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用經方四步法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10-10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應用“經方”四步法
解讀主訴,詮釋“症徵”。(“症徵”是指症狀和體徵等臨床表現的特點)這是幫助醫者在臨床上觸發選用某經方的靈感。有的青年中醫説:“我記得很多經方,但就是找不到機會用。”而且很多人需要面對的最大問題,是現代的檢查報告多用不上,只能靠四診合參。
筆者認為,這當中要特別重視患者的主訴,因為對病情的感受,患者是切身體會,原汁原味。主訴雖然不一定是主症,但通過醫者的引導,一定會表述真實準確。
患者大多不懂醫也未讀過《傷寒論》,他的主訴不可能與原文症徵相同。因此,詮釋病家主訴提供的症徵資訊,是每一個臨床醫生的必修課。例如,患者會説發燒過後怕冷,不會説往來寒熱;會説頭昏與眼花,不會説頭眩;其他如“痞滿、身瞤動、煩驚、懊憹、振振欲擗地……”臨床上肯定聽不到的,必須有醫者的認真詮譯,才可能想到用某經方。
認準病歷,對接證候。在詮譯症徵的基礎上,醫者可初步萌發選用某經方的想法,但究竟該不該用,實行病機與證候的對接尤為緊要。何謂“機”?“主發之謂機。”(《説文》)“視之不見曰機。”(《老子·第14章》)指隱而不易見,應有探尋才會發現。王冰説:“得其機要,則動小而功大,用淺而功深。”張介賓也説:“機者,要也,變也,病變所由出也。”
例如,雖然患者給出了眩暈、心下逆滿,或氣上衝胸,或身振搖,或短氣心悸,或咳喘,或背冷等症狀,提示可以選用苓桂術甘湯方,但要明確病機是否為脾陽不運,證候是否為飲停心下?則較難。必須經過醫者多方求證、深思熟慮,把所學的知識,上升為智慧才能做出判斷。如果準確無誤,對上相關“方機”,一般治療成功率可達70%。
把握原則,分清主次。方與藥的不同點在於方有配伍。“經方”是按君、臣、佐、使原則組成的,主次分明,彰顯的是藥物之間的關係,學界稱之為“藥際關係”。
如麻黃湯,仲景為啥以麻黃為君,又把麻黃與桂枝配伍在一起,這是因為麻黃與桂枝之間的藥際關係特別好,組合在一起,對於表寒實證具有成倍增效的作用;再加上杏仁與甘草的協同,有立竿見影之效。
當然這些藥際關係很複雜,有藥物本原關係、配伍後的關係、煎煮後的關係、進入機體後的關係等等。單就配伍後的關係,也有監製減毒的,減少副作用的……因此,必須首先把君藥弄清楚,用好。
重視劑量,謹慎加減。藥物劑量有絕對劑量,即仲景原方所給的量,另外還應重視方中的“相對劑量”,就是方中各藥味分量之比。絕對劑量可按漢代1兩≈15.6克換算(臨床按15克換算較方便),筆者曾將經方中用容器量測的固體藥做了部分驗證。如漢代1升半夏≈今法半夏56克或京半夏58克;漢1升麥冬≈今61克;漢1升火麻仁≈今49克;漢1升五味子≈今40克,漢1升吳茱萸≈今31克……
或者按照經方的劑量比例也行,這種方法臨床更靈活些。以小柴胡湯為例,柴胡原方劑量8兩(124.8克),大棗12枚(36克),半夏半升(29克),人參3兩(46.8克),黃芩3兩(46.8克),甘草3兩(46.8克),劑量之比應為3.5:1:0.8:1.3:1.3:1.3。
把握了劑量之多少,如果柴胡用35克,那麼大棗則用10克,半夏則用8克,如果半夏的劑量用得比柴胡大,恐怕就沒有小柴胡湯的功效了。
有些學者認為,“經方以不加減為貴”。筆者認為,為了應對複雜的疾病變化,經方要加減,但必須十分謹慎,特別是要注意所加之藥不可破壞經方原來的藥際關係,不可加得過多。
上述是筆者學用經方的簡要方法,一步一步,“摸著石頭過河”,感覺有點兒笨,但我是這樣做的,效果不錯。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