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樂有禮 新聞詳情
在“宋韻今輝”裏,讀懂傳承與創新
發佈時間 | 2023-04-03 09:01:34    

  春天來杭州看宋畫,儼然成了一個獨特的文化事件。

  3月18日起,“宋韻今輝”藝術特展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展覽將持續至本月16日。從開幕這天開始,展館門口每天排著長隊。美術館的工作人員感嘆,這樣高的人氣,是此前沒有想到的,也是近年來少見的。

  37件(套)宋、元、明、清傳世書畫,國家一級文物13件(套),二級文物21件(套),三級文物3件(套),系統呈現了從宋、元、明、清到近現代江南地區的宋韻書畫藝術文脈。更引人矚目的是,這是南宋四大家“李劉馬夏”的作品首次齊聚同一個展覽。

  宋畫齊聚南宋故都,究竟激起了怎樣的熱情,我們細細品來。

W020230403257494264394.jpg  

展覽現場 中國美術學院供圖

  “四大家”緣何相聚杭城

  這是一場充滿浙江元素的展覽。

  先來看作者。“李劉馬夏”來了——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被稱為“南宋四大家”,他們都與浙江、杭州淵源至深。時隔800年,他們相聚在西子湖畔。

  比如劉松年,因居住在杭州清波門,故號“清波”。這次他的代表作《四景山水圖》真跡恰好回到了清波門。夏圭也是杭州人,他是宋寧宗、理宗大力護持畫院時的本地畫家,擅長山水畫,人稱“夏半邊”。

W020230403257496295116.jpg

  《四景山水圖》 南宋 劉松年 絹本設色手卷,故宮博物院藏

  再來看畫作。浙江的明山秀水歷來是文人取之不盡的素材,西湖之景尤為如此。展覽中,除了《四景山水圖》,李嵩的《西湖圖》、王原祁的《西湖十景圖》,呈現了不同畫家眼中不一樣的西湖景象,讓不少觀眾在畫作中回望家鄉的歷史風貌與氣象。

  鮮為人知的是,這場展覽的籌備並不容易。

  2021年8月,浙江省委文化工作會議提出實施“宋韻文化傳世工程”。不久後,一場高規格的宋韻主題展覽被提上了日程。省委宣傳部、省文聯、中國美術學院共同研究提出,要在杭州辦一場宋代書畫真跡展。當時不少人認為,這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

  為什麼?嚴格意義上説,浙江幾乎沒有代表性的宋畫真跡藏品,要辦宋畫真跡展,畫作基本都要外借。此外,大部分宋畫真跡屬於國家一級文物,根據有關規定,這些文物每經展出就需要“休眠”,外借需要提前一兩年預約“檔期”。加上各大博物館的文物各有展覽計劃,有的從不出省、有的很少出館、有的甚至極少示人,珍品外借可謂難上加難。

W020230403257497761305.jpg

  《雪屐觀梅圖》 南宋 馬遠 絹本,上海博物館藏

  整個籌備過程,策展團隊對“李劉馬夏”相聚很執著。在總策展人余旭紅看來,“李劉馬夏”不僅是中國繪畫史上的巔峰之一,對杭州而言更是有特殊意義。如果他們的畫作能回杭州展出,這是杭州市民的幸福,是幾代學者的願望,同時也是向中國古代繪畫傳統致敬。

  但湊齊“李劉馬夏”絕非易事。對策展團隊來説,這是塊“硬骨頭”,要盡最大努力“啃”下來。

  遼寧省博物館副館長董寶厚清楚地知道,這場展覽對於浙江、對於杭州的意義。杭州,曾孕育出輝煌燦爛的南宋文化,在以“李劉馬夏”為代表的畫家們的努力下,南宋的繪畫藝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準。遼博這次共出借了6件作品,其中就有馬遠的《松壽圖》。

