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有關報告顯示,全行業只有3家年銷售規模超千億元、1家年銷售額超500億元的全國性藥品流通企業,24家年銷售額過百億元的區域性藥品流通企業。而配送對象多而散,數量超過120萬家。這些大流通企業如果要建起完善的藥品配送網點,包括把網點延伸到較偏遠的地區,成本較高,也需要技術手段、供應鏈管理方式的創新,挑戰企業應對能力。
記者查看了各省出臺的有關文件,發現各地確實考慮到了地區差異,比如安徽明確,藥品經營企業將藥品銷售到偏遠山區基層公立醫療機構的,允許在“兩票制”的基礎上再開一次藥品購銷發票。
還需同步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兩票制”縮短了流通環節,藥價就降下來了?實際上,醫院採購價格在政府集中招標中已確定,實行零差率的公立醫院按中標價採購。在新一輪的集中招標中,中標價會不會因“兩票制”下降,需要看下一步的政策規定。
國家已明確,所有公立醫院都要實施零差率,那麼有些地方再配合實施醫保支付價,會不會起到降藥價的作用?毛宗福認為,醫保支付價非常好,但要把以藥補醫的怪圈扭轉過來,才能很好地執行醫保支付價。
事實上,以藥補醫在我國公立醫院仍然是主導模式。統計顯示,醫院藥佔比仍在四成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光靠“兩票制”難以撼動高藥價。“必須強調‘三醫聯動’,在推行‘兩票制’同時,同步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體現醫務人員勞務技術價值,回歸醫療服務的價值規律。當醫院不需要從藥品中獲取收入,而是有合理的收入渠道,藥價自然就在競爭中降下來了。”毛宗福説,他去三甲醫院看骨外科專家,掛號才30元,勞務技術價值被扭曲。
史錄文強調,即使兩票制讓藥價降下來了,但醫療費用不一定能降下來。如果不能建立促進醫院和醫務人員主動回歸醫學規律的體制和機制,醫院為了發展,也會有辦法獲取不合理收入。所以,仍要強調公立醫院體現公益性的科學合理的經費收入,才能徹底杜絕“按下葫蘆浮起瓢”現象。
毛宗福認為,接下來政策會不斷完善,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到合理區間,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加強監管。只要改革以“三醫聯動”的方式推進,扭轉以藥養醫的體制,藥企逐步改變小散亂的惡性競爭局面,藥品最終會回歸合理價位。(記者 李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