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樂有禮 新聞詳情
“哈佛中國行”走進寧波鎮海:一場關於經濟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發佈時間 | 2024-01-22 09:53:36    

   漫步明清古居,長廊幽深,軒窗雅致,體驗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探訪高新企業,研發創新、生産智慧,感受中國製造的“智造”力量……1月19日,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哈佛中國行”代表團的青年學者走進甬城寧波,一場關於經濟、文化智慧的碰撞與交融就此展開。

        北侖.jpg

  交融:多元文化的魅力

  “非常激動也非常開心能夠帶領哈佛的同學們來到中國。”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中國學社聯席主席、今年“哈佛中國行”的組織者之一劉唯瑋表示,“在哈佛學習的時候,我感覺到一些外國的學生或者媒體對中國有一些片面的看法,希望同學們能夠通過此次活動更好地了解中國,成為溝通中國與世界的橋梁。”

  “哈佛中國行”是由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中國學社自發組織的民間學術和文化交流活動,已連續舉辦十餘年,每年會在哈佛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及其他各學院中篩選20至30名青年學者,讓更多外國青年見證中國發展進步,加強中外友好紐帶。

  Hamza Ahmed,一位來自英國的哈佛肯尼迪學院學生,這是他第一次來到中國。在鎮海區鄭氏十七房景區,他興奮地體驗了澥浦船鼓,一種以鼓、船型道具和民歌小調為一體的反映浙東漁民生活習俗的民間舞蹈,他表示,之前通過電視、電影對中國傳統文化有過一些了解,但實地感受還是非常不一樣。

  來自智利的Jose Tomas Hidalgo Julian同樣也是第一次來到中國。馬頭墻、廂房、石雕、牌坊……在講解員的介紹下,他對十七房所承載的歷史內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裡的建築風格獨具特色,讓我看到了中國過去的文化以及傳承下來的藝術,非常有意義。”

  “我認為民間交往是促進文化交往的一個很好的方式。”Hamza Ahmed告訴記者,“當前,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對中國、對世界各國來説,文化交往可以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哈佛中國行’活動就為大家提供了溝通交流的機會。”

  創新:先進技術的探討

  “在寧波,他們可以親身感受到中國城市的活力和企業的創新能力。”劉唯瑋表示。走進北侖區拓普集團,先進的製造技術令哈佛學子們讚嘆不已。

  來自日本的Satoshi Ito是哈佛韋瑟赫德國際事務中心的一名研究員,來到中國後,他發現馬路上行駛著許多新能源汽車,這讓他感到十分新奇和驚訝,“在日本通常看不到這樣的情況。”在他看來,實現合作共用至關重要,包括知識技術的共用,才能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綠色能源等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華為的智慧駕駛輔助系統是否實現自動駕駛?”“華為鴻蒙智行旗下的問界M9是行業內首個獲得重慶、深圳兩地L3自動駕駛測試牌照的車型,支援泊車代駕功能,自己能開也會自己停。”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交流會上,來自華為、特斯拉、吉利汽車、比亞迪的代表們與哈佛學子們共同探討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現狀與未來。

  來自墨西哥的Juan Pablo Pietrini Sa nchez對特斯拉非常感興趣,他試駕了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國産Model Y,體驗感良好,車身優美流暢,駕駛操作便利,“雖然新能源汽車産業在中國起步較晚,但已經逐步佔據了國外市場,我非常看好。”

  “寧波是此次‘哈佛中國行’的最後一站,在這裡,我們既領略到了江南水鄉獨特的人文風貌,也實地探訪工廠感受中國製造的創新力量。我們由衷的希望,以‘哈佛中國行’為契機,世界能看到一個更加真實、立體、多元的中國。”劉唯瑋表示。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共用聯盟·寧波 俞家嘉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