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血解毒化斑湯治銀屑病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4-30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尋常型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具有特徵性皮損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可泛發全身各處,但以四肢伸側最為常見,特別是肘部、膝部和骶尾部,此病易於復發,以春季高發。因其具有頑固性的特點,給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
銀屑病中醫學稱之為“白疕”,又有“松皮癬”、“幹癬”等病名,以“膚如疹疥,色白而癢,搔起白皮”而得名。中醫學認為,本病是因稟賦不足、肝腎精氣虧損、氣血偏虛、衛外不固、風寒濕邪乘虛入侵、氣血運作不暢,導致機體經脈阻塞、氣血瘀結、肌膚失養,出現表皮增厚、色鮮紅或暗紅、局部瘙癢、脫皮屑等皮損表現。熱毒濕阻、痰濁瘀血是本病的發展結果,同時又是本病的致病因素,這與現代醫學認為銀屑病是因為機體微迴圈障礙導致血流異常,使皮損處毛細血管扭曲擴張充血,繼而加重正常組織損害的病理變化的觀點基本相符。
劉啟廷教授認為,銀屑病的發生與外邪客于皮膚或陰血枯燥不能營養外表有直接關聯,其中血熱毒戀是銀屑病的主要原因。病初起多由風濕熱毒之邪阻滯肌膚,或由外來機械刺激引起皮膚表皮損傷;復因進食辛辣、魚蝦酒酪,或情緒波動、精神緊張,以致心火亢盛,化風化燥,使血熱內蘊,鬱久化毒,熱毒傷陰,陰血暗耗,血熱毒邪外壅肌膚,經絡阻隔,氣血凝滯而發病。且病情反覆,遷延難愈。這些與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的本病與感染、代謝障礙、免疫功能下降、遺傳及精神等因素有關聯一致。以自擬方劑涼血解毒化斑湯為基礎方,隨症加減治療,取得滿意效果。
方藥組成:生地30克,赤芍30克,土茯苓30克,青黛10克,白鮮皮30克,制何首烏30克,威靈仙15克,半枝蓮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苦參15克,白蒺藜15克,甘草10克。
服用方法:上藥浸泡2小時,武火煮開,文火再煮30分鐘,取汁;加水再煎25~30分鐘,取二汁,混勻,分2次早晚溫服。第三煎取汁外洗患處,每次15~30分鐘。
功用:清熱涼血、解毒燥濕、消風止癢。
組方依據:劉啟廷認為,銀屑病的發病是由於人體感受風濕邪氣,同時又受到寒濕,致局部氣血瘀滯而發病。通過多年的臨床驗證,確立了以清熱涼血、化痰燥濕、消風止癢、養血潤膚的治療法則,並據此自擬涼血解毒化斑湯,方中生地、赤芍清熱涼血,軟堅散結;土茯苓、青黛、白鮮皮清熱解毒,祛風燥濕;制首烏滋補肝腎,養血益精;威靈仙、半枝蓮、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化瘀除濕;苦參、白蒺藜清熱燥濕,祛風止癢;甘草解毒和營,調和藥性。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燥濕祛風、涼血止癢、養血和營之功效。
在治療中,以清熱、解毒、燥濕之法貫徹始終,由於本病易反覆發作,纏綿日久,化熱傷陰,血燥生風,故在此基礎上加用養血、祛風止癢之品;中醫認為久病必瘀,若出現明顯的血瘀徵象,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可促進血液迴圈,推陳出新,有利於皮損處的早期癒合,但由於活血化瘀易耗傷陰血,動血生風,使瘙癢加劇,臨床選用時應酌情,劉啟廷教授常選丹參,因丹參性涼,作用較為平和,既能活血化瘀,又兼有免疫調節作用。
加減運用:若病初皮損潮紅、搔之出血痕者,加牡丹皮、大青葉以清熱涼血、解毒止癢;患病久不愈,皮損肥厚呈苔癬樣者,加當歸、熟地、白芍以活血潤燥、榮養肌膚;若皮損處瘙癢難忍者,加烏蛇肉以除濕解毒、殺蟲止癢;血瘀症候明顯者,加丹參、桃仁、紅花以活血化瘀、除濕解毒。
典型病例
呂某某,男,36歲,2012年1月20日初診。
患者主訴14年前因冒雨勞作,出現頭頂部皮膚瘙癢、逐漸粗糙,搔之脫屑,間斷使用中西藥物口服外涂,可暫時好轉,但愈後易反覆發作,且皮損面積逐漸增大。二年前在四肢伸側皮膚上散在出現紅色的丘疹,漸擴大融合成斑塊,瘙癢,隨後軀幹、骶尾處泛發暗紅色皮疹,時輕時重,搔之脫屑,經皮膚病醫院確診為尋常型銀屑病,採用口服和外涂等多種方法治療,病情未見好轉,慕名求治于中醫。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