  雖然各大博物館都鼎力支援,借畫的過程中還是發生了一些波折,差點“三缺一”。“李劉馬夏”的其中一幅畫按照原藏單位的計劃將用於他們自己的一場臨展,對方起先有些猶豫。

  “無論多難,都要試一試。”策展團隊堅持。雙方多次溝通後,對方博物館負責人最終決定出借畫作。

  更巧的是,開展前“李劉馬夏”的畫作同一晚到達杭州,這也許是另一種奇妙的緣分。

  一場如此艱難的展覽,為什麼最終能成功?在借畫的過程中,各大博物館都感受到了策展團隊的誠意、執著和決心。

  讓不少觀眾驚喜的是,這次展覽是北宋郭熙的《溪山行旅圖》70多年來第一次走出雲南。“我們作出這個決定有兩個原因,杭州有著延續千年的深厚底蘊,同時我們看到了策展團隊自身的實力和情懷。”雲南省博物館館長劉旭説。

  天津博物館副館長馬弛記得,策展團隊多次前往天津溝通,有一次是中午到、晚上走。上海博物館一位負責人提到,有時淩晨3時還收到策展團隊有關展覽的溝通微信,“是被他們的誠意打動的。”

  展覽得以成功,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也做足了準備。經過兩年多的改造,藏館條件得到了升級,不僅能夠滿足展陳一級文物的要求,同時也達到了國際安證評估97分的評價,可以對接國際最重要的藏品。

  展覽為何這麼火爆

  上午9時,是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的開館時間。從8時多開始,美術館門口就開始排隊,往往到開館時,隊伍已經“彎過了幾道彎”。

W020230403257499957532.jpg

  觀眾欣賞宋畫 中國美術學院供圖

  “一開始是門口排隊,後來裏裏外外都排隊。畫前面要排隊,展廳前面也要排隊……”工作人員介紹説,這樣火爆的場面,天天見。

  為什麼展覽這麼受歡迎?

  這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展覽,不同的人可以從中看到不同的興趣點。

  比如考古學家杜正賢關注到西湖邊光禿禿的山。“從前各家各戶造房子、燒火做飯都需要用到木頭,所以近處的山上很難留下大樹。在民國照片中也可以看到,當時西湖周邊的山比現在光禿多了。”他説,以史為鏡,如今變得鬱鬱蔥蔥的寶石山,是這幾十年來保護的結果,更為西湖添了幾分風采。

  比如學者陳野發現畫家們熱衷“江南”,更深入研究他們背後為藝術創作而腳踏實地的努力。“《富春山居圖》的作者黃公望久居江南,50歲後更是悠遊名山大川。他隱居富春江時,凡領略江山釣灘之勝,皆帶紙筆而作速寫模記,‘樹樹歸畫囊’。”陳野説,因此他的山水畫素材來自於無數山水佳勝之處,筆墨意趣和江南韻致躍然紙上。

  比如不少文博專家注意到,改造後的美術館使用了低反射玻璃——這能讓觀眾更好地欣賞古畫,國內很多博物館也是近年才開始這一改造。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新入職的院長傅無為是德國人。他不是宋畫專家,但是他很關注這場展覽。正如他所説:“一場好的展覽,從來不是辦給專家看的,而是要面向大眾。”

  這也是一個常看常新的展覽。完成布展後,主辦方沒有選擇一勞永逸,而是始終從觀眾的需求出發,不斷調整細節,提供更多更人性化的選擇。

  有觀眾説看不懂。來自中國美院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做起了志願者,觀眾只需要預約導覽,便可以得到一次專業的講解。志願者也能在和觀眾的互動中,一次次反覆領略名家真跡。

  有觀眾説,人多、預約難、排隊久,怎麼辦?3月25日起,展覽開放了週末夜場。每個週六週日晚上,展覽都加開夜間時段,從18時開放到20時30分。

  有觀眾提到,重點作品能不能看到更多內容?3月25日,3件展品首次進行換頁。大家可以看到清沈荃等《清初名家壽曹倦圃詩畫冊》、清呂煥成《設色山水冊》、黃賓虹《黃海煙雲冊》“更新”的新章節。

