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學派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4-10 內容來源: 中國網
余霖,清醫家,著《疫疹一得》。他就乾隆之際的溫疫大流行闡發己見,認為該溫疫的流行乃運氣之淫熱入胃,敷布于十二經脈所致,因而倡用石膏重劑瀉諸經表裏之熱,實為補充了吳有性論溫疫之未逮。並制定名方清瘟敗毒飲,為人所稱道。
葉桂,清著名醫家,著《溫熱論治》。創立溫病衛氣營血辨治大綱,他認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肺主氣屬衛,心主血屬營……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溫熱論治》)治療宜“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尤可透熱轉氣,入血則恐耗血動血,直需涼血散血”,(《溫熱論治》)極大提高了河間學派對溫熱病的認識,使溫熱病形成了更為獨立完整的體系,徹底從《傷寒論》中擺脫出來。此外,他還注重辨舌驗齒和斑疹、白疕的辨別,並作了具體闡述,豐富了溫病診斷學的內容。葉氏因之成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和溫熱學派的中堅。
薛雪,清醫家,著《濕熱條辨》。詳細論述了濕熱病的病因病機、發病特點、傳變規律、臨床證型、遣方用藥,彌補了葉氏詳論溫熱、略論濕熱的不足。自此,溫熱學説與溫疫學説均日臻完善,溫病學派發展到鼎盛時期。
吳瑭,清醫家,著《溫病條辨》。強調以上中下三焦為綱統論溫熱、濕熱與溫疫。充實了溫病清熱養陰的治療大法。並組成銀翹、桑菊等方,進一步發展和提高了葉氏的理論。
王士雄,清醫家,著《溫熱經緯》。集前人之大成,對溫病學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總結,另外,其對暑邪、伏氣溫病,順傳逆傳及霍亂病等均作了深入的闡發,糾正了前人的謬誤,補充了前人之未及。對暑、濕、火三氣辨證尤多發揮。
清代末年,南方諸醫對溫病的研究仍方興未艾,浦城雷豐反對吳有性、吳瑭溫瘟不分的模糊認識,撰《時病論》專論非疫性外感病,包括風熱、傷暑、冒暑、中暑、暑溫、疰夏、熱病、濕熱、濕溫、秋燥、冬溫、春溫、風溫、溫毒、伏暑等十余種新感及伏氣溫病,對其病因、病理、證候特點、立法方藥詳加論述,頗為實用。此外,江陰柳寶詒針對“重新感,輕伏邪”的時弊,撰《溫熱逢源》詳論伏氣溫病,強調伏邪為病頗多,致病較重,治療宜以清泄裏熱為主,兼顧溫腎育陰,疏解新邪。
總之,溫病學派是在歷代醫家研究外感溫熱病的基礎上形成的,經過明清兩代而逐漸發展成熟,在其形成發展過程中,又分為二個派系,一為溫疫學派,一為溫熱學派,溫疫學派以吳有性、戴天章、余師愚為代表,以探討溫疫病見長,為溫疫學説的創立與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溫熱學派以葉桂、薛雪、吳瑭、王士雄四大家為代表,研究普通溫熱病(包括濕熱病)的發生發展證治規律,具有更為廣泛的意義,為溫熱學説的成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溫疫學派和溫熱學派在促使外感熱性病脫離《傷寒論》的束縛而自成體系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中醫學的發展産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以上關於學術流派的論述,有利於我們對歷代各家學説有一個系統的認識。但是,醫家與學派之間的關係是錯綜複雜的,很多著名的醫家都是博覽群書,擅學眾長,雖在醫學某些
問題上有獨到之見,卓然自成一家,但其專長並不局限于一方面,往往還有其他方面的重要貢獻,故本書的編寫是以“家”為主,既可比較全面地介紹該醫家的各種專長,而不致有所遺漏,同時亦如實介紹其有關學派的沿革概況。這樣,有助於了解每個醫家學術經驗的全貌,而免以偏概全之弊。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