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樂有禮 新聞詳情
堅守+創新,讓非遺“活”得更好
發佈時間 | 2023-10-17 08:57:34    

   舟山2.jpg

        8月底,一艘由國家級非遺項目“舟山傳統木船製造技藝”定制打造的舟山“綠眉毛”海船在浙江省非遺館一樓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踏上這艘構造精妙的倣古木船,感受舟山傳統海洋文化。

  主導建造該船的岑氏木船第四代掌門人、國家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岑國和表示,整個建造過程他都嚴格把關,力爭完整還原傳統“綠眉毛”海船的47道製作工藝。在他看來,祖宗留下來的老手藝必須完美呈現在世人面前。

舟山.jpg

  “普陀船模”省級非遺工坊讓孩子們拼船模

  “舟山鑼鼓”入選杭州亞運會暖場節目資源庫,“敲響”亞運舞臺;《潮涌東海共慶亞運》的舟山漁民畫在杭州亞運會博物館精彩亮相;這條“綠眉毛”海船又“開”進了杭州亞運會……一項項精彩的非遺展示無一不在講述舟山優秀的傳統文化故事,推動舟山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非遺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基因所在。舟山也不例外,這裡燦爛豐富的非遺資源和海洋文化所代表的底蘊、情懷、堅守,是支撐海島發展永不衰竭的精神力量。

  隨著時代的變化,有些非遺賴以生存的條件也發生改變,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積極挖掘它所蘊含的文化意味,探索和時代融合的新路徑,讓非遺傳承觸及到更廣泛的領域和人群。如今在舟山,有關非遺傳承保護的各類活化利用正如火如荼進行,有的甚至已經“出圈”,並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喜歡。

  堅守初心,用生産性保護傳承非遺技藝

  舟山,舟如山。《昌國州圖志》説:“舟山,在州之南。有山翼如,枕海之湄,以舟聚之,故名舟山。”千百年來,舟山人以海為生,謀取“漁鹽”之利,因而漁船也天然地成為舟山海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標識。

  提起造船,尤其是舟山木帆船,岑氏家族頗有聲望。從創始人岑明賜1900年創建造船小作坊開始,岑氏木船就有了名號。1915年第二代傳人岑阿友接班建造中型木帆漁船。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隨著鋼質船的普及,木帆漁船逐漸退出作業舞臺。第四代傳人岑國和一直堅守傳統的木船製造技藝,逐漸走上打造製作傳統倣古木船的道路。

  “鋼質漁船普及後,一家家木船作坊倒閉了,那真是我們的至暗時刻。”岑國和説,雖然處境艱難,但他不想讓“綠眉毛”“背舢船”“丁松頭”“倒八字頭”等珍貴的傳統木帆船製作手藝斷掉,便咬牙堅持,等待轉機到來。

  終於,這個轉機來了。

  1998年,德國航海家托馬斯找到了岑國和,想造一艘屬於自己的歐洲古代木帆船。之前,托馬斯已走遍中國東南沿海一帶,選擇這裡就是看中了岑氏木船的製作技藝。

  三年後,這艘木帆船終於打造完工。托馬斯駕駛著它,從沈家門出發,輾轉馬來西亞、泰國,最終抵達家鄉德國。回國後的托馬斯將這艘船的資料放到網上,岑氏木船的名號被更多人知道,不少外國客商陸續找到府來。

  2002年,為弘揚舟山海洋文化,舟山相關部門找到岑國和,要求打造一艘倣宋代的“綠眉毛”號古帆船。2005年,這艘船追尋前人航跡,北起青島,南下廣州,行程4430海裏,展現中華文明曾經在探索海洋上努力的方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自那時起,岑國和相繼打造了亮相世博會的“不肯去觀音號”、傳遞奧運火炬的“安福艫號”和運河“漕舫船”、成為中國航海博物館珍藏品的“倣明福船”等。

  每復原一艘古船,岑國和都要先查閱大量史料,總結這些年古船復建的經驗,岑國和認為“關鍵要做到復古如舊,根據書籍史料的記載仔細推敲,在外觀上力求一致。大到所用木料,小到一盞燈籠,都要經過研究,不能憑空想像,否則就會失去古船的韻味”。

  精益求精、堅守初心是岑國和作為老手藝人的執著追求。這些年,岑國和在發展木船倣古製作的同時,還招收青年學徒,傳承木船技藝,又開放作坊接受參觀,積極傳播這項國家級非遺。

  選取元素,用創造性轉化延續非遺魅力

  下了朱家尖大橋,沿著海邊的小路往前開,“普陀船模”省級非遺工坊就藏在幾幢不起眼的小廠房內。它的主人是岑武國——岑國和的弟弟,也是岑氏木船第四代傳承人。

  岑武國説,他至今都記得德國人托馬斯看到那艘歐洲倣古木帆船後向他們豎起的大拇指。那讚許在他心裏折射出一縷光,一直亮到現在。他一直在思考,作為工具,木質船的能力值已經不適應如今的工作強度,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喜愛它,尋找它?是想通過它看到什麼?是時代與生活走來的樣子,是大海的變遷,還是這其中凝練出來的製造與自然,理念與技巧的智慧?

