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學有禮 新聞詳情
遺産日到了!入錄聯合國人類非遺的“浙”十一項,你知道嗎
發佈時間 | 2023-06-09 11:13:47    

   濃蔭日長的仲夏,2023年6月10日——我國第18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以下簡稱遺産日)來了。

  截至去年11月底,“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項目正式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新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以下簡稱人類非遺項目)名錄,浙江以11個人類非遺項目的數量,繼續保持全國第一位列。

  但是,這11個項目,還有上圖中圍繞在周邊的21個非遺項目,跟這11個項目,是怎麼一回事,你細細掰清楚了嗎?

  “浙”十一人類非遺,3分鐘捋一遍↓↓↓

  崑曲是世界三大古老劇種當中唯一保留至今的。元末明初,一些聲腔開始在江南流行起來,昆山腔形成。從崑曲到昆劇,足足經歷了兩百年。明萬曆末期,昆腔傳入北京,成為全國性劇種,稱為“官腔”。從明代中葉到清代中葉,是崑曲的最鼎盛的時期。

  浙昆:1956年4月,浙江省建立了新中國第一個國營的昆劇團體——浙江昆蘇劇團(浙江省昆劇團的前身)。1956年5月,浙江昆蘇劇團晉京演出了改編了昆劇《十五貫》,轟動一時,被稱之為“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

  永嘉崑曲:永嘉崑曲(簡稱永昆)屬南曲聲腔的一個流派。永嘉昆劇《張協狀元》先後榮獲曹禺戲劇獎、文華新劇目獎、魯迅文學獎和中國戲曲學會獎,之後,《琵琶記》《金印記》《孟姜女送寒衣》等多部作品在全國獲獎。

  浙派古琴作為中國古琴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入錄人類非遺。

  浙江古琴:形成于南宋,是我國第一個形成體系的古琴流派,興盛于明,式微于清。被譽為重振浙派第一人的徐元白先生廣收博取,成為新浙派的奠基人,發展至今已近百年。

  2009年,余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杭羅織造技藝和雙林綾絹織造技藝作為中國傳統蠶桑絲織技藝的組成部分,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杭羅織造技藝:杭羅,由宋代發端以來,綿延元明清。核心技藝的水織法呈現了水與絲織完美融合,均需28天週期。杭羅柔韌、潤而不濕的風格恰如內斂、謙和卻不失風骨的君子之風。

  余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以水凈漂清而得名,色澤潔白,無綿塊、綿筋、雜質,手感柔滑,彈性好,拉力強,厚薄均勻。製作經過選繭、煮繭、漂洗、剝繭做“小兜”、扯綿撐“大兜”、曬乾等六道工序完成,技藝上極需掌握分寸。

  雙林綾絹織造技藝:“花者為綾,素者為絹”,綾絹是綾與絹的合稱。雙林綾絹生産工藝流程主要有浸泡、翻絲、整經、絡絲、倂絲、放紆、織造、煉染、批床、砑光、檢驗整理等大小工序20余道。

  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至今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龍泉窯燒制的“粉青”“梅子青”厚釉瓷,淡雅、含蓄、敦厚、寧靜,是中國古典審美情趣的表現。

  西泠印社金石篆刻作為中國篆刻技藝重要組成部分,入選人類非遺名錄。

  西泠印社金石篆刻:金石篆刻由中國古代印章發展而來,以金石等材料和刻刀等工具,通過鐫刻創作來表現的以文字線條等為主體的造型藝術,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華夏先民在甲骨上的契刻,與漢字的起源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西泠印社創立於1904年,是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團,是海內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專業學術團體。

  樂清細紋刻紙作為中國剪紙技藝重要組成部分,入選人類非遺名錄。

  樂清細紋刻紙:發源於樂清民間剪紙“龍船花”,至今已有700多年曆史。樂清細紋刻紙反映出浙南沿海和甌江流域的民俗,是古代甌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中國剪紙的南宗代表”。以傳統題材為主,包括花卉、鳥獸、戲曲人物、神話、山水等,各種傳統圖案紋樣在幾平方釐米大的紙上顯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刀法工整細膩,圖案細如髮絲。

  浙江與福建聯合申報的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200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這是一種採用原木材料,使用傳統木建築工具及手工技法,運用較短的桿件,通過榫卯結構實現較大的跨度並構築成非常穩固的拱架橋梁技藝體系。其中,浙江的兩項是泰順和慶元的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

  泰順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著名橋梁學家茅以升在進行中國古橋技術史項目研究時,首先發現泰順廊橋並認定其為中國古代拱橋代表,在進行實地考察和比較研究後,確定大量留存于浙南山區的疊梁木拱橋就是北宋時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橋結構。泰順廊橋是中國廊橋的代表,是汴水虹橋的再現,被專家們稱為古代木結構橋梁的活化石。

  慶元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慶元自宋朝以來修建的各式廊橋230多座,目前境內尚存各類廊橋130多座,為全國廊橋數量之最。擁有全國有確切紀年、現存壽命最長的木拱廊橋——龍橋;全國現存單孔跨度最大的木拱廊橋—蘭溪橋;全國現存廊屋最長的單孔木拱廊橋—黃水長橋;全國史料記載時間最早的木拱廊橋—大濟雙門橋和莆田橋。

