨起後必洗澡1次,擦乾後,再換新衣服。如是將近20天,汗出後,肌膚有烘熱感,並不惡風。除此之外,別無所苦。舌質略偏紅,脈弦帶數。
此係心肝火旺,犯及心包及太陽經脈,逼津外泄而為汗也。治擬清瀉心肝之火,佐以斂汗之品。
處方:桑葉15克,菊花12克,丹皮10克,浮小麥30克,淡竹葉10克,生甘草5克,車前子12克(包),生地黃10克,黃連2克,麻黃根10克,癟桃幹10克。7劑。
二診:汗出已少,胸前區已基本控制。後腦部與臀部減少,再以前方加減。
處方:桑葉12克,菊花10克,丹皮20克,浮小麥20克,淡竹葉10克,車前子10克(包),生甘草3克,生地黃10克,麻黃根10克。7劑。
另囑以桑葉30克,煅龍骨、煅牡蠣(各)30克,共研細。用紗布數層,做成袋,當枕用。2日1換。
三診:枕腦部汗出亦少,胸前汗已無,臀部仍少有汗出,再以前方加減。
處方:桑葉12克,菊花10克,丹皮10克,麻黃根10克,癟桃幹10克,車前子10克(包),澤瀉12克,山茱萸10克。7劑。藥枕方同前。加大劑量,研末,用法同前。獲愈。
按:黎明者,陽動之時,故黎明而汗出。孟景春強調本症之頭部汗出以後腦居多,加之臀部亦有汗出,則知其火熱鬱于足太陽膀胱經脈;其胸前區汗多則知其火熱鬱於心,以胸前為心與心包所屬部位,因此重用浮小麥配淡竹葉,川黃連以清瀉心火。
以心與小腸合,故用車前子、生地黃、生甘草,倣導赤散之意,使心火能下移小腸,從小便而下泄,以汗與小便均屬水液類,小便多則汗液自少矣;舌質略偏紅,脈弦帶數,則知其肝火亦旺。桑葉清肝泄熱,並有辛涼透泄之功,具有“火鬱發之”之義,配以菊花、丹皮、淡竹葉、川黃連等清心瀉肝,火泄則汗自能止;麻黃根、癟桃幹、煅龍骨、煅牡蠣共進以達固澀斂汗之功。
化瘀清熱法
劉某,女,40歲。
夜寐欠佳,不易入睡,寐則汗出,汗出不惡風,如是已有4年余,煩躁不安,舌苔白膩,舌下絡脈紫,脈弦澀。此係病久生瘀,並有心火內鬱,治擬清熱泄火,活血安神。
處方:桑葉15克,浮小麥30克,茯神12克,柏子仁10克,川牛膝15克,炒棗仁30克,桃仁6克,紅花6克,法半夏12克,夏枯草10克,延胡索10克,夜交藤30克,龍齒30克(先煎),生麥芽20克。14劑。
二診:汗出已少,煩躁已無。藥已中肯,再以前方加川黃連2克。7劑。
三診:諸症均見好轉,舌下紫氣漸減,苔膩改善,再以前方加減。
處方:桑葉15克,浮小麥30克,茯神12克,柏子仁10克,川牛膝10克,桃仁6克,紅花6克,炒棗仁30克,延胡索10克,龍齒30克(先煎),夜交藤20克。14劑。
藥後盜汗止,其餘諸症好轉。
按:患者夜寐盜汗多年,煩躁不安、寐差,脈弦澀則知心火內鬱,肝火亦旺。且病久生瘀,瘀久又化熱,逼津外泄。桃仁、紅花、延胡索、川牛膝活血化瘀;炒棗仁、夜交藤、龍齒、茯神、柏子仁以安神;桑葉、浮小麥止汗;法半夏燥濕以消苔膩;夏枯草、少量川黃連以清心肝之火;則瘀血祛、火得泄,則陰陽調和。
結語
以上4例均係盜汗症,但都不屬陰虛之症。以此可見所謂“陰虛則盜汗”是言其常。有學者認為盜汗雖多因陰虛導致,亦可由血虛、風勞、瘀血、濕熱、裏熱、營衛不和、陽盛陰虛、心腎兩虛、氣陰兩虛、時疫等各種不同因素引起。病雖相同,所表現的證候各異,故應辨證論治,體現“同病異治”之旨。
孟景春認為氣虛、陽虛盜汗,多兼衛表不固,則補氣溫陽固表;陰虛火旺型盜汗則滋陰降火;裏熱鬱火型盜汗則清熱泄火;病久頑固型盜汗,則運用活血化瘀法。臨床各方常兼加固澀斂汗之品,如:浮小麥、麻黃根、糯稻根須等。他説:“臨床之際,既要知其常,也當知其變,汗症是臨床上常見的病症,治療汗出之症,除要問其汗出後是惡風還是惡熱,以定其虛實外,對汗出的部位,亦不可忽視。”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