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樂有禮 新聞詳情
傳統古村落頻成頂流背後 是什麼樣的永嘉?
發佈時間 | 2023-12-06 09:29:21    

   連日來的好天氣,讓楠溪江邊永嘉古村落的打卡熱度持續走高。林坑曬秋、蒼坡秋收、暨家寨影視打卡、東爐紅柿……就是秋日的“美拉德”九宮格。傳統古村落頻成頂流,背後的密碼是什麼?12月初,記者走進永嘉古村落,近距離感受一幅幅村美人和共富的新畫卷。

  古村活化,璞玉成網紅

  午後時分,陽光和煦。走進永嘉黃南林坑古村,47幢古屋沿山間溪流兩岸層層往上,村民們在村口的小道兩旁,擺滿了農産品土特産,柿子、臘肉、溪魚幹、番薯幹、素面、土雞蛋、黃豆……拼成一幅美麗的豐收畫卷。

  始建於明朝的林坑古村,至今已有700餘年歷史,保存著浙南山區傳統的木結構民居建築,是楠溪江保存最完整的山地民居之一。村莊三面環山,竹木繁茂,因村古、水美、山秀,擁有“湮沒深山中的璞玉”之美譽。那麼,璞玉如何成了今日網紅?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永嘉縣就把保護和改善環境作為一項長期戰略,毅然關閉了楠溪江中上游所有的工廠,作出了今後中上游不再發展工業的決定。2003年啟動的“千萬工程”,更加堅定了永嘉保護優化環境的決心信心。20年來,永嘉重生態強整治,鄉村人居環境越來越美。全域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落地實施《溫州市楠溪江保護管理條例》,全縣95%以上村莊建成新時代美麗鄉村,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入選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百強縣。

  “就算是週一週二,每日客流量在2000人次左右,週末高峰期可達8000多人次。村民攤位上的農産品一天下來就被賣空。”陪同我們的林坑村村委會副主任毛統興一路走一路介紹。他説,今年的曬秋策劃在往年的基礎上,做了一些針對性的調整,比如溪流山澗水霧系統、潮流咖啡、LIVE音樂、簪花造型等新時尚調性品牌的加入,給曬秋活動帶來了更多年輕流量。

  而和林坑幾乎同一時間舉行的,還有岩頭鎮蒼坡古村的“千年宋莊·蒼坡秋收”活動。作為同樣以類似農村豐收場景佈置為主開展的活動,蒼坡秋收首個開放的週末日均人流量輕鬆超過5000人次。截至11月27日,蒼坡村接待遊客數3.71萬人次,門票收入20.13萬元,村民農産品和餐飲收入超73萬元,村集體增收6.1萬元。

  美麗風景帶來誘人“錢景”。看著每天源源不斷的客流,永嘉古村落的村民們樂開了花。

  帶狀發展,“喚醒”到“煥新”

  一部劇帶火一個村。今年10月,網劇《田耕紀》熱播,其中出現的大量鄉村實景均是在永嘉暨家寨拍攝的。一時之間,這個原生態江南宋村遊客有了量級遞增。

  暨家寨,位於永嘉縣岩坦鎮與仙居交界的山中,是永嘉縣最偏遠的楠溪江源頭古村落之一。和楠溪江流域的許多古村落一樣,暨家寨的暨氏先祖也是為避戰亂,由外地遷居於此,而後繁衍生息。數百年來,在隱逸的山中保留了完整的古村模樣。從永嘉縣城驅車近一個半小時,記者來到了這個深山裏的古村落。

  被大夥親切稱為“寨主”的暨家寨民宿發展帶頭人暨伯良剛從溫州洽談影視拍攝業務回來。他告訴記者,上次拍攝,火了村裏的民宿、餐飲生意,一個星期收入有8萬元,村民當群演也有收入,因為村裏住不下,還帶動周邊村民宿增收近10萬元。眼下,隨著劇集的熱播,暨家寨籌備著開展影視村落打造,策劃古村場景線下打卡路線宣推,借力《田耕紀》,引進更多合作劇組進駐,寫好古村落新的致富經。

  以古村落為點,永嘉高標準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帶。近年來,累計打造“岩坦楠溪古韻”、“鶴盛雁楠山水詩畫”等鄉村振興示範帶13條,其中,串聯3鎮、30個村居建設全長52公里,輻射6.2萬人的“山水雁楠”跨區域精品帶,成為溫州市線路最長、帶動能力最強的鄉村振興示範帶。全縣完成省級未來鄉村建設2個、在建省市級未來鄉村6個,其中,省級未來鄉村岩上村入選全省十大未來鄉村模式案例,通過民宿集群化發展,帶動周邊村居平均增收10萬元以上。

  美麗經濟,流量變“留”量

  “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幃繞畫樓”,説的是永嘉岩頭鎮的麗水古街。“不到岩頭麗水街,就不算來過楠溪江”,在楠溪江眾多景點中,麗水古街如今已成為一張金名片。一來到麗水古街,古樸的長廊,清澈的流水,慵懶的美人靠,古老的戲臺,讓人禁不住慢下腳步。長廊上有黑膠館、咖啡館、小酒館等各色店舖,一家家逛過去,一不小心就忘了時間。

  岩頭鎮麗水街古村歷史悠久,現在村內共有58處文保單位,其中國保1處,省保1處,古村內還居住著原住民約350人。據介紹,針對古村開發低水準、産業低檔次、集體低收益的發展困境,鎮裏引入縣旅投集團與麗水街古村成立強村公司,由公司對古村實行統一運營管理,古村按照40%的比例進行分紅。去年村裏僅分紅收入就有140多萬元。

  群眾從“旁觀者”變成“建設者”,和美鄉村從點上“盆景”變成面上“風景”,美麗經濟在永嘉蔚然成風。縣委宣傳部的同志告訴記者,當地堅持把“千萬工程”與永嘉優美山水生態、深厚文化底蘊、獨特建築風貌相結合,將歷史文化村落分為整體型、局部型、單體型三類,進行分類分級保護。還籌措專項資金,委託清華、北大、同濟和中國美院等單位,高規格編制芙蓉、蒼坡、林坑等重點歷史文化村落保護規劃和新區建設規劃,讓古村始終保持古韻、留住鄉愁。

  楓林鎮鑊爐村打造了打造了麥浪公園、麥餅工坊、林間小築、鄉味博物館等業態,成功舉辦了開鐮節、研學遊等特色活動,走出一條鑊爐特色鄉村振興之路。雲嶺鄉南陳村探索“強村富民”新模式,“政府引導、鄉賢助力、村企共建”的共富模式,推動“農業休閒觀光園”到“溫泉小鎮”再到“楠溪·雲上溫泉旅遊度假區”的發展三部曲,實現從依託生態資源的農旅觀光向打造高端溫泉康養度假園全産業鏈升級。每到節假日,永嘉的遊客紛至遝來,民宿“一房難求”,古村落的村民真正實現了“家門口”致富。

  鄉村振興朝哪走?“千萬工程”的實施,傳統古村落的保護利用,創意帶來的生命力,發展帶來的生産力,便是永嘉找到的答案。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王靜 瞿雲微 通訊員 鄭賀龍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