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江禮記 > 七夕節 新聞詳情
七夕,在東海漁村溫嶺石塘卻被稱為“小人節”
發佈時間 | 2023-08-22 09:53:47    

   七夕,一個因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説而流傳千古的節日。七夕,一個被現代人演化為表達愛意的浪漫“情人節”。七夕,在東海漁村溫嶺石塘卻被稱為“小人節”。

  石塘小人節的由來

  石塘小人節,是閩南文化在石塘最鮮活的衍生和最鮮明的人文標簽。300多年前,石塘先民從福建泉州惠安、漳州平和一帶遷徙而來,至今仍保留著濃厚的閩南習俗。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的晚上是神話傳説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而在石塘,“七月七”與濃情蜜意的男女無關,卻是總角垂髫的好日子,當地稱作“小人節”。

  因為在石塘漁民的心目中,七娘媽是美麗、善良、慈愛、吉祥的化身,是小孩的保護神。七夕為七娘媽生日,所以,在七娘媽生日的這一天都要祭拜她,為家中的孩子祈福,祈求七娘媽能庇祐孩子健康平安地成長,有美好的前程。

  石塘小人節是名副其實的小孩子節日,相當於把小孩子都集中在七夕這一天過生日。從小孩1歲起開始做,一直做到16虛歲止。因此,16虛歲小人節慶典就成了象徵成年的分水嶺,如此一來,小人節便又有了“成人節”的內涵,被賦予了神秘而神聖的色彩。

  彩亭、彩轎製作工藝精湛

  小人節的主祭品有七娘媽座、彩亭、彩轎。這些紙扎作品通常以竹子、彩紙或絹為主原料。其中,人偶頭部製作材料取自田間細泥。從選泥、和泥、制模、制坯、脫模、修坯、烘乾,再到上色、開臉、點睛等,單臉部就需要十幾道工序,工藝相當精緻。

  藝人們在這一顆櫻桃大小的人偶頭部畫上戲曲臉譜,按各種人物的特點進行精細化粧,臉部表情豐富,造型大膽誇張,著色濃艷,形態生動,神情逼真。

  人偶的服飾,一般用彩色皺紋紙製作。以金、銀紙做泥偶盔甲的,稱紙人;用綢緞、布等作衣料的,則稱絹人。人偶製作手法相當細膩,從武將頭盔上的花紋、衣服褶皺的顏色、場景中的雕梁畫棟,再到人物的頭飾發髻,均製作精良,惟妙惟肖。

  彩轎主要由竹、紙材質構成,模倣民間花轎的樣式製作,一座轎亭、轎子內貼著一張七娘夫人像,擺放一張供桌,配有香燭,整個轎子以紅色為主調。

  彩亭以竹篾扎制,呈半立體狀,或二層,或三層,高可達三尺,寬二尺左右。有做工精緻的民間戲文舞臺場景,內容多取自民間戲曲故事人物,如《七仙女》《八仙過海》《西遊記》《封神榜》等,裏面人物眾多,神態各異,個個栩栩如生,製作上更臻工巧,整個彩亭顯得色彩鮮艷,令人嘆服。

  16虛歲男孩彩亭為“滿金亭”,16虛歲女孩彩轎為“滿金轎”。在滿金亭和滿金轎的正門口,還特別佈置了一位上京趕考的人偶,手持雨傘,肩背包袱,表示孩子已成年,求取功名。彩亭頂上插有兩支金釵,寓為中狀元的意思。彩亭正中還挂著一副楹聯:“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亭額上書“蟲二”二字,即繁體字“風月”二字去掉邊框,即“風月無邊”的意思。因此,彩亭又被稱為“蟲二亭”或“風月亭”。

  民間工匠們將戲文中各種人物的表情和個性都濃縮在小小的彩亭場景中,賦予了更為深刻的美學意義,既展現了石塘人的聰明才智,也給漁村的生活增添更多美的享受和心靈的慰藉。工匠們用可貴的沉穩和專注,孜孜不倦地繼承、發揚著石塘非遺文化。

  祭祀儀式熱烈、祥和

  石塘七夕習俗傳承以家庭為單位,舉行特定祭祀儀式。祭祀儀式從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持續到七月初七,前六天的每天清晨,點七支香,祭拜七娘媽,但不設供桌。直到七月初七清晨選擇漲潮時間(石塘閩南籍後裔漁民稱“流東水”),才在自家門口擺設香臺供桌。供桌必須是橫著擺放,即按桌板的順紋確定擺放方向。

