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樂有禮 新聞詳情
藝匯絲路”訪華采風作品展開展 一場跨越國界的藝術對話
發佈時間 | 2023-12-04 10:19:19    

   跨越日月山海,尋找藝術之美。作為“良渚論壇”的組成部分,由文化和旅遊部、浙江省政府、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藝匯絲路”訪華采風作品展12月3日在杭州夢棲小鎮開展。

  一週前,來自83個國家的84位藝術家到浙江開啟了訪華采風創作活動。他們從良渚出發,尋訪了杭州、紹興、湖州等地,看見了五千年良渚文明的燦爛輝煌,感受了“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的無限魅力,體味了浙江在歷史與現實交相輝映中的獨特韻味,見證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知了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

  “這次展覽選取了藝術家們創作的150多幅作品,分為‘文明探源’‘綠水青山’‘人文勝境’三部分,希望完成一場跨越國界的藝術對話。”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余旭紅帶著記者觀賞眼前的一幅幅作品。他説,各國藝術家從中國藝術中獲得靈感與啟發,並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藝術語言,將采風中的所見所感、所思所悟轉化為多元的藝術創作與實驗。

  走在展廳,就像走進了世界文化的百花園。油畫、水彩畫、素描畫,還有抽象畫、藝術裝置、雕塑等顯現出的姹紫嫣紅和生機盎然,盡顯這一方水土生發的美好想像。

  在巴拿馬藝術家黃永康的作品《搖滾富春》前,余旭紅停下腳步。“這幅作品是以中國的水墨畫為靈感創作的。”他掏出一張縮小版的黑白《搖滾富春》告訴記者,藝術家在創作完後特意表明如果作品是黑白兩色,那麼就可以看做是一幅中國水墨畫。不過因為巴拿馬的主要文化特徵是熱烈的,所以他的作品用上了絢爛的色彩。

  余旭紅説,這正是兩國文化交融對話的印證,“通過采風,從具象繪畫到抽象表達、從視覺直觀到文化想像,各國藝術家把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中華文化相勾連,這是一種美妙的體驗。”

  展覽中的一幅幅畫作,都體現著“文化連接心靈,藝術溝通世界”的美好意趣。

  新加坡藝術家林仰章在回國前,也作為一名觀眾來參觀自己參與的這次采風展。記者見到他時,他正用手機拍攝墻上作品。“這兩幅畫表現的都是浙江的山水自然景觀,其中一幅是安吉的竹林,另一幅是銀杏和楓葉。”林仰章向記者介紹,這些都是他在采風途中看到的景觀,他嘗試著用油畫布和丙烯顏料畫中國的山水,就是希望能從新的維度來表達東西方文化的交融。

  林仰章來過中國多次,他坦言,這次見到的江南氤氳之景,以及成體系參觀到的良渚文化等,讓他對世界有了更廣闊的了解,必然會對他的藝術創作産生積極影響。

  在展覽現場,摩洛哥藝術家齊亞特·亞斯米娜的裝置作品吸引許多人駐足。走近,你仿佛能聞到隱約飄出的香味。

  這兩幅作品名為《種子之歌》和《燃燒的心》,都以紅色為背景,是用紅線穿過小洞與銅絲、紅色網布相接完成,這些材料都是她從摩洛哥帶來的。她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一棵在采風中見到的樹,“雖然我不知道這棵樹的名字,但它如此美麗,我的作品想表達蓬勃向上的生機。”

  齊亞特不止一次感慨中國文明的悠久和連綿。在她看來,“中國的歷史也像一棵樹,向下紮根是古老悠長的文明,向上生長是充滿希望的未來。”

  不僅如此,這次展覽中還加入了一幅特別的畫作,是象牙海岸藝術家莫合·欸布斯·庫塞·瑪蒂爾德在2008年畫的作品,放在她本次采風後創作的《良渚之光》旁邊。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藝術家來華采風創作活動由來已久,直到2013年被正式命名為‘藝匯絲路’。這位象牙海岸的藝術家恰好參加過從前的活動,這次我們把她以前的作品也進行展覽,正好可以體現活動的延續。”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韓緒表示,采風活動和展覽,是一個為各國藝術家搭建文化互鑒、藝術交流的國際性平臺,我們希望通過強調延續性來表達一種期望——越來越多海外藝術家能加入這條“藝匯絲路”,通過藝術促進各國人民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欣賞,而這,正蘊含著首屆“良渚論壇”舉辦的初心。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沈聽雨 姜曉蓉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