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學派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4-10 內容來源: 中國網
溫病學派是以研究外感溫熱病為中心課題的一個醫學流派。這一學派在明清時期最盛于我國南方,在研究溫熱病的發生發展規律、病因病機及辨證論治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推動了中醫學的發展。
明清之際,江浙一帶溫疫流行猖獗,促使諸家對溫病進行研究,由此逐漸形成學派。該學派雖形成于明清,但早在《黃帝內經》中已有關於溫病的記載,如《素問。生氣通天論》:“冬傷于寒,春必病溫”。《素問。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素問。刺法論》:“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這些內容已涉及溫病的各個方面。《難經》裏亦載有一些論述溫病的內容,如《五十八難》:
“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傷寒論》明確指出:“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晉王叔和在《傷寒例》中闡發《內經》伏氣溫病説,雲:“冬令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于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為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于冬時伏寒,變為溫病。”晉葛洪的《肘後備急方》收錄了許多防治溫病、溫疫、溫毒的簡便藥方,如太乙流金方、辟溫病散等,並指出溫病主要是感受厲氣所致。隋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列舉了熱病候28論、溫病候34論、時氣病候43論、疫癘病候3論,敘述了溫熱病的致病因素、病機原理,以及症狀特點,提出溫病、時氣、疫癘皆“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病氣轉相染易,乃至滅門,延及外人”。
(《諸病源候論。溫病諸候》)唐孫思邈的《千金方》亦收載了不少治療和預防溫病的有效方劑,及各名醫論述溫病的內容。北宋龐安時在《傷寒總病論》裏亦著意發明溫病,將其分為一般溫病及天行溫病兩類,強調寒溫分治,並具體論述了天行溫病的病因、發病、證治、預防,指出天行溫病與異氣有關,既可即時而發,又可伏而後發,季節不同則證型不同、治法有別,但總以清熱解毒,重用石膏為主。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南宋朱肱的《南陽活人書》注重傷寒與溫病的辨別,對多種溫熱病,如熱病、中暑、溫病、溫瘧、風溫、溫疫、濕溫、溫毒等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在治療上雖未跳出傷寒圈子,但也不墨守傷寒成方,而能靈活化裁,變動不拘。郭雍在《傷寒補亡論》中強調溫病的病因不限于冬傷于寒,其雲:“冬傷于寒,至春發者,謂之溫病;冬不傷寒,而春自感風寒溫氣而病者,亦謂之溫。”(《傷寒補亡論。卷十八。溫病六條》)以上諸家雖各有發揮,但多是零散的認識與經驗,仍未形成獨立的體系而隸屬於廣義傷寒病。
金元以降,對溫熱病的研究有了較大的進展和突破。劉完素據《素問。熱論》創立六氣皆從火化的病機學説及辛涼甘寒解表的治療原則,標誌著外感溫熱病的治療在理法方藥諸方面開始自成體系,溫熱學説初具規模,出現了“熱病用河間”的局面。其後,元明之際的王履在《醫經溯洄集》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中進一步強調傷寒溫病不可同治。明代汪機在《石山醫案》中提出新感溫病的概念。繆希雍在《先醒齋醫學廣筆記》裏指出溫疫邪氣侵犯人體“必從口鼻”而入。凡此種種,充分説明明代以前中醫學對溫熱病的認識雖不甚完善,但已具備了一定的水準,為清代溫病學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明末,我國溫疫流行,極為猖獗,專門研究溫病的著名醫家不斷涌現,溫病學派遂應運而生。代表醫家有吳有性、戴天章、余霖、葉桂、吳瑭、王士雄、薛雪等。
吳有性,明醫家,著有《溫疫論》。他對溫疫病的致病因素、感受途徑、侵犯部位、傳變方式、臨床表現、治療方法等詳加探究,指出溫疫乃感天地之異氣所致,邪自口鼻而入,先伏于膜原,後傳于表裏,感之深者,中而即發,感之淺者,未能頓發,或由誘因,正氣受傷,邪氣始張,治療總宜疏利膜原,表裏分消,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認識,自此溫疫學説開始建立,並得到迅速發展。
戴天章,清醫家,著《廣瘟疫論》。他十分推崇吳有性的《溫疫論》,為推廣吳氏之學,戴氏在吳有性所論的基礎上,詳盡論述了溫疫的辨證與治法,在辨證方面,尤殫心於溫疫病
早期的鑒別診斷,提出辨氣、辨色、辨舌、辨神、辨脈是識別溫疫的五種大法。強調溫疫汗不厭遲,下不厭早,清法貫穿始終,補法用於善後,表裏寒熱虛實並見或餘熱未盡,則用和法。可謂充實了吳有性的辨證論治思想。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