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樂有禮 新聞詳情
用貝殼做的郵票見過嗎 嘉善貝雕達人龍年新作亮相
發佈時間 | 2024-02-02 13:46:43    

   近日,74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貝雕傳承人、貝雕郵票創始人俞友金創作出兩枚龍年生肖貝雕郵票。畫面中的金龍,靈動傳神、威武霸氣、朝氣蓬勃,在日光下可見金光閃閃,寓意祥瑞美好。

  “今年是龍年,龍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徵,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我以龍為主題創作貝雕郵票,向大家致以最誠摯的新春祝福。”俞友金説。

  方寸之間展現“龍元素”

  兩枚龍年生肖貝雕郵票長3.6釐米、寬3.6釐米、厚僅3毫米,主打紅、金、黑經典三色,形象上一動一靜,相得益彰。

  第一枚名為“天龍行健”,造型源於紫禁城皇極門外琉璃影壁——九龍壁。畫面中,金龍蜿蜒而上,昂首奮發,欲有一飛沖天之姿。金龍旁飾以寓意吉祥的火焰和祥雲,並襯以中國紅背景,展現出喜慶祥和的美好圖景。

  第二枚名為“辰龍獻瑞”,造型源於中國古代傳統吉祥紋樣“祥龍拱壁”,畫面整體與郵票外形構成“天圓地方”的格局,寓意天人合一、和合共生。中央玉璧刻有“祥瑞”二字,寓意祥和圓滿、福瑞安康。下方的水紋、雲紋與龍形象共同展現了龍騰四海的宏闊景象,表達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願望。

  俞友金告訴記者,雕刻這樣一枚小小的郵票,工序十分複雜,對於細節的要求也十分嚴苛。

  第一步,是選料。“貝殼種類很多,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每一枚都有獨一無二的色澤和紋理,有的還有很奇妙的反光。我做貝雕郵票的貝殼都是5年以上、至少20釐米大的淡水貝,這是我們江南水鄉特有的貝殼。”俞友金錶示。

  選好貝殼後,便進入正式製作環節。從裁切、打磨、雕刻,到修邊、拋光、上色等,一般需要經過10余道工序,一枚貝雕郵票才算完成。

  “貝殼是天然材質,任何一步失誤,都會前功盡棄,要格外仔細。”俞友金説。

        貝殼.jpg

  俞友金正在製作貝雕作品。王杭晨 攝

  小貝殼擁抱大世界

  這位貝雕藝術領域的“頂流”,其實是“半路出家”。俞友金曾是嘉善縣第三中學的一名英語教師,2005年退休後才開始接觸貝雕。

  俞友金告訴記者,當初決定投入貝雕藝術這一領域,不僅是因為個人愛好,更是為了對廢料進行回收再利用,為環保事業貢獻力量。

  俞友金的家鄉嘉善縣西塘鎮水系發達,盛産貝殼,是“中國紐扣之鄉”。以前,他經常看到貝殼紐扣加工廠在生産過程中會産生許多廢料,如何“變廢為寶”引發了他的思考。

  為掌握先進的製作工藝,他赴廣東拜師學藝,從設備採購到模具製作都親力親為,並成立貝雕工藝品設計工作室。

  2009年,俞友金獨創貝雕郵票這一藝術形式。這些年,他潛心鑽研貝雕郵票,由他設計製作的貝雕郵票已成功走進世博會、亞運會、園博會、大學生運動會等重大經濟、文化、體育活動,向全世界展示著貝雕藝術的無限魅力。

  去年杭州亞運會,他設計出4套亞運會相關貝雕郵票,在貝殼上刻畫出杭州西湖、亞運會吉祥物、會徽等圖案,成為杭州亞運會特許商品,銷往世界各地。

  為讓貝雕技藝登上更大舞臺,俞友金經常背著大包小包,赴全國各地參加大型展覽活動和紀念品設計製作比賽。如今,俞友金已擁有國家專利63項,在國家文博會、工藝品博覽會、旅遊産品大獎賽等大賽上榮獲金獎3項、銀獎6項、銅獎8項。

  “小小的貝雕融合了傳統技藝和藝術,我希望這門手藝能夠傳承下去。在未來,我會一直保持初心,讓貝雕技藝走得更好、更遠。”俞友金説。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王杭晨 通訊員 楊玉紅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