  祭品主體為七娘媽座、彩亭或彩轎,還有三牲仔(閩南語音)、四福食、時令水果等供品。所謂“三牲仔”,以雞、魚、豬肉為主(雞或雞蛋、魚鲞或墨魚幹、刀肉或豬肝,各選其一)。若用雞蛋,必須要沾點鹽花,同時要在三牲上涂點“洋紅”或用小塊紅紙貼著,設饌備醴以祭祀,圖個喜慶吉利。16虛歲做最後一次七月七時,雄雞是必不可少的,且有一定的擺法,喻示孩子長大成人,從此展翅高飛。供桌上還有糖龜(閩南語音“粿”)、索面、粽子、時令水果等,並標配有七杯酒、七種鮮花、七種顏色的彩線,兩碗灑上紅糖的糯米水圓,供品缺一不可,寓意甜甜蜜蜜,圓圓滿滿。

  七月七的祭祀活動由家裏的女性長輩主持,祭祀要上三道香,每道香時隔十至十五分鐘左右,“一拜平安吉祥,二拜健康成長,三拜聰明成才……”敬香完畢後,將主祭品七娘媽座、彩亭或彩轎從供桌上取下來揖拜,再扯下彩亭上的部分戲曲人偶送給孩子們把玩,然後將彩亭等主祭品放在鐵鑊中焚化,嫋嫋清煙中升騰起漁村節日的喜慶和祝福。

  箬山已故鄉賢黃昭隆先生曾作《七夕偶成》七言絕句:“年年乞巧弄穿針,閩俗偏教制彩亭。此日兒童大喜事,家家設宴鬧盈盈。”漁村的七夕節,場面壯觀、熱烈、祥和,開卷展示的是一軸民俗風情圖。石塘漁民憑藉著一如既往的悉心守護,將七夕文化深深融入血脈中。

  北宋七夕風尚的遺存和濫觴

  據記載,北宋時期,西域摩睺羅六歲出家成佛的故事在京城開封廣為流行。摩睺羅的成才正好迎合了北宋時父母對兒童的期望,成了人們培育傑出人才的理想楷模,人人爭相頂禮膜拜,而石塘七夕習俗的主題含義與摩睺羅的成才故事正相吻合。

  千百年來,隨著時光的流逝,摩睺羅佛經的信仰光環逐步褪去,變為純粹的玩偶,中國固有的傳説戲劇人物取代了它的形象,成了今天石塘七夕小人節的獨特景觀。

  巧合的是,石塘七夕彩亭上的人偶頭像模具與宋時邢臺魔訶羅(梵文的中譯名不同)製作形式極其相似。宋時邢臺藝人所製造的魔訶羅模具,即邢臺人俗稱為模殼者,大多接近於圓雕,模痕很深,為了取模方便,其關鍵部位多留有粗細不一的針孔,然後用小竹籤插入頭部細心挑出,頸部挂出部分再處理一下即可,這樣印出來的泥偶五官清晰生動。這些源遠流長的傳統技藝,代代相傳的工匠精神,卻在石塘漁村相沿成俗,百年不衰,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藝術創造力與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

  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陳勤建教授隨中日浙江沿海民俗志考察團走訪石塘箬山後,在《當代七月七“小人節”的祭拜特色和源流》一文中記載:這一宋代民眾愛情生活文化的“活化石”,歷經千年而在偏遠的漁村得以保存,並由對男女浪漫情感的朝聖,轉向對愛情的結晶,再到對小孩未來的美好冀望,對於人們認識節俗文化生命的衍化,傳統文化在今天的傳播和建設都具有很大的意義。

  石塘七夕習俗,數百年傳承,歷久彌新,作為民間乞巧文化的“活化石”,作為漁村代代相傳的民俗記憶,它倔強地記載著石塘漁村的數百載文化與歷史,成為中國七夕文化中一道亮麗的民族節日盛宴。

  祈巧、祈福、祈愛——石塘小人節,並沒有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湮沒,依然散發著其悠遠而獨特的魅力,充滿著對美滿家庭和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逐。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莫超任 林作標 陳其兵    | 責編:韓辰霄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