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_meida
官方微信公眾號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中國政務 > 政務資訊 > 法律法規

借小馬雲炒作或觸法律紅線 誰為家庭的失落買單?

發佈時間: 2016-12-06 |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作者: 楊潔 | 責任編輯: 孟超

“憑藉長相酷似馬雲走紅的江西省永豐縣石馬鎮嚴輝村的范小勤一家在經歷了一月有餘的紛擾後,生活漸漸恢復平靜。然而,這件事對這個家庭造成的影響是否會同樣受到關注卻不得而知。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法律早有規定,禁止利用十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這也為日後類似事件敲響警鐘,任何與未成年人有關的商業行為,都可能觸碰法律紅線。”

追問

誰來為家庭的失落買單?

一個極端貧寒的家庭,就因為范小勤一張酷似馬雲的臉,開始受到世人的矚目。近一個月以來,到嚴輝村來找“小馬雲”的人絡繹不絕,住在范家不遠處的一戶村民粗略估計,最多的一天至少來了四五十人,“像集市一樣”。企業家代表、義工團體、政府人員、網路主播紛至遝來。目的達到後各自散去,但“小馬雲”一家,終究要回到平靜的真實生活,面對眾多的謠言,面對擺脫貧困的持續性問題,劇情的潮水退去,留給他們更多的是無所適從。

首先隨之而來的是排山倒海般的謠言。范家發告訴媒體,村裏面都在謠傳他拿了很多錢,拿了幾百萬,根本沒有的事情,自己並沒有和任何人簽訂合同,只是很多好心人給他家捐錢,自己非常感謝。范家發還表示,儘管現在家裏有了很多米和油,有了很多別人送來的衣物,但問題是,孩子還是沒人管。

承諾、希望、解釋、失望、迷茫,可以概括這個貧困家庭近來的生活。擺在現實的問題是,“小馬雲”家此刻的門庭若市究竟能持續多久?

相關心理學人士指出,在兒童心理學中,孩子的成長與其所在的環境、家庭、經歷的事件息息相關,受到重大事件刺激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陰影,像“小馬雲”這樣的孩子是否能承受現今的門庭若市與之後的門庭冷落之間的巨大落差?

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特聘心理專家劉琳琳接受本刊採訪時認為,“小馬雲”事件對整個家庭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劉琳琳認為,對於家長而言中國這幾十年的飛躍發展,其速度和成就都是空前的,但面對突入其來的狀況,人們往往會産生焦慮情緒,容易迷失自我。對於一些孩子的父母來説,讓孩子擁有名氣和曝光度,從心理需求來看,並沒有對和錯,只是父母往往會低估這些表面的成功與繁華帶給孩子成長的影響。之於“小馬雲”的父親,長期生活在這樣困頓的窘境中,突然從天而降這麼多的關注、幫助,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驚喜,某種程度上來説,這個家庭也確實因此獲得了一定的幫助和轉機。

“6-12歲現在一般處於小學階段,在這個階段裏,他們最好能夠喜歡上學校和學習,發展出必要的人際交往技能。如果這個階段的發展任務沒有完成,並且沒有及時補上,會對後面的每一個階段産生影響。面對眼花繚亂的商業活動,可能存在的負面影響孩子是否能夠承受,家長是否能夠面對,家長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幫助孩子消除或者減少負面影響帶來的麻煩。”劉琳琳擔心,“小馬雲”年齡尚小,孩子可能會因為商業的成功,産生自己不需要努力,僅憑藉天賦或者機會就可一步登天的心理,從而錯失了對於勤奮感的培養,對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埋下隱患。“對孩子來説,過早地經歷這一切,最受影響的是心理建設和人格的發展,人格要到25歲才穩定下來,成長過程中的大事件往往會留下巨大的影響。我們希望所有人不論出發點是什麼,都能給這個孩子留下最大的善意,你是真心的還是虛偽的,孩子的眼睛往往能看穿一切,保護孩子心裏那顆善意的種子,這是非常重要的。”劉琳琳説。

更多教育人士認為,一些人或者一些企業打著“關心”的旗號每天去攪擾一個孩子平靜的生活,會給他的自我認知和價值觀的形成造成混亂,呼籲政府和社會各界採取一些更為有力的措施,以減少這種騷擾。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