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_meida
官方微信公眾號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中國政務 > 政務資訊 > 各地聲音

千年古城北京打響一場治理“城市病”的攻堅戰

發佈時間: 2017-02-16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李德欣、關桂峰、梁天韻 | 責任編輯: 孟超

(新華全媒頭條·首都發展·圖文互動)(3)千年古城的“治病”攻堅戰

工人對北京南池子大街一座獨門院落的違建進行拆除(2016年1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題:千年古城的“治病”攻堅戰

新華社記者李德欣、關桂峰、梁天韻

首都北京,一座3000多年的歷史古城,在近30年的時間裏,高速發展成為世界知名的特大城市。

然而,與發展相伴,大氣污染、交通擁堵、資源緊缺、人口無序增長、部分地區環境臟亂等問題日益凸顯,“城市病”愈發成為阻礙北京發展的頑疾。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考察調研時,要求北京市“健全城市管理體制,提高城市管理水準”。

近三年來,北京市委市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切實貫徹總書記指示精神,以加強城市管理為突破口,打響了一場治理“城市病”的攻堅戰。

(新華全媒頭條·首都發展·圖文互動)(2)千年古城的“治病”攻堅戰

這是2016年8月23日拍攝的南鑼鼓巷與前圓恩寺衚同交口處的一處地下升降停車庫。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萬眾一心 衝破體制藩籬

“交通擁堵如何緩解?”“安全隱患如何排除?”“環境臟亂如何整治?”……1月份召開的北京市兩會上,城市管理的相關問題再次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就要直面這些問題。”北京市市長蔡奇説。

直面問題,統籌推進。長期以來城市管理受困于分工過細,無法形成合力的情況,已經開始發生變化。

——市區聯動,破解城市管理體制困局

2016年7月28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揭牌成立。“以前一處垃圾,在馬路上歸一個部門管,掃到路邊綠化帶歸另一個部門管,再掃到河邊就是第三個部門的事了。”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孫新軍説,“現在都歸城管委管。”

成立城管委的同時,北京市將首都城市環境建設委員會調整為首都城市環境建設管理委員會。增加“管理”兩字,體現的是內涵和外延上的重大變化。“將一般性議事協調機構轉變為集重大決策、統籌協調、監督考核于一體的工作平臺。”孫新軍説,這次城市管理機構、職能的調整,徹底改變了以往“九龍治水”“各管一攤”的格局。

北京各區也在積極謀求創新,破解舊體制下“八個大檐帽管不好一個草帽”的痼疾。

2014年,石景山成為北京唯一一個城市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區。

“以前各種執法人員各管一攤,效率低。”石景山區八角街道黨工委書記宋永紅説,“現在8個職能部門進駐街道社會治理綜合執法指揮中心,街道發現問題,駐站部門解決問題。”

兩年多來,黑車、遊商、違建少了,街道更加乾淨整潔,石景山老城區面貌煥然一新。

——三位一體,城市管理不再勢單力孤

“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是城管委一項艱巨的任務。”孫新軍説,中心城區建設之初,沒有考慮到管線的後續發展,挖了埋、埋了挖的“拉鏈式”維修司空見慣。管廊建設的初衷是把各種管線集中容納、科學管理。

2016年7月,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成立。

職能合併,效果立竿見影。2016年底,北京市首次摸清了城六區4萬公里地下管線的“家底”,繪製出地下管網“一張圖”。“這張圖也為管廊建設難度大的區域提供了另外一種思路。”孫新軍説。

——上下齊管,城市管理要素全動員

朝陽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可能是小區保安,可能是超市售賣員,也可能是普通路人。他們,是首都治安志願者。他們還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朝陽群眾”。

“社區治安、化解糾紛、隱患排查,都是我們的職責。”68歲的治安志願者孫成虎説。

目前,北京實名註冊的治安志願者數量已突破85萬人,參與調節糾紛的成功率達97%。“城市管理需要包括‘朝陽群眾’‘西城大媽’‘海淀網友’在內的市民群眾廣泛參與。”蔡奇説。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