  舊時,漁民打造漁船都要先製作船模作為船樣,以觀其外形,又測其浮力、風帆、性能,於是船模製作應時而生。

  岑武國説,這種船模除了展覽,適用性很小了,但其中蘊含的觀察、計算、打磨、拼搭等思維習慣和技巧卻有著無限生命力,依靠這些發展衍生品倒是一條新的發展路子——體驗傳統木帆船的模型製作成為岑武國想到的出路之一。

  參觀者們只要按照圖紙製作好的零部件進行組裝,就可以成功還原出一艘縮小版的古帆船。

  來自沈家門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蘆姿而在體驗過一次船模拼裝後説,這種“DIY”船模拼裝簡單易學,還成就感十足。“重要的是置身非遺工坊做船仿佛自己真的成了一名小工匠,儀式感滿滿。”

  針對不同人群,工坊還推出了難度不一的體驗項目。除了相對簡單的船模拼裝,這裡還有短期培訓,讓參與者自己動手切割、打磨零件,興趣更濃的還能置身實船建造工作,感受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老手藝。

  岑武國好比一位尋求非遺活化利用的“探索者”,讓更多的人通過手工製作、實地體驗感受舟山傳統木船製造技藝這一非遺的存在。未來,他還想打造以中華木帆船為主題的“體驗+傳承”式非遺技藝旅遊項目,讓“普陀船模”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文化遺産處處長邵思明説,在舟山不僅有岑武國這樣的非遺傳承人主導的非遺工坊,還有很多非遺愛好者創建的非遺手工作坊,它們在活化非遺方面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坐落在馬岙的“居山小院”就是這樣一座好去處。這裡最大的特色是將非遺帶入普通人的生活,推出改良款手工製作讓大家近距離領略非遺傳統的魅力。比如“螺鈿鑲嵌”體驗,就是運用這一非遺技藝中的“點螺”元素,將小如米粒、細若秋毫的裸片一點點粘在胸針、簪子、發夾等底座上,製作出流光溢彩的成品。

  居山小院的店主青瑾坦言,讓大家體驗傳統的螺鈿鑲嵌不太現實,一來技藝太過複雜,二來成本過高。所以她選取了其中的點螺元素,將其運用到製作簡單飾品上,吸引受眾前來體驗。

舟山3.jpg

  居山小院用“點螺”元素創作飾品

  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是可行的。她的小店自五一試營業以來一直有人光顧。尤其暑期來臨後,每天都能來三四十位體驗者。

  創新思維,用“網際網路+”集結年輕力量

  在時間面前,所有事物都逃不過被“碾壓”的命運,非遺亦如此。因此,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非遺傳承保護接下來要走的路。如果説老一輩的岑國和、岑武國做得更多的是堅守,那年輕一輩的非遺傳承人想得更多的便是出新招、走新路。

  定海布袋木偶戲區級代表性傳承人侯夏玲心裏的主角——布袋木偶戲也因時代變遷而黯然失色。從小看戲聽戲的她覺得有責任撣去蒙在布袋木偶戲這一省級非遺身上的“灰”,讓它重見光芒。

  2021年,侯夏玲在抖音上看到很多有關京劇、越劇、黃梅戲等非遺內容的直播,其中福建木偶戲讓她唸唸不忘。

  “都是木偶戲,為啥人家就能搞得風生水起?”那時她便萌生了依託抖音發佈視頻、同步直播舟山布袋木偶戲的想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一段融合了海島人民高亢感情的唱腔終於在抖音“出圈”,瀏覽量超過400萬。

  從此,一個人,一部手機,一個絕活,侯夏玲用另一種堅守讓“小木偶”得到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她的粉絲也從一開始的幾百人變成一年前的兩萬人,再到如今的四萬多人。

  其實,在抖音上像侯夏玲這樣年輕的非遺傳承者有很多,一向追求新潮的年輕人也通過短視頻和直播被各類非遺圈粉。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來,有100多位30歲以下認證非遺傳承人活躍在平臺上,還有1000多位00後在抖音弘揚非遺文化。

  為什麼年輕人會被非遺吸引?或許是因為當代年輕人更注重精神生活和文化消費,而這些古老藝術和文化所代表的底蘊、情懷、堅守暗合了他們對於“與眾不同”和“我有一顆有趣靈魂”的訴求。

  不久前,越劇之家視頻號發出的舟山男孩貝子越緊急救場一開嗓驚艷全場的視頻,幾個小時點播量就有了近300萬,各大平臺的官微也都在轉發。12歲的貝子越小小年紀就能遊刃有餘地演繹越劇,正是源於他對越劇發自內心的喜愛。

  非遺是當代人與先人溝通的紐帶和記憶載體,它吸引年輕人的程度或許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如侯夏玲所説,在她的直播間,就有常來捧場的“粉絲”,還有很多想跟她學戲的年輕人。

  放在以前,誰能想到非遺居然會被一群年輕人“盤活”呢?可是事實就是這樣。現在,侯夏玲的演出機會越來越多了,站在她那一人高的紅色戲臺前的觀眾也越來越多元了。

  “很多小孩子都愛看我改編的木偶戲,他們既喜歡那些形態各異的木偶角色,也沉醉於我講述的精彩故事。”侯夏玲説,除了依託網路力量改變傳統的傳播方式,她還堅持創作木偶戲現代作品,迎合當下年輕人和孩子們的喜好。

  讓非遺在更年輕的人心中發芽是做好傳承的重要一環。當下的舟山,開展了10多年的“非遺進校園”活動也越來越成熟,岑國和、岑武國、侯夏玲都被邀請去學校給孩子講古船文化、説布袋木偶,非遺正一步步走進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

  定海的小學裏,孩子們正打著船拳,那整齊劃一、氣勢十足的招式流露出傳統武術的動感;岱山的校園裏,舞龍、打蓮湘、馬燈等10多項非遺項目也走進課堂教學,與孩子們有了親密接觸。

  相信不遠的未來,舟山非遺會以更加青春靈動的身影,成為文明綿延傳承的見證,一步步滋養人們的日常生活。

來源:舟山日報    | 撰稿:記者 李伊娜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