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江禮記 > 七夕節 新聞詳情
七夕節的由來和浙江各地的習俗
發佈時間 | 2023-08-01 15:18:50    

   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于西漢,鼎盛于宋代。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説,而“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和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各地關於七夕的習俗也也各不相同。

  1、杭州:七夕賽巧

  坎山鎮有個千年古寺地藏寺,許多當地百姓在七夕之夜都自發地來到地藏寺宿山祈願,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坎山百姓過七夕的另一內涵則是“七夕賽巧”文化。

  祭星乞巧——在庭院中放一根巧桿,上面挂著花邊,八仙桌上也放著精美的花邊,桌子中間擺放著時令水果——“藕斷絲連”的蓮藕、“甜甜蜜蜜”的方柿、“多子多福”的石榴、“巧果如心”的水菱和一碗清水。乞巧結束後便是女孩們的“賽巧”活動。穿針引線,挑織花邊,姑娘少婦現場比試,其樂融融。

  2、金華:殺公雞

  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初七要殺一隻公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便能永遠不分開。

  七夕這天,農家少女會取黃荊柴及烏桕葉搗汁洗髮,讓一頭秀髮烏黑髮亮,美若仙女;家中女子于七七之夜,設香案陳列瓜果糕點于庭院,遙拜七仙女,向其乞巧。女孩們會靜臥葡萄架或梧桐樹下,聽牛郎織女竊竊私語;姑娘們還會用指甲花涂染指甲,打扮窈窕。

  3、衢州:沖洗凈身

  每年七夕,柯城區九華鄉關溪村村民會敲鑼打鼓、放鞭炮、抬佛,熱鬧地舉行慶祝活動。當天,村民都要用水沖洗自己身體,以求凈身,意思是:消災、萬事平安。關溪村七月七民俗廟會始於明代,這一民俗一直延續了幾百年,周邊村民每逢此時,也會來關溪村參加民俗活動。

  4、台州:石塘小人節

  在溫嶺石塘鎮的石塘、箬山一帶,七夕節被稱為“石塘小人節”,長輩在七夕當日向七娘媽(織女)為未滿16歲的孩子祈願。三百多年前,石塘、箬山一帶的居民從福建遷入,將當時在閩南盛行的七夕供奉玩偶的習俗也帶到了這一地區,這一習俗至今仍被民眾完好保留。

  5、寧波:槿葉洗頭

  每逢七夕,寧波民間有婦女拜織女、乞巧、對月穿針、槿葉洗頭、聽悄悄話、印巧果等習俗,寧波各地方誌均有相關記載。明代嘉靖《鄞縣誌》:“七夕婦女陳瓜果乞巧。”明嘉靖《鎮海縣誌》:“七夕婦女用槿葉汁燂(溫水)湯梳櫛,庭院陳瓜果乞巧。”清代雍正《慈溪縣誌》:“七夕婦女陳瓜果乞巧。”清代康熙《象山縣誌》:“七夕婦女陳瓜果乞巧”等。

  6、溫州:送巧食

  每逢七夕,古時候溫州民家女子便在庭院中陳列各種瓜果、糕餅,面對天穹穿針引線,向織女乞求智巧,曰“乞巧”。民間還有七夕吃“巧食”習俗。“巧食”係米粉拌紅糖、蘸芝麻製成,有舌形、指形等。人們是夜把“巧食”拋在瓦背上,酬謝喜鵲搭橋之功,並望多給人間報喜。

  而吃麻巧和紅豆餅的習俗流傳到了現在。爺爺奶奶們會把親手做的“巧食(麻巧)”送給孫兒孫女們,並特意把巧食做成手指狀,祝願孩子們長大都有一雙巧手。過去,溫州人凡在這一天出生的,也會給取一個帶“巧”的名字,比如男娃叫“阿巧”、“巧弟”,女娃叫“巧姐”、“巧妹”等。

  7、嘉興:七夕香橋會

  在嘉興,每年七夕,人們都會趕來參加七夕香橋會,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搭成長約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梁,並在欄杆上扎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在祭祀牛郎織女後,便將香橋焚化,象徵著二人已經走過香橋,歡喜相會。

  嘉善農村用西瓜祭牛郎織女,用臉盆接露水,謂露水為牛郎織女眼淚,抹眼和手,可使人眼目清亮,心靈手巧。

  8、麗水:縉雲張山寨七七會

  縉雲縣“張山寨七七會”始於明朝萬曆初年,是每年農曆七夕都會舉辦的民間信俗活動,在2011年更是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為求婚姻美滿、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事業有成,每年七月初七,人們都要到這裡舉行規模盛大的迎神表演活動。廟會大致流程為:設立“案壇”、上寨迎轎、巡遊祈福、獻戲、山寨守夜、會案表演、祭拜歸位等。

  在七夕節這個浪漫的日子裏,人們懷著美好的祝福和期待,共同傳承並演繹著這個古老而又歌頌愛情的節日。隨著時間的推移,七夕節習俗也在不斷地演進和創新,讓人們更好地感受到這個節日的魅力與意義。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韓辰霄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