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儀有禮 新聞詳情
把中國“翻譯”給世界 文化研究者盛讚良渚是文明對話之地
發佈時間 | 2023-12-05 10:21:58    

   浙江線上12月3日訊(見習記者 高雅)立足良渚,遇見世界。近日,在“良渚論壇”青年漢學家分論壇會場,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導,浙江省共同富裕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包大為接受浙江線上專訪,他表示良渚曾是一塊人類早期文明的“試驗田”,而“良渚論壇”則是當代中華文明對外傳播的“窗口”,從中向世界傳遞平等、開放、包容的價值觀。

  文化傳播需要讓所有人參與其中,成為文化傳播的主體。“在良渚,我們包容多元的文化,在這裡不分你我,大家共同探尋人類早期文明的樣態。”

  多年研究哲學和美學的包大為認為,在“良渚論壇”中,每個人都是人類文明走向的探索者,大家擁有平等的起點、平等的姿態和平等的視角。

  “對於外國朋友來説,想讀懂我們的古代優秀傳統文化是需要‘翻譯’的。”包大為説,做好對外傳播首先要做好“翻譯”工作,要提供一整套具有通用性的符號體系和價值體系。

  而“良渚論壇”恰恰就是這樣一個平臺,可以把中國文化生動形象地“翻譯”給世界,讓更多人直觀地了解真實的中國。“幫助所有人心靈相通,這也是‘良渚論壇’的創造性體現”。

  “當今世界最大的特點之一,我認為叫做理性多元主義。”包大為認為,全球化語境下,每種文明都有存在的道理,“包容是基本前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尋求一種文化共識。”在良渚,來自不同地方的人一起探尋價值觀層面的最大公約數,大家有著共同的理想,即與自然和諧共生,追求美好生活。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見習記者 高雅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