  中國活字印刷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溫州瑞安木活字印刷技術是其中的代表。

  瑞安木活字印刷技術:我國已知唯一保留下來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藝,迄今已有800多年曆史。木活字印刷術分為刻字、檢字、排版、校對、印刷、打圈、劃支、填字、分譜、草訂、切譜、線裝等二十道工序,完整再現了古代活字印刷的作業場景,堪稱古代印刷術的活化石。

  海寧皮影戲作為中國皮影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人類非遺名錄。

  海寧皮影戲:宋室南遷後,當時隸屬杭州的海寧率先出現皮影戲演出,具有皮影戲唱腔、表演和影偶造型三大技藝特徵,並形成了海寧地方特色的皮影戲表演。在近千年的發展中,海寧皮影戲在演藝、聲腔、造型、舞美等方面都保留了皮影戲的傳統樣式和表演精華,具有典型的南宋風格。

  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其中包括衢州市柯城區九華立春祭、遂昌縣班春勸農、三門縣祭冬及杭州市拱墅區半山立夏節。

  九華立春祭:位於衢州柯城九華鄉的妙源村,每年立春時節,都要舉行隆重的“立春祭”,從古至今,代代相承。家家戶戶要張挂二十四節氣綵燈,全村老少聚集在梧桐祖殿內,依次向鳥身人面、掌管世間萬物生長的春神敬花籃,供祭品,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班春勸農:“班”同“頒”,“班春”即頒布春令,“勸農”以勸農事,策勵春耕。“班春勸農”當日,官祀芒神,行鞭春禮儀,勸農耕種;家設酒肴,祭土神,迎春接福。其俗盛行于宋,興于明清,延續至今。明代萬曆年間,湯顯祖任遂昌知縣,舉辦班春儀式,向士民贈春鞭,向邑人頒布“春耕令”。

  半山立夏習俗:立夏節氣前後,杭州拱墅半山周邊群眾自發聚集在半山娘娘廟附近,舉行“送春迎夏”儀式,吃烏米飯、燒野米飯,組織廟會市集,祈求身體健康,平安度夏,五穀豐登。

  三門祭冬:這是在冬至節舉行的拜冬祭祖民俗活動,傳承于浙江三門縣各鄉鎮聚族而居村落之中,由取長流水、禱告祈天、祭祖、演祝壽戲、行敬老禮、設老人宴及與之伴生的相關民俗文化組成。

  去年年底入錄人類非遺名錄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是我國單獨申報的項目,堪稱我國歷次人類非遺申報項目中的“體量之最”,共涉及15個省(區、市)的44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浙江不僅牽頭申報,更有6個國家級非遺項目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分別為:綠茶製作技藝(西湖龍井)、綠茶製作技藝(婺州舉岩)、綠茶製作技藝(紫筍茶製作技藝)、綠茶製作技藝(安吉白茶製作技藝)、民俗活動(趕茶場廟會)、民俗活動(徑山茶宴)。

  徑山茶宴:這是杭州余杭區徑山寺接待上賓時的一種大堂茶會,是我國古代茶宴禮俗的存續,也是我國茶俗文化的傑出代表。徑山茶宴起源於唐朝中期,盛行于宋元時期,後流傳至日本,成為日本茶道之源。十多道儀式程式體現了禪院清規和禮儀、茶藝的完美結合,堪稱我國禪茶文化的經典樣式。

  廟會(趕茶場):磐安趕茶場以“茶神”許遜的傳説和對許遜的崇拜為核心,其原始形態始於唐,在歷代傳承中,逐漸形成了以茶葉交易為中心的趕茶場重要聚會——春社和秋社。春社主要有迎龍燈、挂燈籠等,“秋社”有迎大旗、疊羅漢、三十六行、興案、盤車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表演,展現了磐安悠久的茶市場歷史及深厚的茶文化底蘊。

  綠茶製作技藝(西湖龍井):西湖龍井茶源於唐,聞于宋,名于明,盛于清,揚於今,素以“色綠、香鬱、味甘、形美”而著稱於世,精妙的製作工藝也不可或缺。

  綠茶製作技藝(婺州舉岩):婺州舉岩源於秦漢,興于唐宋,盛于明清,明清皆為貢茶。製作技藝主要由揀草攤青、青鍋、揉捻、二鍋、做坯整形、烘焙、精選儲存7道工序組成。炒制時以焙為主,炒焙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工藝。

  綠茶製作技藝(安吉白茶製作技藝):安吉白茶以白、活、香、鮮、清為特色,採摘一芽帶一片或二片真葉,殺青理條對溫度有苛刻要求,除要求有正確的溫度外,還要保持苛刻的濕度,需要極高的手感和手法。

  綠茶製作技藝(紫筍茶製作技藝):紫筍茶産于浙江長興縣,古時制茶法被完好地保存,形成茶葉界僅有的“一茗七法”,製成後芽色帶紫,芽形如筍;茶葉舒展呈蘭花狀。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李蔚    | 責編:韓辰霄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