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儀有禮 新聞詳情
五百餘亞運文明驛站華麗變身 後亞運時代繼續傳遞杭州溫度
發佈時間 | 2024-01-18 09:58:50    

   亞運1.jpg

       蕭山區“你好廣場”文明驛站

  一輛藍色“餐飲服務中巴”,變身一座文明驛站。在杭州市蕭山區“你好廣場”,這輛“變廢為寶”的小車,從亞運年“開”進了後亞運時代。

  記者日前從杭州市文明辦了解到,杭州亞運會期間,共有149.5萬市民報名成為“愛杭城”亞運城市誌願者,活躍在3900多個志願服務站點上。杭州亞運會結束後,市、區、街道三級文明實踐陣地,繼續傳遞著“杭州溫度”。

  近日,來自浙江師範大學蕭山校區、浙江旅遊職業學院的4名大學生志願者早早來到“你好廣場”,準備上崗服務。驛站運營方、蕭山區孺子牛志願者服務中心理事長毛勇平介紹,亞運期間志願服務包括資訊諮詢、交通引導、語言服務、應急救助等,賽後在盈豐街道支援下,除了保留這些特色服務外,驛站還將優質志願服務拓展到日常生活中,開闢了面向一線工作人員和居民休憩的公益之家,計劃融入為老服務等公益特色。

  流動的“文明風景線”,持續守護著這座城市。元旦假期,上城區晴雨公益服務中心志願者盛澤韜如約出現在湖濱商圈街頭。他和上百名志願者一起組成“最美人墻”,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願服務活動。

       亞運2.jpg

  “最美人墻”

  這是“最美人墻”迎來的第九個年頭。杭州亞運會期間,它成了一道出圈的“文明之墻”。晴雨公益服務中心理事長沈廷衝介紹,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恰逢亞運,晴雨公益作為亞運城市誌願者隊伍中的一員,招募了千名志願者輪班組成“人墻”。“當時報名特別火熱,很多是大一新生,不少單位職工一起參加,報名就有近2000人。”沈廷衝説,志願者堅守在西子湖畔,每天下午3時30分上崗,到晚上近9時收工,為國內外運動員、遊客和市民提供服務。

  此外,“文明大篷車”的發車,讓志願服務在杭州多點開花。近日,臨平區“文明大篷車”來到河南埭社區東湖公寓鄰里匯,給居民送服務。自活動啟動以來,臨平區組織開展“文明大篷車”進社區活動126次,累計服務人群5萬餘人。

  每一個志願者都是城市文明的風景線。對於城市而言,志願服務不是一陣風,而是通過另一種方式在延續。

  當前,杭州220個市級和314個區級“亞運文明驛站”正在“華麗轉身”,用站點服務的創新迭代向市民遊客釋放出亞運紅利。

  以上城區為例,驛站正從亞運“統一色”轉變為風格各異的“志願盒子”,融入宋韻風、潮流范等站點主題。像位於望江街道日信國際廣場的“小伢兒亞運文明驛站”,為附近天地實驗小學提供愛心義賣活動陣地,幫助同學們打開了一扇通往社會的實踐之門。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姜曉蓉 張夢月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