  可以説,展覽火爆的背後,是一份真正的文化自信。當你站在展廳裏,身臨其境地看著這些精品,仿佛“穿越時空”和大師對話時,恐怕心跳會快起來,文化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怎樣綻放耀眼“今輝”

  天時、地利、人和,讓這場宋韻盛宴得以驚艷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2021年8月,省委文化工作會議提出實施“宋韻文化傳世工程”,強調“讓千年宋韻在新時代‘流動’起來、‘傳承’下去”。此次特展的深意,正是講述宋韻文化在丹青世界裏的傳承與創新,從一個側面,對“宋韻文化傳世工程”的意義作了闡釋。

  這是宋韻之路上耀眼的“今輝”。

  從布展來説,它是藝術作品的傳承流變。宋畫高峰的意義,長久以來在世界藝術界被充分認定,正是因為它所代表的宋韻,從美學上、發展的脈絡上為世界提供了目之可及的範例。曾經宋人筆下的江南山水,在千百年後有了更多元的描繪。

  “夜山鉤古——黃賓虹的宋畫研究及其傳承”和“立最高峰——潘天壽的常變之道”兩個板塊,講述了兩位藝術大師對宋畫意韻重大的發掘與出新;“含英咀華——繪通中西的國美油畫”展出以中國美院美術館藏為主的油畫作品,顯示出中國傳統繪畫對於當代中國油畫創作的影響;“典垂百代——兩宋傳習書畫展”,則是中國美院師生向大師作品致敬,呈現出不同時期學院教學中對宋代書畫的傳習。

  對杭州來説,它是湖光山色的千年延續。南宋李嵩《西湖圖》、明唐寅《錢塘景物圖》、明謝時臣《蘇堤聯驃圖》、明項聖謨《西湖漫興圖》、清王原祁《西湖十景圖》、清趙養志《西湖二十景書畫冊》、南宋劉松年《四景山水圖》、南宋夏圭《煙岫林居圖》……儘管每幅圖中的西湖都不太相同,但歷代作品匯聚,構築了以西湖為載體的藝術人文傳統。當人們走出展廳,在西湖“真跡”中尋找真山水,一場別開生面、全民參與的社會美育行為,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城市的文化氣質。

  展覽的火爆程度,反映著人們對宋韻文化,對高品質展覽的渴求。“你們看,這裡右上角和左邊偏下處的兩棵松樹,構成了一個對角式的構圖,你很容易就被它吸引了。”展覽現場,記者遇到一位姓李的美術老師,正細心地給學生們講述馬遠的《松壽圖》,是如何完成“馬一角”的構圖。李老師是杭州人,他説:“其實,杭州值得挖掘的名家故事還有很多,比如元代畫家趙孟頫在慧因高麗寺寫下‘傳燈’二字。”

  “宋韻今輝”面向的是歷史,立足的是當代,指向的是未來。今後,宋韻還將如何綻放“今輝”?

  如今的浙江,傳揚宋韻的文化活動層出不窮。特別是傳統佳節,各地的宋韻集市似乎已經成了標配,點茶、宋服cosplay、宋代琴棋書畫展示等活動,讓現在的人們得以感受宋人風雅。

  宋韻文化集中反映了兩宋時期卓越非凡的歷史智慧、意韻豐盈的志趣旨歸和開放包容的社會風貌,不僅是具有中國氣派和浙江辨識度的文化標識,更是浙江文化強省建設的寶貴“富礦”。

  從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每日爆滿,到杭州國家版本館融匯古今的宋韻建築……一年多來,宋韻文化的起筆正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省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推動宋韻文化走近身邊、走進生活、映照現實,為建設文化強省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圖片來自浙江線上)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記者 陸遙 姜曉蓉 通訊員 劉楊    | 責編:彭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